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無教化可能的柯文哲

翁達瑞 2019年09月10日 11:11:00
作者認為,柯文哲缺乏教養的歧視性言行,已到不可教的地步,因此不應繼續被他的支持者寬容。(攝影:李景濤)

作者認為,柯文哲缺乏教養的歧視性言行,已到不可教的地步,因此不應繼續被他的支持者寬容。(攝影:李景濤)

台北市長柯文哲又踩地雷了!立委管碧玲接獲爆料,柯文哲當眾嘲笑三十歲以上的未婚女性就像殘障車位。柯文哲這個比喻有點無釐頭,很多人看不懂。其實柯文哲的語意很直接,那就是殘障車位經常空著沒人用,就像三十歲以上的未婚女性一樣,經常獨守空閨沒人「用」。

 

柯文哲這個比喻,是我見過最低級、最嚴重的歧視性語言,一網打盡了性別、婚姻、年齡、及身心障礙四種歧視。事後柯文哲不僅沒道歉,反而把責任推給幕僚。柯文哲這句歧視性的語言,顯示他對人毫無尊重,已到無可教化的地步。

 

柯文哲慣用歧視女性的語言。把未婚女性比喻為空著的停車位,則是最低級的「物化」女性。這個比喻暗示女性是男人的「性」工具,必須物盡其「用」,不應被閒置。如果這個不顧婦女性自主權的比喻得以成立,那性侵害就和違規停車一樣稀鬆平常,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

 

柯文哲嘲笑未婚女性為沒人用的停車位,說穿了就是傳達「老處女」的刻板印象。由於人生的際遇不同,每個人對婚姻的選擇也不一樣。在文明的社會,婚姻狀態不應成為話題,或被當作評斷個人價值的指標。柯文哲不僅拿未婚說嘴,而且只針對女性,更把焦點放在性生活的空白。柯文哲違反的也是最低級的婚姻歧視。

 

在物化女性的同時,柯文哲也為女性的婚姻設了三十歲的年齡門檻。過了這個門檻還未結婚的女性就是不正常,活該成為他人嘲笑的對象。雖然年齡增長是自然現象,每個人對生命週期的規劃不同。把個人特質無限制連結到年齡,本身就是一種歧視。柯文哲嘲笑三十歲以上的未婚女性為殘障車位,就屬這類的年齡歧視。

 

柯文哲拿殘障車位說嘴,更透露他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殘障車位彰顯的是人類社會的文明,給身心障礙者必要的保護與方便,讓他們也可以過著無障礙的生活。但是在柯文哲眼中,殘障車位沒人使用就是資源的浪費。柯文哲這種效率導向的功利思考,合理化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最後助長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事實上,對女性、老人、失婚者、或身心障礙者的歧視,普遍存在於台灣社會。身為台北市長的柯文哲毫無「平權」觀念,一次歧視了這四個弱勢族群。這麼嚴重的歧視性語言,柯文哲竟然脫口而出,還當作機智與幽默。柯文哲缺乏教養的歧視性言行,已到不可教的地步,因此不應繼續被他的支持者寬容。

 

※作者為美國大學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