︿

國際經緯:中俄交好將左右美國對中戰略

韋行之 2019年08月12日 07:00:00
近期習近平頻頻向俄羅斯示好的舉動,顯示習近平與俄國總統普亭已形成共同聯手對抗川普的默契。(湯森路透)

近期習近平頻頻向俄羅斯示好的舉動,顯示習近平與俄國總統普亭已形成共同聯手對抗川普的默契。(湯森路透)

美中貿易戰打得火熱,7月底的「川習會」證明「休兵」只曇花一現,川普和習近平摸清楚彼此底線以及內、外部情勢之後,選擇互不相讓的火車對撞結局。就在8月初美國貿易代表賴海澤在北京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的談判再度破局後,川普率先發動攻勢,逕自宣布自9月1日起,針對總值3,000億美金的中國輸美商品,課徵10%關稅。北京則是立即用停止採購美國農產品及人民幣貶值作為報復手段。川普則加碼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

 

情勢發展至此,川普已認清習近平只是想打拖延戰術,最好是拖到明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若川普未能連任,就可以與下一任美國總統重啟爐灶。習近平囿於內部變數,尤其是中國經濟疲軟以及香港的「反送中」事件愈演愈烈,絕不可能在此時此刻向川普讓步。川、習各自面對內部因素,這場因貿易戰衍生出來的科技與全球霸權爭奪戰,注定短期內不會有轉圜。

 

為了增加自我聲勢,拉幫結派成為必要策略。近期習近平頻頻向俄羅斯示好的舉動,顯示習近平與俄國總統普亭已形成共同聯手對抗川普的默契。即使歷史經驗證明,中、俄的合作向來多屬「權謀之合」(Marriage of convenience),畢竟冷戰時期的蘇聯是中國的老大哥,甚且過去兩國也發生邊境糾紛,更遑論莫斯科與北京之間也從未真正建立軍事與安全的同盟關係。但隨著中國的崛起以及俄國的衰退,各取所需的戰略思考促使普、習兩人愈走愈近。

 

2014年俄國占領克里米亞,策動烏克蘭反抗軍對抗政府軍與背後的西方世界,因而受到國際經濟制裁,俄國經濟也跟著進入黑暗期。中國趁機向俄國伸出援手,購買大量天然氣,接著更首次與俄軍在黑海進行聯合軍演。

 

華府對於中俄合作起了戒心

 

自從2013年習近平掌權以來,他與普亭會面超過30次。今年6月,習近平率領龎大經貿團前往聖彼德堡,出席由普亭主辦的經濟論壇。雙方除了簽署十多項協議,中國還向俄國購買飛彈與戰機等軍備。普亭特別指出2018年中、俄兩國的貿易額高達千億美元,比起2017年成長30%。在美中貿易戰打得中國經濟出現近30年來最低6.2%成長率的此時此刻,普亭投桃報李的絃外之音自不在言,也讓華府對於中俄合作共同制衡美國起了戒心。

 

當美國對中國通訊公司「華為」祭出禁令之際,俄國則與「華為」簽訂5G協議,兩國更同意在開發北極資源上成立共同研究中心。而當中國的經濟受到美中貿易戰衝擊出現衰退現象時,北京轉而分散對外市場,俄國適時填補損失,也拉近彼此信任與依賴關係。

 

7月23日,中、俄兩國更進一步在亞太地區舉行遠程航空兵力的聯合巡邏訓練,兩國軍機飛進南韓的「防空識別區」(KADIZ),南韓空軍戰機緊急做出示警回應,日本也密切關注。這項史無前例的中俄聯合空中訓練絕非僅是演習而已,目標顯然是針對美國以及其東北亞安全同盟國日本和南韓。

 

中俄關係的強化有其戰略需要,一是具有共同目標與價值;二是兩國面對美國都有弱點,因此彼此合作具有互補作用;三是擱置彼此的爭議與猜疑,可專注於共同擴張全球勢力,弱化美國與其同盟的力量。尤有甚者,中俄都運用高科技,透過社群網略發動所謂「假訊息」作戰,用以滲透、分化、離間美國社會以及其與盟邦的關係,甚至干預民主的選舉與決策。

 

川普已認清習近平只是想打拖延戰術,最好是拖到明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湯森路透)

 

俄國的威脅絕對屬於美國敵人

 

是以,當美國國內近期還在興起一股「中國不是美國敵人」的論辯,中國早已拉攏俄國來形塑對美國的挑戰。這派主張「中國不是美國敵人」論點的美國人士,包括民主黨前任政府官員與自由派智庫學者,他們批判川普揚棄行之有年的美國與中國「交往政策」(Engagement policy),改採對抗式的「抗中」戰略,將有損美國利益。同一時間,另一派以退役軍方人士與對中較為「鷹派」的人士,也發動百人聯署發文,敦促川普要持續現階段對中國的對抗性戰略。他們更批評主張過去美國對中「交往」政策失敗,已逐步腐蝕美國的國家安全,反而養虎為患,壯大了中國的崛起。

 

無論如何,看待美國對中政策是否應該進行徹底改變,不能僅從美中兩國關係切入,而是應該將上述中俄關係的親近、甚至中國與北韓私下的互通款曲納入整體戰略思考。

 

從這樣的角度來檢視美中關係,至少必須關照三個影響層面:首先,即使「中國是不是美國的敵人」仍處於論辯之中,但俄國對於美國的威脅,絕對屬於敵人。如今俄、中聯手要對美國以及其在亞太戰略盟友進行分化與挑釁,證明北京的「秘密議程」(secret agenda),如果再將中俄都是核武強權,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及中俄兩國政治體制的威權主義性格,在在都構成對美國與民主世界的挑戰。主張「中國是不是美國的敵人」這派人士應該將此一因素納入考量。

 

其次,有人認為正是因為川普對中國過於強勢,才迫使北京與莫斯科愈走愈近。但細究北京對莫斯科的盤算,習近平之所以拉攏普亭是各取所需,不希望被孤立。但中俄之間仍然存結構性的戰略矛盾,特別是中國在中亞的勢力擴張,讓俄國有如芒刺在背。只不過俄國國力居於弱勢,經濟上也對中國有所依賴,才更願意與北京改善關係。但普亭行事風格頗具爭議,習近平不見得樣樣為他背書,如此就印證中俄的合作關係本身並非無堅不摧。

 

最後,對中國採取更強勢的制衡是現階段美國朝野、政、學界與媒體主流共識,即使民主黨立場也與共和黨差異不同,「反川普派」只是不認同川普所採取的對中戰略。如果這兩派意見能夠經過更多的辯論,找出更多共識,而非堅持己見,的確可以找出一個戰略平衡點,亦即考量美國對中政策必須關照中國與其他美國潛在敵手的關係、深化美國與志同道合盟邦的信任與夥伴關係,以及維持美國在全球的軍事、經濟外交力量。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