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曾幾何時 柯文哲開始否定遊行的意義

陳劭旻 2019年12月26日 00:00:00
遊行的意義就是表達意見自由,而自許為新政治的柯文哲竟然連這點都不了解。(攝影:張哲偉)

遊行的意義就是表達意見自由,而自許為新政治的柯文哲竟然連這點都不了解。(攝影:張哲偉)

在24日的發言中,柯文哲認為高雄挺韓與罷韓的遊行沒有任何意義,應該回去大家吃香腸看電音趴,認為遊行只是給周邊產業賺錢,只是浪費國家的錢。還記得柯文哲認為發表選舉是給候選人賺補助款的發言,否定了投票與選舉本身的意義,終於現在柯文哲連「遊行」的意義都要否定了。

 

曾幾何時,自許為新政治的柯文哲,竟然連集會遊行的價值都不理解,甚至否定了他的價值。集會遊行是民主社會最基本的權利,當人民有意見需要表達的時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站出來走上街頭,向政府也向其他人宣示自己的想法。台灣的過去光是走在街頭都可能被關,是犧牲了多少民主前輩的生命,人們才終於可以大方的走在陽光下表達自己的觀點,哪怕想法不同,每一個人所表達的意見都是珍貴的。而高雄的遊行更為可貴,因為相反相反的兩群人可以同時間上街,而沒有演變成衝突,雙方的意見也都讓更多人看見,只有民主社會才可以如此不流血的讓不同意見互相存在。

 

遊行的意義就是表達意見自由,而自許為新政治的柯文哲竟然連這點都不了解。是啊,如果大家都能快快樂樂,又何必走上街頭?不就是因為有無論如何也想要傳達出去的東西,大家才要走上街頭?也許有柯文哲的支持者還會同意他的觀點,認為大家「不需要如此對立」。但是柯文哲與許多人不理解的是,對立本來就是民主社會的本質,最沒有對立的社會就是消滅一切反對聲音的極權國家,沒有人上街也沒有吵架,有的只有每個人把門關起來過自己的小確幸,這就是柯文哲得理想國家嗎?連遊行上街想表達的事情,在柯文哲眼中都沒有任何價值可言,我不知道究竟什麼樣的聲音才能夠傳進柯文哲的心裡?

 

身為一個政治人物,應該做的是去看見為什麼社會會有這麼多不同的想法,這些想法背後代表的價值與脈絡究竟是什麼?而身為政治人物的自己,又如何在貫徹自己價值的同時,讓不同想法的人接受取得平衡?所以政治才會如此困難,因為當你身處在一個這麼多意見的社會之中,在不違反自由與人權的狀態下,每個想法都有他的價值,如何在這些多元之中帶領人民前行,而不是單純的消滅所有反對自己的聲音,正是民主國家之中珍貴也困難的地方。

 

這大概就是現在的柯文哲最困難的事情,因為以道德魔人自居的柯文哲總是喜歡戳破別人的「假面具」,似乎其他人的意見想法都毫無意義,所以他絕對無法妥協與溝通,因為當一個人抱持自己是絕對正確的想法時,他做得不可能是去傾聽,而是去消滅那些愚蠢的反對聲音。但現實是柯文哲生活在一個民主世界,所以他需要去溝通協調與宣傳,所以他做的事情其實與其他人毫無區別,否則批評挺韓罷韓遊行沒有意義,那民眾黨現在舉辦的各種造勢、掃街又算是什麼?柯文哲批評選舉旗幟滿街掛,那民眾黨候選人的旗幟又是什麼?柯文哲覺得對立沒有意義,那他生氣陳菊氣的臉紅脖子粗又算什麼?如果面對不同意見這麼痛苦,柯文哲不是應該先貫徹自己的說法,回家吃香腸就好不要再出來了,不是快快樂樂嗎?

 

生在一個民主社會,選擇繼續支持柯文哲是人民的自由,但人民也得思考一個否定選舉意義、否定遊行意義的候選人究竟可以帶給台灣什麼。至少身為一個公民,我會做不同的選舉,因為哪怕吵著臉紅脖子粗,我都寧可活在一個可以大聲表達自己意見的社會。畢竟意見的多元與溝通,本來就是民主社會的自由啊!

 

※作者為諮商心理師

關鍵字: 柯文哲 遊行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