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國家給的從來都不是部落要的

李宜展 2020年04月26日 07:00:00
文化是部落的根,而傳統領域也非單純地理上的劃設,更有著生態、文化與社會生活等多重意涵。(資料照片/攝影:李昆翰)

文化是部落的根,而傳統領域也非單純地理上的劃設,更有著生態、文化與社會生活等多重意涵。(資料照片/攝影:李昆翰)

淺談原住民轉型正義與傳統領域議題

 

當台灣的民主化進程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國家如何在憲政體制的脈絡下,處理分配正義的問題,是當代政府於新自由主義浪潮下的重要挑戰。本文透過轉型正義的觀點,來呈現出當國家權力介入部落治理時,所表現的不公平樣態。

 

台灣百年歷史發展以來,原住民幾乎是被剝奪的一方,從日治時期的殖民到國民政府來台,幾乎皆以暴力的方式強行掠奪原住民的土地與資源,後來的政府試圖面對這樣的傷痛,但他們的政策往往不是站在原住民立場思考。這樣的本位思考,成了目前原住民轉型正義議題推動停滯的原因。

 

社會結構下的族群刻板印象

 

我們必須認知到,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有著不同社會文化、語言、生活型態與治理模式的族群,從一開始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台灣人意識被打壓,到當今台灣意識的圖像逐漸浮現在人們心中,應該處理的問題就不只有本省與外省,或是國、民兩黨間的衝突。而是身為執政黨的一方,該如何面對不同權力互動中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並藉這樣的過程,逐步實現在民主憲政體制下的分配正義。

 

我們常常在無意中,用帶著歧視的眼光來看待原住民族群。例如前陣子網紅愛莉莎莎事件,就引起了原住民族群認為他們被歧視或不受尊重。然而這樣無意中的歧視與不尊重,其實是來自於我們原先的社會結構對原住民並不重視。

 

除了網紅的行為,國家制度也有可能會更加深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例如2016年蔡英文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後,提出的〈原住民採取傳統領域土地森林產物管理規則〉草案,有學者認為,這樣的規範是否會造成山老鼠利用原住民盜採珍貴林木,形成「合法掩護非法」的疑慮,是政府需要多考慮的。

 

捍衛祖靈 拒絕遷葬

 

捍衛祖靈、拒絕遷葬事件的發生起源於2010年,台東市公所用發展觀光為由,希望位於知本的第六公墓以及鄰近阿美族加路蘭部落遷移,做為公園預定地。然而位於知本的第六公墓,正好是卡大地步部落族人的傳統領域。在2012年的抗議當中,族人牽起手,以肉身抵擋怪手。

 

2012年9月,臺東縣分局分局長回了族人一句「動你們是應該的」,這樣的言語引起當時在第六公墓抗議的卡大地步族人不滿。同時也展現了國家公權力深入部落,以及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不了解。

 

在日治時期,族人被日本人以公權力,從原本將過世先人葬在家中,接著強迫全部改葬在公墓;現在又要因為政府的公權力,去改變他們祖先葬的地方,這樣無疑是在佔原住民便宜。

 

其實對原住民來說,將先人葬在家中,是代表著永遠與他們生活的意思,有著重要的文化意涵。當時日本政府的做為,已經將卡大地步的文化連根拔起,現在的政府卻又做一樣的事情,而且還是在他們傳統領域上。也就是說,這片土地是我們的,現在我卻不能用,用了還要被罰錢,「是在哈囉」?

 

藉由在卡大地步部落發生的捍衛祖靈、拒絕遷葬事件,我們想讓大家知道,當公權力與部落治理權力無法有效協調,就會發生嚴重的衝突。然這樣的衝突不僅造成物質上的損失,更是對於傳統領域的意義上帶來嚴重的傷害。

 

轉型正義下的傳統領域

 

往往在談論轉型正義時,大家在意的是我們是否清除過去威權時代所留下的遺緒,而對於轉型正義下的各種議題則鮮少討論甚至不被關注。

 

促進「原轉」的關鍵,是社會各界對原住民文化的理解。然唯有理解與深入對話後,我們才能夠站在一起,溫柔的接納彼此的不一樣,勇敢的面對過去威權政府帶來的傷痛跟後遺症。最後,我們仍由衷希望,國家在處理轉型正義問題時,能納入更多原住民的聲音,除了由上而下的制度改革,更必須結合在地社群與個人,才能夠正視一直以來所面對的不平等,同時也才是民主治理的具體實踐。

 

※作者為東海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四年級學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