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雅綺:蔡英文總統論文的讀後心得

江雅綺 2019年09月27日 19:45:00
如果大家真的如此關心這本論文,與其相信誰誰誰的爆料,不如就用自己的眼睛,花點時間好好閱讀,關於這本論文的所有答案,不假外求,自然浮現。(資料照片/張家銘攝)

如果大家真的如此關心這本論文,與其相信誰誰誰的爆料,不如就用自己的眼睛,花點時間好好閱讀,關於這本論文的所有答案,不假外求,自然浮現。(資料照片/張家銘攝)

史上最熱門的論文全文上網,筆者趕快下載來閱讀。由於近來大家已經花了很多時間、翻來覆去討論這篇論文的「格式」,我想花點時間,來看看這本論文的內容。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讀後心得。

 

初看論文,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之處:例如第一章中論文從國貿傳統理論出發、但也加進許多「當時」的新元素對古典理論的衝擊。從科技發展、能源、環保、工會…這些四十年前的「當代」進步議題,對產業結構的影響為何,作者並未對傳統理論照單全收、而是一一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觀察與反省。

 

其次是作者掌握理論的發展,但也勇於提出批判與反對意見。例如在市場扭曲的章節之中,作者提到1975年,一群劍橋經濟政策學家團隊(CEPG),提出要對進口貨品採取限制措施、以平衡英國的支出,因為他們認為若採取匯率的手段,則可能造成通貨緊縮的危險。但作者則提出數個理由,批判劍橋學者的主張,並不見得是對的,還可能會給英國帶來貿易報復的慘痛結果。

 

除了對現有理論的反思,令人驚艷的是,作者對產業的發展下了相當的苦功。從鋼鐵業、汽車業等「當時」熱門的貿易衝突,娓娓道來美國、歐洲及日本的產業經濟歷史、國際經貿法規的發展與適用、以及現實政治運作如何造成最後的妥協結果,一方面和論文章節結論中,提到應採「各別產業部門為主的方式」(sectoral approach)解決國貿爭端呼應; 另方面顯現作者對產業經濟、具有宏觀的認識。

 

此外,在基於各別產業部門的章節論述中,文中常見兼具法律規範與經濟觀點的分析,但在敘事上則宛如介紹歷史故事,從不同國家與產業的角度,讓讀者了解各個貿易國家所採取的策略成因、並進而認識到法規往往僅是此策略工具中的一環。這些論述固然涉及大量的法律和經濟專業成分,但奇妙的是,作者的敘事流暢,倒頗似在閱讀國際貿易的歷史故事,讓不同國家不同產業之間每一回合的貿易競爭,躍然紙上。讓讀者可從作者對不同部門產業的發展歷史描述中,稍稍感受當時國際貿易談判的脈絡。

 

有意思的是,作者於理性分析之餘、也顯現出對不同意見者的同情與認識。例如論文作者強調自由貿易能極大化經濟活動的效益,但同時也提出必須考量社會福祉與人們的主觀感受。又例如作者雖然指出補貼和傾銷往往被認為是不公平貿易手段,但於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貿易爭端分析中,作者也指出,補貼和傾銷往往是政府干預的必要手段。

 

總結而言,雖說這本論文處理的是35年前的議題,但許多經濟發展與社會福祉間的衝突、各國產業面對國際競爭的抗拒、國家採取的貿易策略、國貿法規適用的困難、貿易爭端的解決、在現今中美貿易戰正火熱的情況之下,讀來歷久彌新。整個世界雖然瞬息萬變,理論和實務推陳出新,但對國家經濟大局的掌握、政策架構的嫻熟、對弱勢族群的同情、以及面對權威、堅持反省的態度,事實上在這本論文中,風格鮮明。

 

教師節前夕,想起老師都會告訴我們,第一手材料是最好的,如果大家真的如此關心這本論文,與其相信誰誰誰的爆料,不如就用自己的眼睛,花點時間好好閱讀,關於這本論文的所有答案,不假外求,自然浮現。

 

※作者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

關鍵字: 蔡英文 論文 博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