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現場:看不到疫情拐點的英國

Moote 2020年03月30日 07:00:00
英國人趁著週末好天氣到公園曬日光浴,聚集野餐,去鄉村渡假。(湯森路透)

英國人趁著週末好天氣到公園曬日光浴,聚集野餐,去鄉村渡假。(湯森路透)

我是長住在英國的台灣人,今天是我們禁足的第5天,昨晚確診人數已經高達14,543,死亡人數759。而這兩天更是接連報出更驚人的消息:英國皇室儲君查爾斯王子,首相強森,衛生部長都相繼被確診。疫情看似即將失控,英國到底是如何在抗疫的?

 

辦公室發生確診只停班一天



自2月底疫情暴增以來,英國已經進行四週多的抗疫作戰,疫情仍在持續發酵中,一點減緩的跡象都沒有,確診與死亡人數每日持續直線攀升。在過去的四週裡,政府面對疫情的緩慢措施,讓廣大民眾感到不解也不悅。在3月2日那週,當義大利確診人數攀升至千位數時,英國雖說不到50人確診,但對於來往義大利地區的航班確尚未做出任何檢測措施。每一架抵達英國的航班,旅客自行入關,沒有檢測體溫,甚至連最基本的個人聯繫也都沒有留底。在對於輸入型的病毒感染防疫上,完全放任不管,也錯過了圍堵的最佳時機。當倫敦市區的辦公室裡發現確診病例時,多數企業也未有足夠重視,只是簡單的讓員工暫且在家工作一天以供公司進行所謂深層清潔,隔日便恢復正常上班。更不用說在每日繁忙的地鐵和公車上摩肩擦踵的人群,這就造就了病毒傳播的絕佳溫床。

 

當病例開始顯著增加之時,英國政府的政策只是宣導民眾勤洗手,與如何正確的洗手:在熱水下沖洗20秒以上,可唱兩遍生日快樂歌;沒有要求戴口罩、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不用說限制群體活動等事宜。還好在數日之內,各大航空公司自行宣佈將減少部分歐洲國家、紐約、阿拉伯和亞洲的來往航班。那時才開始初見到民眾對病毒來襲的恐慌。在缺少口罩的狀況下,各種能夠防護的工具都出爐了,比如頭上戴著塑膠盒或塑膠袋,戰爭時所使用的防毒面具等,只要被民眾認為可以防護的,都開始慢慢出現在地鐵裡。當防護物資已在市場上匱乏時,政府也沒有強調加強國際訂購或增加本國出產力等措施,還在一昧的宣導民眾勤洗手,而對於戴口罩這件事,英國醫療專家竟在新聞節目上說戴口罩沒有用,因為如果使用方式不當,容易導致感染。只是呼籲大家咳嗽和打噴嚏時,需遮掩住,然後勤洗手。這就是英式對應病毒的第一步防範措施。

 

法國在封城 英國只宣導



一週後,3月12日英國確診人數590,死亡人數8,英國政府召開「眼鏡蛇」會議,將防疫升級至延緩期,但出台的相應措施卻讓人大吃一驚!英國首相宣佈,我們暫時不關閉學校,不限制集會。緊接著官方相關數據顯示將有60%的人口會感染病毒,從而得到有效的自身免疫抗體。英國首相強生還在電視上公開對民眾說,我們中的許多人將會失去我們的至親摯愛。這樣的言論當然引發民眾的不滿與憤怒,紛紛發起政府請願書,或是在網路上調侃批判政府,以期重新引起政府重視。延緩防疫措施一發佈,許多在英國求學的孩子的家長們,紛紛開始預訂機票,讓孩子趕緊回到亞洲,遠離這「物競天擇」的不可靠策略。

 

直到上週三議會通過了新冠緊急法後,週四3月27日,警察才開始有權限來管制不聽勸導的民眾,並處以罰金。(湯森路透)

 

當然英國民眾也開始感受到威脅,超市進入物資短缺狀態,人民瘋狂的搶購衛生紙、義大利麵、醬料、感冒藥、油、麵粉,甚至還有蒜頭等食品。此時義大利正進入封城階段。3月16日,短短四天後確診人數翻了快要三倍達到1,543,死亡人數55。當法國政府正式宣佈隔日開始封城,英國政府還只是宣導民眾不要外出,尤其是60歲以上與有潛在疾病的高風險群,避免前往酒吧,和出現感冒症狀者請自行在家中隔離14天。英國女王也在此時搬離倫敦白金漢宮前往相對郊區的溫莎城堡。



兩天後,英國政府終於改變策略,要求關閉學校,限制集會,如果可以在家上班的人士,請在家上班等措施。頓時,在英國的留學生回國機票已是一票難求。本以為政府加強了防疫措施,英國人應該感受到病毒的嚴重性,但讓我們百思不解的是,他們卻趁著週末好天氣到公園曬日光浴,聚集野餐,去鄉村渡假。不少旅客前往北部湖區,蘇格蘭高地,各大國家公園渡假。倫敦公園人滿為患,甚至還有不少人聚集在咖啡廳內享用悠閒的英式下午茶!



本週一3月23日,確診病例直升至6,650,死亡案例345。由於這些荒唐的週末渡假事件,政府也被民眾的舉動震驚了,開啟了限制人民自由的第一步「禁足」,即每日只允許外出購買所需食品及藥品等物資,或進行必要的運動。即便如此,在缺乏嚴厲法規的規範下,自由民主的英國人還是一樣大排長龍的前往超市購物,而排隊人群間的距離也沒有達到2米。甚至還有民眾直接在家門口開BBQ派對,公園裡還是大有人潮悠哉的散步,還有玩滑翔機等活動,這就民眾所認知的禁足。直到上週三議會通過了新冠緊急法後,週四3月27日,警察才開始有權限來管制不聽勸導的民眾,並處以罰金,最低£30起。如果有人刻意向警務人員咳嗽謊稱自己有新冠病毒者,也算作違法行為。

 

還看不到疫情拐點


相反地在台灣,政府與民眾從疫情進入本島伊始就非常重視,一直努力迅速出台一系列「防疫組合拳」。本身對於戴口罩這件事已是習以為常的台灣人,沒有任何的反對聲響,甚至政府的第一方案就是確保每一位民眾能夠得到應有的口罩,加大生產線,限制購買量。同時也要求大眾在公共場合,工作場合,甚至學校裡都必須配戴口罩與勤洗手加強防護。從案例的數據上顯示,不外乎正是因為迅速的防疫措施,讓台灣的確診病例還能夠保持在低於100人以下。直到歐洲疫情暴發時,輸入型病毒才開始讓台灣的確診人數再次上升,而與此同時政府相對應的措施也加快腳步進行了更嚴厲的管制:入境者必須隔離14天,填寫表格,電話追蹤與監控,因而病毒的傳播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

 

英國政府的一系列指示都是以建議的形式而非下達強制命令。別的國家都是 「禁止」聚會,「強制」關閉,而英國就説「避免」聚會,「建議」在家工作。(湯森路透)

 

那到底是什麼因素造就了英國政府在防疫措施上是如此的緩慢呢?

 

當然被大家討論最多的不外乎文化上的差異,但也許我們可以從英國社會根深蒂固的三權分立思想而一探究竟。在英國這個法治完善的國家,所有的政府決策都必須要有法律支持。哪怕是在突發重大事件比如這次的疫情,政府作出的每一個指示和行動也需要緊急立法通過,否則政府有可能隨時遭到司法審查。比如在防疫初期,你會發現政府的一系列指示都是以建議的形式而非下達強制命令。別的國家都是 「禁止」聚會,「強制」關閉,而英國就説「避免」聚會,「建議」在家工作。其實這麼做就是政府為了避免被企業再保險訴訟,如果用了強制性的命令,那麼相應企業可以得到保險補償。當然所有的決策,政府也會進行短期和長期的利弊得失分析,來以期讓利益相關方和政府平衡權益和分攤損失。這樣的體制,在日常的英國生活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當然認可它在憲政價值中帶來的相對公平和透明的先進性,但是卻也無法否認它的低效。在這次應對公共緊急突發事件上,這個體制的弊端就更被凸顯出來。

 

政府的遲緩行動屢被詬病,疫情仍舊非常嚴峻,再加上民眾不聽勸導,對病毒的重視也些許輕緩,但好在我們仍未放棄。英國政府也在過去幾日中,頒佈了一系列財政撥款、科研贊助、醫療生產上的緊急應對方案。雖說防疫措施來得遲了些,但總算是有了些許進步,讓我們內心的希望還未熄滅。期待接下來的英國政府能夠扭轉頹勢,疫情拐點早日到來。

 

※作者為於倫敦經營旅遊民宿的台灣人,已長居倫敦19年。

 

關鍵字: 倫敦 防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