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論文門裡的意外偵探

賴秉彥 2019年10月08日 00:02:00
外界很難去評論與我們專業領域不同的著作。在這方面,有時候專業越強的人,更難去調整他看事情的角度。(攝影:張家銘)

外界很難去評論與我們專業領域不同的著作。在這方面,有時候專業越強的人,更難去調整他看事情的角度。(攝影:張家銘)

總統蔡英文博士學位論文門事件延燒至今的一個戲劇轉折,就是有兩位學者親赴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做調查。學者們的學經歷不錯,但問題是,他們是否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參與一場球賽,這場球賽中,不僅沒有主場優勢,周邊還有各種難以克服的條件因素,讓他們各自的專業難以發揮,加大了判斷出錯的可能性。

 

做這類的調查,至少需要克服三方面的問題。首先,我們很難去評論與我們專業領域不同的著作。在這方面,有時候專業越強的人,更難去調整他看事情的角度。其次,蔡英文繳交論文是在1984年,恰好是喬治歐威爾預言不幸實現的年份,距今已有35年。在這當中,校方認證學位的程序已有所改變,要精確還原當年的行政程序,勢必是要費一番功夫的。更何況,各校的程序不同,我們不適合以自己熟悉的學校程序,去推斷其他學校的作業方式。

 

此外,學者在搜證時,也必需視情況需要,運用搜證、訪談一類辦案技巧。如果他們天生有此才能,那應該就是無間警探這個級別了。但如果沒有相關的才具與訓練,那就只能是業餘、意外的偵探了。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克魯曼,於1997年,在板石雜誌發表意外的理論家一文。文中提到有位記者,跳出自己的專業,臨時客串理論家的角色,洋洋灑灑寫下一本厚達473頁的書,向世人警告,科技創新正在吞噬我們的工作。據克魯曼所言:該記者以及他那些死忠的讀者,想像結論可以從事實當中自然的冒出,卻壓根沒有察覺到結論來自於背後的隠含假設,而這些假設則根本經不起白日陽光的照射。

 

上報10月4日的報導中,持有牛津經濟史博士學位的徐永泰先生提到蔡英文自稱是法學博士,但為何論文偏重國際貿易和政府政策的討論?這個問題其實很怪,為何一篇論文不能去討論跨領域的問題?徐博士的專長是經濟歷史,我如果這樣問他,一個學歷史的學者,為何要去碰觸跟經濟有關的歷史?他應該會覺得我這樣講話相當的過份。那麼將心比心,為何一個學歷史的人,可以研究歷史跟經濟交錯的題目,學法律的人就不可以?這類不經深思熟慮的質疑,到頭來只會傷害到自己的信用,讓週遭的人覺得,講這種話的人,可能是意外的偵探,而不是無間警探。

 

對於蔡英文學位爭議有興趣的人,也許可以考慮寫個相關題材的小說,充當一下意外的小說家,同時也可以避開意外的理論家與意外的偵探所必須承擔的風險。針對記者跨出自己的專業,寫書出狀況的事件,克魯曼教授認為此事顯示出:一個具有聰明才智而且又認真的人,有多麼容易的被自己聰明才智的鞋帶絆倒。能把一句聰明反被聰明誤這麼平常的話講得如此餘音繞樑,克魯曼教授還真的不是意外的文學家。

 

※作者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