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遭英、美多國抵制 美媒:愛立信或成5G科技領頭羊

高詣軒 2020年06月08日 07:01:00
華為5G拓展之路受國際角力影響。(湯森路透)

華為5G拓展之路受國際角力影響。(湯森路透)

美國近年加強施壓中國華為的5G網路輸出,而英國也傳正在推動10國組成聯盟,盼能降低對華為的依賴。外媒分析,在華為遭美國壓制下,開發進度快於其他歐洲競爭者的瑞典企業愛立信(Ericsson),未來有機會成為全球5G領頭羊。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愛立信過去相對芬蘭的競爭對手諾基亞(Nokia)能較快推出前端產品,又可望搶占未來華為可能難以進入的市場。愛立信也正著手測試5G高速網路可望解鎖的技術,例如自動駕駛車輛、遙控礦業機械等。

 

 

華為受限 愛立信搶占?

 

報導提到,愛立信過去在行動裝置產業上,很難和有價格優勢的中國華為和中興競爭。2017年,鮑毅康(Borje Ekholm)成為愛立信執行長後,則認為公司應專注生產無線裝置,此後出售或裁減部分業務和人手,轉而增員5000員工投入研發,聚焦無線科技。

 

其中愛立信的一大創新是在行動通訊天線方面,使用被稱為巨量「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的新科技,可將無線訊號以較強的方式送到不同的裝置上。相較之下,傳統天線通常必須裝在電信塔或屋頂上,如同水管澆花般向外釋出訊號。

 

 

 

報導引述電信業人士表示,無線通訊業者希望有愛立信的無線科技,以享較快的連結速度,並讓他們能利用既有的塔台服務更多客戶,畢竟建立新塔台耗時耗力。愛立信和華為在2019年的5G設備中已有相關功能,但諾基亞在稍晚才推出相應產品。

 

對無線通訊、設備業者來說,華為能否持續維持巨量MIMO的5G設備品質,是業界關注的問題,畢竟該項科技需要從世界頂尖的半導體公司購買供給品,但美國當局近期卻決定,連外國晶片業者對華為出口時,都可能要華府同意。

 

川普(Donald Trump)政府5月推出手段,希望限制華為購買使用美國設計的工具製造出來的晶片,可能讓華為更難製造高端5G硬體。另一方面,美國也試圖扶持競爭者,提供貸款給開發中國家的電信業者,讓他們可選擇中企以外的供應商。

 

華為在深圳的總部。(湯森路透)

 

英國華為政策轉彎

 

美國打壓華為的方式也包括對盟國施壓,此舉從英國近期的5G政策轉彎就可觀察到。2019年,英國政府認定華為對英國通訊有「顯著增加的風險」,不過英國仍決定除了「核心」部分外,可讓華為參與國內至多35%的5G網路。

 

然而經美國官員數個月的遊說,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在5月表示將研擬以2023年為期,要把華為排除於國內5G網路之外。如今,英國官員也傳正推動籌組「10國」聯盟,希望拉攏G7的七國加上澳洲、南韓、印度,共同減少對華為的依賴。

 

《美國之音》(VOA)引述專家指出,英國態度轉彎應是考量到若是不配合美國,恐會使得雙方情報交換和共同國防能力受損。然而。也有意見質疑「10國聯盟」目標能否真的落實,畢竟許多歐盟內的業者都不太願意放棄華為「俗擱大碗」的設備。

 

 

歐洲業者仍心向華為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專家謝爾曼(Justin Sherman)向《VOA》表示,與華為競爭的諾基亞和愛立信都很難吸引足夠資本,與受中國政府補助的華為5G網路基礎建設部門競爭。

 

正在安裝設置5G系統基地台的中國移動工作人員。(湯森路透)

 

謝爾曼分析,若未來真的成立10國聯盟,有許多方向可以著手,包括提振政府對於國內5G研發計畫的投資、在國際組織上提倡開放的5G標準以制衡華為、或是發展能促進5G創新的產業政策等。

 

 

比利時智庫「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ECIPE)主任李-牧山浩石(Hosuk Lee-Makiyama)則向《VOA》表示,許多歐盟內的電信業者恐怕不會希望華為退場,畢竟在德國、法國。有約7成的電信基地台是華為製造,引此當地業者自然心向華為。

 

李-牧山浩石並指出,相較於美國和亞洲國家的用戶,歐洲的電信使用者未必對網速有過多需求,這也讓當地業者不願大量投資在網路上,因此對中國供應商相當歡迎,於是會積極向政府遊說,希望華為可以留在歐洲市場。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