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黃復興不改革 國民黨就無法改革

陳伯約 2020年05月19日 00:00:00
如果黃復興不能夠更加地開放、年輕化,最終完成現代化,則不只無力幫助韓國瑜通過罷免考驗,屆時國民黨更將永遠不可能再度獲得台灣人民的青睞。(湯森路透)

如果黃復興不能夠更加地開放、年輕化,最終完成現代化,則不只無力幫助韓國瑜通過罷免考驗,屆時國民黨更將永遠不可能再度獲得台灣人民的青睞。(湯森路透)

近日來,台灣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疫情以及衍生出來的紓困、行業衝擊等新聞,然而,隨著疫情的逐漸和緩,也給罷韓團體更大的空間,使之採取更激進的投射、洗地等罷韓宣傳手法積極進攻。對於國民黨以及剛上任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而言,如何應對罷韓成了一個燙手山芋,其原因在於,國民黨在「積極動員、主動攻訐罷韓團體」與「消極冷處理、降低投票率」兩個戰略選擇間拿不定主意,黨內意見分歧。而總統大選新敗以後黨內改革、組織再造的黨內議題,則與「罷韓」的外部問題糾纏,國民黨內外交迫。其中,黃復興黨部的新人事案,則同時連結、引爆了對於支持罷韓消極的不滿,以及意圖消滅黃復興的焦慮。

 

本文將將借用政治學的概念,說明黃復興改革在振興國民黨中的關鍵地位,並說明罷韓與黨內改革二議題的關係與優先順序。筆者認為,國民黨敗選在於黨沒有現代化,黃復興做為國民黨的中流砥柱,黃復興的現代化才能帶動國民黨的現代化,因此必須廣泛吸收黨員、接近民意,並學會現代選戰的技術。而黃復興、國民黨的支持者,為了中華民國的長治久安、制衡民進黨,應該擺脫個人崇拜,關注國民黨政黨的建設,而不是高雄市罷免一時的成敗。一時的罷免投票固然重要,但倘若不改革,則未來所有選舉都沒有黃復興、國民黨的角色。

 

新人事已經踏出改革第一步,但遠遠不足

 

近來黃復興的人事大洗牌,平均年齡從71歲降至57歲。過去的威權時代,黃復興是專為軍人、軍眷所設的黨部,保有軍人習慣的科層體制,並不為過。然而,時至民主時代,民主的本質是討論與說服,就不可能保留過去專為軍人而設的特質,軍階不再是能否擔任要職的判準,而是能力、人脈,故今日不再由上將擔任主委,使臧幼俠少將打破傳統,堪為第一步,而找了不同軍階、軍種任各地主委,也符合現代化的需求。

 

然而,上述的改革遠遠不夠。黃復興常以國民黨的鐵衛軍自詡,然而鐵衛軍不只心理要忠貞,更要能夠有打贏選戰的能力。在民主時代,能打仗的象徵就是「更能接近民意」、「更掌握選舉技術」,就前者而言,能做的就是廣泛地引進各種階層、職業、年齡的人士進入黃復興,也才能夠避免筆者下述要提到的「雙重賽局」困境;後者而言,除了傳統的組織動員強項,理解輿論、網路的功效,更是黃復興的重要任務。

 

政治學上的中間選民理論與「雙層賽局」

 

而要了解國民黨如今陷入到黃復興和罷韓的困境,政治學上的中間選民和雙層賽局理論或許就能很好的理解一切。也就是回答「政黨為什麼會推出無法勝選的候選人?」、「為什麼政黨黨員的需求會與一般社會需求有差異?」這兩個問題。

 

首先,台灣的選舉,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只要贏一票,就是贏者全拿,因此為追求勝選,政黨紛紛在論述上追求緩和、中立。這樣的現象,被稱為「中間選民理論」。然而,以上的狀況是在正式競選時,現實選舉中的變數往往更多。在正式選舉前,政治人物往往需要爭取黨內的提名,於是在黨內初選內勝選的基礎,便不再是往中間選民靠攏,而是爭取黨內最有動力投票、最鐵桿的支持者,由此可能造成政治人物競相變得更基本教義派。然而,卻造成能夠通過黨內初選、符合黨內口味的人,可能無法通過大選。近年最顯著的案例,便是「2014年國民黨台北市長初選」的案例,丁守中與連勝文在民調中相差無幾(丁:連=37.3:38.3),但在黨員投票時,卻呈現4765票比10647票的懸殊差距,顯見黨員與社會整體的意向通常存有差異。而這樣的差異越大,越顯現出政黨的困境,這樣懸殊的內外差異也昭示著連勝文後來的敗選。

 

黃復興「綁架」國民黨?

 

雙重賽局理論適用在國民黨、黃復興上會得到什麼結果?當政黨相對於整個社會是小團體,而政黨與社會的偏好不同、政治人物只需討好政黨這個小團體時,初選會產生「逆向淘汰」,政黨所推出的候選人就無法被社會青睞,更可能敗選,而政黨的理念也永無實踐之日。

 

由此觀之,黃復興在國民黨內獨自招募黨員,過去又是專門招募軍人、軍眷的黨部,組成較為單一,相較於整個社會、整個國民黨是小團體。從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時,兩位候選人雙雙安撫黃復興、媒體競相報導黃復興高層的狀況就可以知道──黃復興相對於整個國民黨已經成為黨中之黨、有自己的偏好。倘若以上述的中間選民理論、雙重賽局理論觀之,在小團體存在且與外部偏好有差距時,黨可能「被綁架」,使得國民黨提出的人選,與社會整體的偏好產生差異。國民黨面臨的不只是雙重賽局,更可能是「2.5重賽局」、「三重賽局」!

 

罷韓與黨務改革孰輕孰重?

 

上述內容,筆者已經指出黃復興非改革不可的原因。而當黨的改革高雄罷韓戰爭中,何者重要?許多人指出,罷韓團體偷跑連署、李進勇執掌的中選會濫用權力等,是對韓國瑜的追殺他們因此感到憤慨,並主張國民黨必須要全力幫助。然而,筆者要指出,自從民進黨上台以來,追殺者所在多有,從國民黨黨產、救國團、婦聯會等等比比皆是,藍營之所以無能為力,其原因皆來自於國民黨本身體質的孱弱,立院席次太少、早已經無力反抗。

 

作者質疑,就算韓此次真的能夠撐過罷免,2022有任何機會與陳其邁一決雌雄嗎?有機會連任嗎?(湯森路透)

 

韓國瑜所在的高雄市,是台灣第三大城市,戰略位置重要,然而坦然言之,就算韓此次真的能夠撐過罷免,2022有任何機會與陳其邁一決雌雄嗎?有機會連任嗎?亦即就算韓國瑜能夠撐過罷免,也不過能多留在市府兩年。

 

然而,國民黨黨組織的改革、論述的重塑,卻是攸關百年黨運、國運,甚至是兩岸和戰的。國民黨背負的,從理念上來說,是維繫中華民國、是經濟發展與兩岸和平;從現實上來說,還要面對迫近的2022的縣市長選舉,攸關許許多多縣市議員還有各地縣市長的選舉。簡而言之,國民黨不只是要為韓市長負責,國民黨更要對全體國民負責,如果不在這些選舉前完成黨的改造,吸收黨員、學習新的選舉技術、重塑論述,如何能夠再次出發

 

黃復興的現代化,國民黨才有未來

 

「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是蔣經國總統在推行十大建設時的名言。對於兩岸政策面臨挑戰、失去人民信任、黨內人才不足的國民黨,國民黨黨務建設迫在眉睫,是關心國民黨、藍營未來的頭等大事。就算不同意本文前述的「黨內改革優先於罷韓過關」的命題,或是對黨內人事案存有異音,必須指出的是,也只有國民黨黨內改革順暢,才有能力面對罷免投票,或是應付未來更多的挑戰,遑論國民黨也不只韓國瑜一人。

 

國民黨是百年大黨,改革起來勢必困難重重,黃復興作為黨的鐵衛軍,愛國愛黨,自當身先士卒力挺改革,而非阻擋改革、反對改革。否則誠如上述政治學理上「雙重賽局」的論述可知,如果黃復興不能夠更加地開放、年輕化,最終完成現代化,則不只無力幫助韓國瑜通過罷免考驗,屆時國民黨更將永遠不可能再度獲得台灣人民的青睞,與阻擋改革的黃復興覆巢之下無完卵,一同走向歷史。

 

※作者為台大學生、國民黨青年黨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