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緯:莫讓台灣國會陷入中國勢力操縱的新戰場

韋行之 2019年11月16日 07:00:00
若台灣國會陷入以中國勢力操縱的新戰場,儘管蔡英文連任,其後續內政與外交施政也將面對嚴重制掣。(攝影:張家銘)

若台灣國會陷入以中國勢力操縱的新戰場,儘管蔡英文連任,其後續內政與外交施政也將面對嚴重制掣。(攝影:張家銘)

台灣總統與國會大選進入白熱化,中國國民黨公佈政黨不分區安全名單出現曾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聆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演講的人選,引發外界關切,儼然中國已經將黑手伸進選後台灣政局。依選前不到兩個月的最新民調,即使親民黨的宋楚瑜再次參選,民進黨蔡英文總統成功連任的機會仍然很高。

 

這也是北京關切之處。最近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包道格分析,北京「已經準備好」看到民進黨贏得大選,甚至是贏得2024大選,所以北京對台灣大選使用更加務實的政策,包括最近的「惠台26條」政策,繞過民進黨政府,直接把「胡蘿蔔」給台灣企業和一般民眾,避免對台政策受到選舉和政黨輪替影響。

 

如此說法很大程度反映出北京的算計,如果加上國民黨不分區安全名單透露的部分跡象,更合理化北京先行鎖定明年台灣新的立法院結構,作為向民進黨無法單獨過半的蔡英文加壓的手段。

 

台灣大選牽動2020年亞太情勢

 

果真這是明年一月後的台灣選舉結果,不啻將為已經詭譎複雜的亞太情勢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2020年的亞太安全環境,將是環繞在美國與中國的權力競逐大架構之下,包括台灣在內多數國家除了認命的選邊,就是得自食其力,確保自我的戰略自治。主要的不確定性有三大面向:

 

首先當然就是打了一年多的美中貿易戰,歷經兩國相互採取提高課徵彼此進口關稅的角力,以及去年12月和今年10月兩次的休兵,目前正處於關鍵時刻。原本11月中旬在智利可能上演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協議簽署峰會」,受到「亞太經合會」(APEC)取消的影響,很可能再次延宕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的達成。

 

川普最新的說法仍是軟硬兼施,一方面樂觀看待協議的達成,另一方面又重申不會為了達成協議就對北京的要求有所讓步。由於原訂「川習會」出現變局,讓習近平得以繼續拖延,忽視川普提出在美國會面的建議。傳出華府運作明年一月在美國承辦(APEC),就是非要逼習近平親自面對不可。

 

對川普而言,連任選舉選情緊繃,加深他必須儘快與北京達成初步貿易協議的內部壓力,讓他能夠宣稱勝利。川普面臨兩大主要的內部壓力,一是對中國輸美產品進行關稅戰,可能造成美國民眾日常生活用品價格上漲,在感恩節和聖誕節假期來臨前民眾的感受特別深刻。二是受到民主黨掌控多數的眾議院向川普提出彈劾案的影響,以及「通烏門」事件有擴大之虞,讓川普一改先前要求與中國達成全面性與完整性貿易協議的立場,進而尋求「第一階段協議」的可能性。

 

但對北京而言,「以拖待變」是習近平主要的策略。眼見川普選情受阻,當然可以向華府提出更多的談判條件,例如要求美國取消先前對中國輸美商品關稅。至於川普急著要和習近平見面一事,後者大可拉高姿態,繼續拖延,靜觀其變。

 

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包道格分析,北京「已經準備好」看到民進黨贏得大選。(維基百科)

 

美國兩大政黨競相主打「抗中」

 

如果情勢發展不如川普所願,明年逐漸加溫的美國總統選舉,川普可能別無選擇,只能對北京採取更為強硬的作為,如此將構成亞太安全情勢最大的挑戰。美國可以加大在南海對中國的軍事抗衡,也可聯合更多國家在印太地區對北京進行圍堵。屆時各國將面臨選邊的困境。特別如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也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時,可能形成美國兩大政黨競相主打「抗中」的選戰策略。

 

另一個潛在的導火線是朝鮮半島。歷經2017年美國和北韓幾近軍事衝突邊緣的緊張,從2018年初迄今至少未再惡化。川普與金正恩分別於新加坡、河內與板門店三度會面,川普自誇「北韓已不再是美國」的核武威脅,他也成為第一位踏上北韓領土的現任美國總統,他自認達成前任完成不了的任務。凡此種種皆足以讓他將外交政績轉化為選舉訴求。

 

雖然這段期間,平壤未再進行任何核爆與長程洲際彈道試射,卻也13次進行短程飛彈的試射,而且平壤在「去核化」議題上,並未做出任何具體有效的承諾與行動。最近一次10月底北韓的短程飛彈試射,也是10月初美、朝談判代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談判破局後,平壤首次採取的挑釁之舉。

 

金正恩原本就擁有核武與洲際彈道飛彈的籌碼,如今又精進了短程飛彈技術,讓鄰近的日本、韓國屢屢面臨威脅,川普卻替金正恩緩頰,表示他並未違反與他的承諾。金正恩既賺得時間,又得以在飛彈和核武技術上有所精進,堪稱立於不敗之地。正如同習近平,金正恩也到到川普面臨的內部選舉壓力,也就放出風聲,希望於年底或明年初和川普再見面,爭取經濟制裁的解除。如果第四次的「川金會」談判破裂,金正恩很有可能重啟挑釁之舉,屆時朝鮮半島緊張情勢重現,東北亞將再陷亂局。

 

日本和韓國的角色也十分關鍵。文在寅政府視改善與北韓關係優於要求平壤「去核武化」,日本則關切川普政府是否只在乎北韓的洲際彈道飛彈與核武,而淡化平壤短程飛彈的威脅,以及川普會否為了與金正恩交易,就在美國駐軍議題上有所讓步。至於近期日、韓之間的貿易摩擦,衍生出首爾威脅以「中止美日韓情資交換」作為報復手段,都可能殃及美國與日韓的安全同盟關係。

 

台灣大選結果將牽動2020年亞太戰略情勢演變。(湯森路透)

 

香港情勢演變為「反中」情緒

 

其次,習近平修憲取消任期制,權力一把抓,中國不再有集體決策制,但2021年外界仍會關切習近平在內外政策上的政績。如果習近平無法讓中國經濟的頹勢有所起色,以及防止失業率升高、貧富差距擴大、通貨膨脹惡化造成社會更加不穩定,又或者不能在貿易戰上抗衡川普的壓力,勢必會面臨黨內的挑戰。

 

此外,香港「反送中」運動讓「一國兩制」徹底失敗,但習近平日前仍然接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意味北京要林鄭繼續撐下去。但隨著港警進入大學校園,讓學校成為新的戰場,也會讓香港情勢演變為「反中」情緒,對北京政權造成更長遠的打擊。如果習近平無法順利處理上述種種內外部挑戰,很可能讓「反習」力量集結,中國共產黨內鬥加劇,中國政局更加不穩定。

 

在此情勢下,台灣選舉結果與選後政局就極其重要。中國持續透過軍事恫嚇、外交封鎖、邦交爭奪、釋放經濟誘因、進行「假訊息」作戰,以及運用資金介入選舉等多種方式來干擾台灣選舉,分化台灣社會已是不爭事實,如今更赤裸裸地運用主要政黨來鋪陳選後對蔡政府的抵制和杯葛。

 

如果蔡英文順利連任,她的國內外政策一定具有連續性與一致性,對美國和主要國家而言變數也較少。獲得最新民意授權的蔡總統,預期將在增進台美、台日、台灣與其他國家關係上,做出更大的努力。但若是台灣的國會陷入以中國勢力操縱的新戰場,對連任的蔡政府後續內政與外交施政,也構成嚴重的制掣。這是台灣選民投下神聖一票時,必須再三思量之處。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