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芳專欄:台廠回流 台灣要走高階製造中心之路

蔡明芳 2019年12月31日 07:00:00
台灣接下來走高階研發製造中心的方向是正確的,政府則應提早規劃相關人才教育環境與居住環境的優化。(湯森路透)

台灣接下來走高階研發製造中心的方向是正確的,政府則應提早規劃相關人才教育環境與居住環境的優化。(湯森路透)

2019年即將結束,回顧今年全球最大的經濟變數莫過於美中貿易衝突的持續升溫,以及其高度不確定的談判結果,美中雙方直到本月才達成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UNCTAD) 研究顯示,今年上半年被課關稅的中國輸美商品總額,從去年同期的1,300億美元降至950億美元。台灣則是於2019年上半年對美國出口增加42億美元,是此波衝突的最大受益者。其次,則為墨西哥對美國出口增加35億美元。

 

在美中貿易衝突的推波助瀾下,台灣今年前3季的經濟成長率,高居亞洲四小龍之首,第3季2.99%的成長率,明顯優於韓國的2.0%、新加坡的0.5%,以及香港的-2.9%。換句話說,台灣確實在美中貿易衝突中受惠於台商回台投資所帶動的供應鏈轉移效益。

 

過去,中國低工資與低要素成本的生產環境吸引許多台灣廠商前往中國投資,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導致許多無法跟隨廠商移動的勞工失業或轉往服務業工作,然而,服務業所創造的就業效果與所能帶動的產業關聯效果仍不如製造業,進而造成服務業因湧入大量的就業人口,一旦超過就業需求,必然產生低薪的現象。

 

同時,由於服務業吸納就業的效果有限,使得許多求職者仍無法順利找到工作而形成失業。一直以來,歷任政府無不希望台商再次回台帶動台灣的經濟與就業,這樣的期盼直到美中貿易衝突才有了曙光。

 

過去由於服務業吸納就業的效果有限,使得許多求職者仍無法順利找到工作而形成失業。(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台商回台投資大爆發

 

雖然一開始的台商回台主要是美中貿易衝突所誘發,同時,政府相關部門持續透過多元管道鼓勵台商回台,也落實投資台灣事務所的功能,一條龍式的幫助回台廠商解決回台投資的法規與相關行政問題,提高政府效能,這是值得肯定的。換句話說,在人助與自助下,台商回台投資已超越8,000億的需求,這非常不容易。

 

當然,8,000億的投資金額最終能否實現,正受到全民矚目。如何讓投資的廠商持續留在台灣投資,以及讓有投資意願的廠商加速投資台灣是目前政府努力解決的問題。唯有建構完整的產業價值鏈,提高廠商的移動成本,廠商才會重新在台灣深耕。

 

高附加價值的研發中心

 

由於台灣的勞動、土地、廠房等生產要素成本較目前正在發展中的東南亞國家高出許多,因此,勞動密集的產業必然無法回台設廠。因此,吸引與留住較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是台灣政府未來應努力的方向。近日,蔡英文總統公布下一階段的財經政策,提出啟動的經濟發展新模式2.0計畫,將以五大主軸為核心(建構製造研發、金融兩中心;強化資金、人才兩要素;並落實分配正義),建構臺灣成為亞洲高階製造及研發中心、發展臺灣成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及高資產財富管理中心、設立國家融資保證機制以發揮資金動能加速經濟成長、厚植與引進人才鞏固未來20年經濟,並落實所得分配正義,上述的計畫內容即已宣示要努力走高附加價值產業的路。

 

高階製造中心的根本

 

事實上,若政府可以建構亞洲高階製造及研發中心,則表示具生產力的人才會留在台灣或來台灣就業,因而,台灣要走高資產財富管理中心的路,挑戰將會較小。雖然,高階研發製造中心的方向是正確的,但研發的核心是人的腦袋,如何讓海外的人才也願意到台灣來,包含教育環境與居住環境的優化,政府必然應提早規劃。

 

換言之,發展高階研發中心不只是財經相關部會的工作,教育與內政相關部門也應同步配合,台灣才可把握此波回台廠商。不可否認,要讓台灣在亞洲扮演重要角色的相關政策對台灣人並不陌生,但許多計畫均無疾而終。我們期待,在2020年,政府部門間可以有更多的討論,改善投資與居住環境,把人留下來,帶動就業與消費,讓台灣的經濟可以健康永續地發展。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