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車App「滴滴出行」規避中資審查 代理商負責人王慈雍遭起訴

上報快訊/蘇敬哲 2020年05月06日 19:20:00
台北地檢署調查發現,台灣樂迪代理滴滴出行,背後資金來自中國母公司,只是以借貸方式規避經濟部投審會。(資料照片/張家銘攝)

台北地檢署調查發現,台灣樂迪代理滴滴出行,背後資金來自中國母公司,只是以借貸方式規避經濟部投審會。(資料照片/張家銘攝)

台灣樂迪公司代理中國最大叫車平台「滴滴出行」App,但台灣樂迪負責人王慈雍2月卻遭告發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王稱資本額20萬元是個人資金,並非中資,但台北地檢署調查後發現,背後資金來自中國母公司,只是以借貸方式規避經濟部投審會,6日依法將王慈雍起訴。

 

中國叫車業者「滴滴出行」前年初登台,在2月時推出「滴滴順風車」服務,號稱讓自用車載客共乘,但公路總局認定涉有白牌車違法營利行為開罰4.3億,滴滴車行因此關閉順風車服務,另外,經濟部投審會也認定其背後是中資,駁回滴滴車行的投資案。

 

台灣代理商樂迪公司曾在App上線記者會現場表示,除了公司負責人王慈雍個人資金新台幣20萬元外,其他募得資金皆來自香港及歐美等地的投資人,並非中資。

 

但社運人士王奕凱於107年2月間向北檢告發指出,台灣樂迪公司涉嫌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台灣樂迪20萬元的資本額,但卻可舉辦規模花費可能超過百萬元的記者發表會,還能補貼每個下載App的計程車司機200元禮券及首趟載客500元的補貼,他質疑這些不明資金來源究竟從何而來。

 

檢調調查,樂迪科技公司成立時向香港地區公司借款90萬美元,雙方沒約定還款期限,僅約定以每年營收固定百分比作為回饋,與一般借貸契約模式不同。

 

檢調後續查出樂迪公司借貸款項的香港公司,為滴滴香港的關係企業,資金「全都來自中國母公司」,透過層層轉匯來台,檢調懷疑,中國滴滴與樂迪公司是為了規避投審會,才會以借貸方式入主台灣。

 

北檢6日偵結,認為營運決策人及資金都來自中國,違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40-1條、93-2條第1款,6日依法將負責人王慈雍起訴。(美B-1B轟炸機1周飛越台灣東北3次

 

【熱門點閱】
●3歲老翁不滿送貨員搭電梯 32歲葉男不堪遭碎念10分鐘出拳遭逮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