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弋丰專欄:蘇東坡《記承天寺夜遊》 虛情假意與文人險惡

藍弋丰 2020年05月31日 00:00:00
108課綱調整文白比例,減少文言文篇數,部分出版社在國中國文課本中刪去蘇東坡《記承天寺夜遊》。(資料照片)

108課綱調整文白比例,減少文言文篇數,部分出版社在國中國文課本中刪去蘇東坡《記承天寺夜遊》。(資料照片)

由於108課綱調整文白比例,減少文言文篇數,部分出版社在國中國文課本中刪去蘇東坡《記承天寺夜遊》,記者們立刻拿去「堵麥」國文老師,還搞不清楚狀況的他們聽到蘇東坡被刪,產生諸如「靈魂乾涸」的國文老師級發言,文采越好越能成為笑柄,一時傳頌四方。

 

消息傳出後,有人笑稱沒有東坡肉所以「無肉令人瘦」乾涸;有人正經八百的批判:蘇東坡文學根源《楚辭》,其中絕大多數都沒進課本也沒說乾涸,少一篇短文就大作文章;有人非常不正經的且政治不正確的譏諷兩個男的夜遊賞月「基情四射」(同性之愛)刪掉了「真乾涸」;有人則認為《記承天寺夜遊》全文不過80幾字,內容到現代相當於網紅打卡廢文,連蘇東坡本人都會說刪了根本不可惜。總之一場大亂鬥,想必當初堵麥的記者必定偷偷竊喜完成「新聞製造業」的任務。

 

回歸文章本身,《記承天寺夜遊》在國中國文課本中已經30幾年,也就是跨好幾世代的台灣人都應該讀過、考試過這篇文章,各位不妨捫心自問,在這則新聞出現前,你記得有這篇文章?記得裡頭的幾個字?大部分人應該是零。強迫學生讀用不到的、沒興趣的內容,大腦的正常機制就是把它忘光光。

 

課綱討論多一篇少一篇課文彷彿都會要了學生的命,但是在實際的教育現場,別說國文均標大約50分,也就是普通學生考試時只記得一半,過去的聯考或現在的指考考完之後,絕大多數學生都會忘得一乾二淨,爭執那些課文到底意義何在呢?

 

當企業抱怨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連基本的履歷都寫不好,義務教育還搞什麼文學賞析,又到底意義何在呢?這就有如根本快餓死,還在追求水果要雕花一樣可笑。國中義務教育應該先把白話文應用文教好,最起碼要能寫出正常的履歷,行有餘力的少數學生,才有資格談要不要教他們「文學賞析」。

 

用白話來說是這樣的

 

不過既然這篇文章將在某些版本課本中告別,我們也就來複習一次這個你大概已經忘光的國中回憶,文章的內容用白話來說是這樣的:

 

「在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我脫了外衣正想要睡了,卻看到月光照進家門,於是興致一來想出門,心想沒有人陪遊好孤單,所以就跑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懷民他也還沒睡,所以我就跟他在承天寺中庭一起散步,中庭在月光照耀下,看起來好像是積了一層水一樣透明,水裡面還有水藻跟荇菜交錯著,那些其實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個晚上沒有月亮?哪裡又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少了我們兩個這樣的閒人而已啊。」

 

這篇超短遊記從現代眼光看是不是「基情四射」?還是明明沒什麼景,打個卡完,還要發個假惺惺心情的「網紅廢文」?大家各自解讀。不過,過去國中老師對本文的賞析,大體是這樣說:

 

「這篇短文,對月光照耀的的夜晚景色作出精妙的描繪,平實的記敘了他與張懷民的深厚友誼,對照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以及被貶謫後仍悠然賞景的豁達。」咦?貶謫?

 

一片虛情假意「高級酸」

 

《記承天寺夜遊》的背後,其實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險惡鬥爭,有最卑鄙的背叛,而蘇東坡也根本不是表現豁達,而是全文一片虛情假意「高級酸」。

 

這一切始於王安石變法,由於新法無視第一線實際狀況,產生非常多嚴重弊端,本來也是改革派的蘇東坡,對新法有諸多批評,甚至批評王安石「懷詐其術,以欺其君」,後來乾脆眼不見為淨,自請離開京城外任,於是喜愛蘇東坡文章的宋神宗,就派他到杭州擔任通判。

 

蘇東坡的好友,後世中國吹噓為「科學家」┴─其實其粗糙觀察毫無科學可言┴─還用他命名小行星的沈括,跟蘇東坡卻走不同路線,他緊緊抱著王安石大腿,新法的一切都說成是好的,藉此升官發財,為了表示忠誠,出賣朋友,只是家常便飯,當沈括以欽差大臣身分,前往杭州巡視,宋神宗還殷殷囑咐他說:「蘇東坡就在杭州當通判啊,你去要對他好一點。」

 

沈括心裡想的卻是完全相反的事,他到了杭州找蘇東坡噓寒問暖,蘇東坡看到老友來了,一起回憶當年中進士後入崇文院的經歷,相談甚歡之餘,沈括當然就順便跟蘇東坡要了最近的創作來瞧瞧,蘇東坡不疑有他,哪知沈括根本包藏禍心。

 

原來沈括為了顯示自己是堅定的改革派,打算要告發蘇東坡這個「反動份子」來證明忠誠,他知道蘇東坡生平最愛亂寫文章,又對新政不滿,一定會有一堆詩文諷刺新政,沈括把蘇東坡所有詩文中看起來像是諷刺新政的部分都特別圈出來,分送給宋神宗、王安石等人,滿心以為這種抓耙子行為能得到獎勵,結果恰恰相反,王安石很憤怒沈括這種小人行為,根本不理不睬。這是1073年(熙寧六年)的事。

 

蘇東坡暫時安全,不過,1076年王安石退任,宋神宗又準備進行新一波的改革,啟用一批對蘇東坡毫不寬容的新人,這下子蘇東坡就岌岌可危了,1079年(元豐二年),主導變法的李定、舒亶、何正臣、李宜,很想拔除蘇東坡這個每天發文酸變法的眼中釘,其中李定跟蘇東坡更有私怨,因為蘇東坡這人很白目,成天寫詩諷刺別人,李定因為未服母喪,被蘇東坡諷刺過。

 

《記承天寺夜遊》的背後,其實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險惡鬥爭,有最卑鄙的背叛,而蘇東坡也根本不是表現豁達,而是全文一片虛情假意「高級酸」。(蘇軾雕像/維基百科)

 

要整蘇東坡也不用重新找材料,那個背刺的沈括已經找好了,四人就把沈括的告密材料重新炒作起來,御史台官員連番上書彈劾,認為蘇東坡藐視朝廷、訕笑皇上,要加以死罪,曾經喜歡蘇東坡的宋神宗也受不了他每天這樣發酸文,竟然批准拘捕,蘇東坡下獄遭嚴詞審問,其間一度認為自己死定了,寫信給弟弟蘇轍交代後事,還自殺未遂。

 

這時出手拯救蘇東坡的,除了弟弟蘇轍,老友章惇(但後來蘇家兄弟恩將仇報在元祐年間彈劾他,導致雙方撕破臉,日後章惇報復性流放蘇家兩兄弟),還有曹太后,以及王安石本人都出面幫蘇東坡說話,這才救了蘇東坡一條小命,但活罪難逃,被貶到黃州,還連同往來的好友都一起倒大楣遭連帶處分。這整個驚心動魄的事件,由於從御史台發動,稱為「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台。

 

蘇東坡被貶到黃州,遭勒令不能簽公文,真的是個「閒人」,於是這段時間也成為蘇東坡畢生創作的精華時間。到了1083年(元豐六年),已經閒得發慌4年了,酸文能力大有精進,過去他是「白目酸」,現在已經是「高級酸」,他寫這篇遊記,看似寫寫月景,好豁達啊!其實呢?

 

暗示這篇文章的真意

 

寫張懷民,不只是因為他們交情好,或有什麼「基情」,重點是張懷民一樣是被貶的倒楣鬼,暗示讀者他這篇文章的真意。

 

說他們是兩個「閒人」,不是因為豁達,是因為記恨那些朝裡的當權者,認為他們是每天忙著鬥爭的「忙人」,故意諷刺。

 

說起來蘇東坡真夠白目,上次自己差點死掉不說,還牽連朋友,但他仍堅持「言論自由」非酸不可,只是這樣一來,文章表面上看來賞月啊、豁達啊,全是虛情假意,實際上是一篇高級酸文。蘇東坡這篇文章可說是最不好的示範,文章不誠摯真實,而是用華麗文筆做虛偽包裝,包藏異心,實在不值得學習,所以被刪掉,也是好事。

 

但是,蘇東坡的這一點「小心機」,哪比得上李定、舒亶、何正臣、李宜,這四個大興文字獄的「壞人」?竟然用詩詞要置人於死地,我們今日看了都膽戰心驚,所以這四人在歷史上也都大多被認定為是極惡之徒,然而,李定其實文采也相當好,為了賑濟宗族散盡家財,死無餘財;舒亶能文能武,為了正義甚至舉報恩人。他們都是絕對的壞人嗎?並非那麼容易二分法。

 

或許這個事件中只有沈括是個無庸置疑的大壞蛋,為求升官發財竟然想到賣友求榮,還羅織文字獄罪名,其實王安石罷相時,沈括也立即轉變風向,上書攻擊王安石的變法,這種兩面手法讓新舊黨都對他非常不屑。但這個無恥之徒也一樣以《夢溪筆談》名列課本內容。

 

蘇東坡《記承天寺夜遊》的故事,告訴我們專制國家的可怕,寫寫詩酸一下,都會差點喪命,我們千萬要保護民主;若是保護不了民主,那就要記得做人不要白目,沒事到處得罪人,早晚倒大楣;又告訴我們交友要謹慎,千萬不要交到沈括這種會背後捅你一刀的惡友;還告訴你文學都是假的,不僅是蘇東坡寫文章矯情虛偽,弄了個看似網紅打卡廢文只為高極酸,其實這故事裡每個人的文筆都好到不行,又如何呢?

 

但是你在國中時代絕對不會學到這些,因為當時所有人都只在乎國文考試分數而已。

 

※作者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轉行出版、產業分析、業餘歷史研究,著有《橡皮推翻了滿清》、《明騎西行記》等書,譯作有《紙牌屋》等。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