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桂冠】剛果仁醫、亞茲迪族女權鬥士 重建戰火中遭性侵摧殘的心靈

吳洛瑩 2019年11月02日 07:01:00
伊拉克亞茲迪族女權倡議者穆拉德(左),和剛果婦產科醫生穆克威吉(Denis Mukwege)共同創辦基金會,協助性侵受害者恢復生活能力。(湯森路透)

伊拉克亞茲迪族女權倡議者穆拉德(左),和剛果婦產科醫生穆克威吉(Denis Mukwege)共同創辦基金會,協助性侵受害者恢復生活能力。(湯森路透)

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桂冠得主剛果婦產科醫生穆克威吉(Denis Mukwege),以及伊拉克亞茲迪族人權鬥士穆拉德(Nadia Murad),10月30日宣布共同成立「全球倖存者基金會」(Global Survivors Fund),致力協助在戰爭時期性侵倖存者的復原之路。

 

《衛報》(Guardian)報導,該基金會將從生理和心理層面,為不同情況的受害者量身打造重建之路,包括提供經濟賠償、醫療保健服務、重新接手教育,以及在新的環境中重新生活。

 

 

「全球倖存者基金會」也將協助各國政府,建立各自的受害補償方案,也期待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政府機構和私人企業願意捐款,盼2020年前可以募得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至1億美元的重建資金。

 

法國總統馬卡洪(Emmanuel Macron)已承諾提供600萬歐元(約新台幣2.3億元)的補助、歐盟也允諾捐贈200萬歐元,德國則劃出20萬歐元的種子資金,協助基金會成立。

 

 

修復式正義

 

剛果醫生「穆克威吉基金會」主任丁格曼思指出,新基金會的目標是要給與性暴力倖存者「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

 

「先前沒有做到的是,承認事件對他們的造成傷害,這一點很重要,還有要防止(受害者)被汙名化。」

 

 

1999年在創辦潘伊醫院(Panzi Hospital)的穆克威吉醫生,專門治療在戰爭中遭受性暴力、導致陰部受損的婦女,為近10萬名受害者進行陰道重建手術。

 

穆克威吉指出,為戰爭時遭性侵的受害者創建基金會的成果不該被誇大,我們已經倡議多年,看到成果實現,對人類來說是邁出一大步。

 

賠償是恢復性侵受害者尊嚴的第一步

 

另一位倡議者是《倖存的女孩》一書作者穆拉迪,她來自伊拉克尼尼微省辛賈爾地區(Sinjar),是庫德族中的少數、亞茲迪教徒一份子。

 

 

2014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佔據辛賈爾地區後,對亞茲迪族進行慘忍屠殺,並將年輕女性虜為性奴隸。穆拉迪就是其中一名受害者,幸而最後成功逃離IS魔爪,並成為首位聯合國人口販賣倖存者尊嚴親善大使,積極為人權議題發聲。

 

穆拉迪表示,賠償對於沒有任何管道尋求正義的倖存者來說,跨出恢復其尊嚴的一步。全球基金是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目標是為倖存者提供一條復原之路,也代表了人類的集體良心。

 

穆克威吉和穆拉德以「努力終結戰爭性暴力」為貢獻,2018年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殊榮後。

 

穆拉迪曾是性侵受害者,現在她挺身幫助也曾在戰爭時期,遭到性暴力的女性。(湯森路透)

 

聯合國通過決議「打擊性侵作為戰爭武器」

 

全球倖存者基金會的成立,也與聯合國(UN)安理會4月份通過「打擊性侵作為戰爭武器」的決議有關。另外,安理會10月底也通過一項南非提出的議案,目的是要讓經歷戰爭衝突的婦女,也能參與戰後和平談判和重建工程。

 

聯合國4月通過的決議之前,草案內容為「促請聯合國各單位及捐助者,提供性暴力受害者,非歧視性及全面的健康照護,包括性與生殖健康、心理、法律、生計的協助,與其他各部門的服務,同時必須特別考慮殘疾人士的需求。」

 

 

其中,草案中使用與「性健康與生殖健康」的相關詞彙,遭到反對墮胎的川普政府認為,這等同是支持墮胎,因此當時威脅將對該議案行使否決權。

 

在美國的要求之下,最終通過的決議內容刪除該爭議詞彙。英國駐聯合國大使皮兒思(Karen Pierce)批評,這減弱決議的影響力。

 

皮兒思表示,如果該決議對於女性人權維護和保障的措辭明確,這將會是開闢新局面的協議。她認為,捍衛女權的工作,對於民主的運作,還有維護及實現和平至關重要。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