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 5 個原則就能預防中暑!夏季心臟病最怕「這四件事」遇在一塊

洛桑加參 2020年06月18日 07:00:00
(2009 ©gr33n3gg , Mmm the sun @ Flickr, CC BY-SA 2.0.)

(2009 ©gr33n3gg , Mmm the sun @ Flickr, CC BY-SA 2.0.)

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在《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書中提到,六月二十一日陽氣極至、陰氣始至、晝長之至、日影短之至,故約夏至,炎熱的夏天正式來到。在傳統意義上,這天是北半球自然界陽氣到達頂峰的日子。

 

陽這麼多要幹嘛?你到北極圈以北的地方,可以看一整天的太陽。或者去阿拉斯加瘋棒球,在亮得跟白天一樣的午夜,觀賞棒球賽。越往北,你能揮霍的「時間」越多,想做午夜日光浴、午夜騎單車,甚至是在午夜太陽下揮桿打高爾夫球,通通沒問題。

 

地球真的是很有趣的一顆球,它能帶給人們的體驗,太多太多了。夏至陽氣發展到最高點,但回到蓬萊仙島上,現在,還不是最熱的時候。不用羨慕別人有「永晝」,台灣也有好玩的,你去找北回歸線通過的地方,嘉義水上、花蓮舞鶴台地或豐濱,你正中午往太陽底下一站,很神奇的,你就變成「無影人」,體驗「日影短之至」就在夏至

 

玩歸玩,玩夠本了,回歸日常生活,正所謂物極必反,過了今天之後,陽氣漸消、陰氣漸長。在這個重要的陰陽轉換時節,身心靈養護該注意什麼?洛桑醫師說,可分成以下四方面來談:

 

 

一、食薑散寒,抑癌抗發炎

 

大家最愛吃,先來講吃的。藥食同源,「早上三片薑,賽過喝參湯」、「家有小薑,小病不慌」、「飯不香,吃生薑」流傳已久的順口溜,正好反映了這個時節的人體需求。

 

祛寒排寒等到冬天再來做,效果不是說沒有,但不如盛夏借力使力來得徹底。散寒去濕的熱薑茶、消炎抑癌的老薑、開胃促消化的嫩薑,這時候來吃,薑薑好。

 

誰尤其適合吃薑?天氣太熱沒有食慾的人、下半身水腫很明顯的人、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的人,以及夏天常吃生菜沙拉、生魚片、冰品、冰飲的人,都非常適合。

 

但有兩種人要注意,使用抗凝血劑者勿食生薑,煮熟的薑不宜過多,還有膽結石患者也要注意攝取量。此外,怕影響睡眠,一般而言,薑屬升發之物,配合生物鐘節律,中午前吃比較好,不建議夜晚吃太多薑。

 

 

二、防中暑,補水要在口渴之前

 

夏天醫院比其他季節更容易接到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熱傷害的病患。什麼人容易身受其害?肌肉少、出汗少的人。如果上半年有認真提升肌肉量,把循環拉起來,基本上就不太會中暑。如果還沒練成,那把握住以下 5 個原則,也能預防。學起來,順便也幫身邊的人,預防一下。

 

1,自知散熱、降溫的機制較弱,就更應該慎防在烈日下激烈活動,躲著大中午的太陽。

 

2,與體溫接近或稍微高出一些些的溫水,每天都要喝夠,等口渴時才喝就太慢了。

 

3,避免暑氣傷人,宜穿著棉麻天然材質、散熱佳的衣物。

 

4,從豐富種類的蔬果中攝取足夠的礦物質、維生素,有助於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作,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方法。

 

5,看懂徵兆,提前預防中暑。若出現頭痛、噁心想吐、抽筋、無法流汗時,請即刻前往陰涼處鬆脫衣物、搧涼、喝加了少許鹽的冷水或稀釋過的運動飲料。

 

 

三、這樣呼吸,預防心肌梗塞

 

夏至雖不是最熱,但從現在開始,暑熱將會越來越有看頭,一路能熱到立秋。散熱這檔事,全靠心來驅動。一旦熱浪來襲,心就必需更快更多地打出血液,以供應皮下血管擴張散熱。

 

也就是說,有「君主之官」之稱的心,越熱是越忙,你最好別用其他事煩它、增加它的負擔。不只極冷之時屬於疾病好發的「黑時間」,非常非常熱的時候,心肌梗塞也是時有所聞,同樣需要留意。

 

夏季心臟病最怕就是四件事兜在一塊兒,「本身肌肉量少散熱慢」、「夏天很熱」、「脾氣很差,動不動火大」、「有心血管疾病史」。炎炎夏日,「炎」字已經有兩個「火」了,切勿再讓心火、肝火助長熱勢力。

 

預防致命心肌梗塞、腦梗塞,三高患者,除了平常的血糖血脂血壓控制,還可以透過以下呼吸法,調節情緒、避免情緒暴衝。

 

步驟一,暴怒時,先別急著罵人,不說話,視線回到手機上。

 

步驟二,叫出手機時鐘裡的碼表,深吸飽一口氣,再點啟動。

 

步驟三,看著碼表,憋氣約十五到二十秒,把氣吐出來。

 

以上步驟重複幾次,直至心能靜下來為止。

 

 

四、回望本心,認真過好自己的人生

 

人體能量起伏與天體運行關係密不可分。在陽氣最為充盛之時,人最能感覺到明亮、積極、正向、溫熱、上升、動態、語聲宏亮、呼吸有力與生生不息。

 

這時候,若還每天從臉書或 IG 上去關注他人消息「他們又出國玩了,好好喔!」,「這家看起來很好吃,我下次也要去」,或者十分在意朋友在你的動態下面究竟都留了些什麼評語,如果花了很長時間在做這些,那就很可惜。現在社群媒體、通訊軟體太方便,人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為他人目光而活」的泥沼之中,不自覺花太多時間再去經營一個虛擬的自己。

 

何不趁著天地予人豐沛能量、個人精力最盛之時,回望本心、憶念初衷?把視線拉回自己身上,認真過好自己的人生,才是實在。夏至,陽氣頂峰之至,此時此刻,你就是自己的小太陽。無需依傍外物、無需過度在意他人目光、管它有沒有外援,請盡情、痛快地發光發熱吧!

 

 

*本文摘自《 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 》,時報出版 出版。

【作者簡介】



洛桑加參


現任
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

學經歷
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物理系
臺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醫師
世界抗老化醫學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再生中心特約醫師
臺北榮總白金逆齡中心執行長
京妍生技董事長

二O一六年於臺北大直創辦「Dr. Lobsang 洛桑預防醫學集團」,獨創「ACT 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慢性病調養」與「睡眠調理」。經常受邀於海內外各地傳授整合東西方醫療體系的養生知識。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時報出版。

「欲醫身體的病,先解心裡面的毒」洛桑醫師說。佛教醫學裡講的八萬四千種病,皆起源於對宇宙實相的種種誤解。透過轉化心念、改善飲食、養成種種利生習慣,以及每日的靜心練習,能從根本上使身心靈回歸平衡。藉此強化自體再生與免疫機能,達到預防疾病、阻斷惡化的目標,使人逐漸降低對藥物的依賴,令所有疾病不藥而癒。從心出發,重返健康,人人都有可能成為不生病好命人!

Facebook 粉絲專頁:洛桑加參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