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太戰略報告》裡的台灣地位

李昱孝 2019年11月10日 07:00:00
美國的印太戰略並不只是單純的地緣政治構想,更透露出聯合意識形態類似的國家,來制衡權力移轉論中「不滿現狀的崛起國家」的決心。(湯森路透)

美國的印太戰略並不只是單純的地緣政治構想,更透露出聯合意識形態類似的國家,來制衡權力移轉論中「不滿現狀的崛起國家」的決心。(湯森路透)

自川普總統上台後,美國大幅度調整了外交政策,尤其對中國和整個亞太地區的戰略皆經歷不小的變化。在中美貿易戰正熾的當下,美國盟邦們自然也必須要調整自身的應對策略。台灣在先前美國國防部於六月份發布的《印太戰略報告》當中,被美國視為是值得信賴、有能力且是美國天生夥伴的「國家」(country)。這段時間以來,美國批准了66架F-16V軍售案、啟動第一屆的「美台印太區域民主治理協商機制」和「太平洋對話論壇」及參議院通過《台北法案》等等,在在顯示美國印太戰略肯定台灣的態度。不過,台灣的許多政治菁英們仍不斷發出質疑美國的論述,甚至像前總統馬英九先生也講說美國國會的立法皆無實效(inconsequential),這樣的說法引來美國智庫圈的抨擊。

 

平心而論,在《印太戰略報告》中的台灣角色的確有一些模糊之處,然而,在台灣時間11月4日,由國務院所公布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促進共同願景》報告當中,可發現台灣在戰略定位上的許多重大提升、以及明朗化。

 

首先,在《願景》報告中美國第一次表示印太戰略將透過與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緊密合作來加強與台灣的雙邊夥伴關係。同樣被列舉在此的還有與美國有實質軍事合作關係的日本、印度、澳洲和南韓。「新南向政策」若真的納入「印太戰略」,將提升至整個區域戰略的層次。

 

第二,《願景》報告提到,台灣遭中國打壓之下,川普政府通過的對台軍售便是美國支持台灣發展有效嚇阻能力的具體例子。相較於前一份《印太戰略報告》中僅提到台灣的國防安全,美國這次明確表示將與台灣在公共健康、女權、媒體假消息和數位經濟等各領域進行合作。

 

第三,在「捍衛良善治理」的部分,美國除了要求中國停止對其國內人民的壓迫暴力行為,並告誡中國應信守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對香港的自治和公民權利的承諾。此外也提到美國的《印太透明倡議》將與多國合作對抗反貪腐、促進財政透明、民主援助、青年發展、媒體自由與維護基本人權自由等跨國治理。其中,特別將台灣與澳洲、日本、紐西蘭並列為優先合作的夥伴,可見台灣民主自由與人權的發展對於印太地區的良好治理的重要性。

 

最後,《願景》報告表示美國國會不斷透過立法的努力來維護台灣的「國防」與「國際空間」,而行政部門也將與國會合作,強化政府全體對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特別的是,台灣竟然是在「結論」中唯一被提到的國家,具有特別意義。此外,有別於美國行政部門常與立法部門不同調,《願景》報告對於國會立法的正向態度,展現美國國內對印太戰略達成的共識程度。從這邊也可以看出,國會立法對於行政部門的作為是一種驅動與相輔相成的力量,不管是國會立法或者行政部門的政策都同等重要,都是台灣必須各方面爭取的支持,不像某些疑美論者一直講的不重要或無實效。

 

總結而言,美國的印太戰略並不只是單純的地緣政治構想,更透露出聯合意識形態類似的國家,來制衡權力移轉論中「不滿現狀的崛起國家」的決心。同時,印太戰略反映美國對於其歐巴馬亞洲政策的再調整,原因是在民主自由的國際秩序受到威權國家崛起的威脅之下,美國勢必需要聯合相關國家以抗衡,而這些印太地區的國家便是抵抗威權擴散的最前線。也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民主發展穩定的台灣才能在近年屢次與美國有外交上的突破,並能在與大多數國家無邦交的狀況下在印太戰略中扮演具一定重要性的角色。台灣該做的事情除了要瞭解國際局勢變化之外,必須要做好各方面的合作準備,並持續爭取美國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的支持。

 

 

※作者為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成員、政大外交所研究生本文由美國國會觀測站成員共同討論完成。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