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看南韓「N號房事件」 家長能做的事

陳時英李育珊 2020年05月03日 07:00:00
這次「N號房事件」是一個家長和孩子討論網路議題的時機。(湯森路透)

這次「N號房事件」是一個家長和孩子討論網路議題的時機。(湯森路透)

網路兒少性剝削是重大的網路犯罪之一,近來南韓「N號房事件」引發台灣社會高度關注,不僅因為受害人數多達76名女性,其中包括16名未成年人;也因犯罪集團成員年輕且高度組織化,影像內容殘暴,且觀看會員數龐大。事實上,若搜尋「性剝削sexual exploitation」,你會看到不僅在南韓,在台灣、在世界各國,每天、每年都有無數的兒少成為網路性剝削的受害者,在2018年一份由國際刑警組織與ECPAT International公布關於兒少性剝削影像內容的報告指出,越年輕的受害者,受性虐待的程度越嚴重。

 

而依衛福部保護服務司2019年1-6月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案件的統計資料,拍攝兒少為性交、猥褻行為之內容案件計373件,已佔整體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案件的56.85%。身為家長或照顧者需要正視孩子的網路危機,不只是網路霸凌或色情資訊,還包括遭受性剝削或性勒索的風險。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

 

相信每位父母最大的願望是孩子能平安健康長大,但你知道嗎?孩子的世界,不再只是我們眼前的世界,對孩子來說,網路已不單單只是一個數位工具,網路是孩子們生活的一部份,線下線上密不可分,尤其在現在這個以手機為主要上網工具的時代。家長們在教導孩子現實中的言行及對於人事物的界線時,我們是否也用同樣的教育方式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看什麼?玩什麼?又是與誰一起同行?

 

從媒體報導中,「N號房事件」的加害人利用網路誘拐及網路釣魚的方式,取得、盜用受害者的個人資料及照片,威脅受害者出來後,殘酷地進行性虐待及性侵害。或是在網路社群以高額召募模特兒等打工為由,騙取受害者私密照,然後進行性勒索。其實在台灣網路性剝削的案件以及本會web885網路諮詢熱線的性勒索諮詢中都有看到相似的犯罪手法。隱藏在網路背後的隱私外洩、性勒索所導致的傷害,在被害者身心劃下一道難以痊癒的傷痕。

 

因此,單單只是提醒孩子警覺路上的陌生人,保護自己的身體界線已不足夠,網路性剝削不須透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只需要網路、一台手機,就可誘導孩子踏入性剝削的陷阱中。而實務上,遭遇性勒索或私密影像外流的孩子,往往是不願或不敢主動向家長或老師求助,他們可能會覺得羞恥、擔心被別人指指點點,或是也擔心手機被沒收。我們應該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但請你想一想,是否也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孩子可以分享好的、開心的事,而當有所擔心或遭遇困難時,是否也能放心和我們說呢?

 

不是禁止使用網路

 

從Web885諮詢熱線的觀察,許多家長遇到孩子在網路中的教養問題時,會以禁止孩子使用網路作為處理方式,但全面禁止只是治標不治本。而與其讓孩子毫無防備的踏入網路世界,更好的做法是,請積極參與孩子的網路生活,甚至與孩子一同經營。例如:與孩子討論在網路上主動分享什麼東西?為什麼分享?是出自於你自己所想?還是因為大家都這樣做?有沒有個人資訊被分享出去了?可能會有什麼影響?有哪些內容是會有疑慮的?如同這次「N號房事件」就是一個和孩子討論網路議題的時機。

 

以下提供家長/照顧者一些和孩子討論的建議:

 

張貼/分享前,想一想!鼓勵孩子謹慎思考,讓孩子了解,影像一旦傳出就不可能拿回或全數刪除。

 

和孩子討論如何處理「同儕壓力」,協助孩子了解屈服於壓力而傳送私密影像的後果,遠比勇敢拒絕來得嚴重。

 

讓孩子了解,和未成年人要求私密影像是違法的行為,若有人提出索取,對方是在做犯法的事,即便對方是未成年也一樣。

 

和孩子討論及練習,如何回應他人索取私密影像的要求。

 

當私密影像外流,孩子往往是不願主動向家長或老師求助。請保持冷靜,讓孩子看見你的支持。

 

切記,第一時間不是刪除對話內容。請尋求資源,先了解該如何協助孩子處理渡過危機。

 

了解影像散布的狀況。傳給誰?有哪些人轉傳?在哪些平台?以及了解為什麼。是玩笑開過頭?還是被騙或恐嚇威脅?

 

如果發生在同學間,請學校協助停止在校內流傳及進行輔導教育。

 

記得:要求助、要搜證、要報警

 

母親節要到了,最近常聽到一首歌「媽媽」,裡面有句歌詞:人生沒有這麼難。是的,沒有人想要遭遇性勒索或私密影像外流,而真的發生了,也絕不是世界末日,當下我們會很無助,請知道這不是孩子的錯,也請讓孩子知道這不是他的錯,請相信一定有人可以幫上忙,如:113/110/各縣巿家防中心/web885網路諮詢熱線…等都是很好的資源。請用同理心支持孩子,陪伴孩子渡過危機,回復日常生活的穩定。

 

※作者服務於台灣展翅協會兒少網安處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