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加入CPTPP 台灣還要躊躇多久

南嘉生 2020年06月22日 07:00:00
要讓臺灣的海外投資脫中,加入CPTPP和與美國簽署FTA是兩大關鍵點。(美聯社)

要讓臺灣的海外投資脫中,加入CPTPP和與美國簽署FTA是兩大關鍵點。(美聯社)

負載817萬票支持的蔡總統,第二任的第一張成績單是傲視全球的防疫成就,台灣在此次疫情中,從原本最不被看好的國家變成防疫最好的國家。不僅是世界上少數學生能全部正常上下學的國家之一,也是第一個開啟職棒競賽的國家。這讓國際看到,也羨慕台灣。但隨著台灣及其他國家逐漸解封武漢肺炎,搶救經濟成為世界各國的主要議題,國人企盼在這方面也能看到蔡總統交出第二張成績單。

 

我們認為要達成這個目標,蔡總統要建構臺灣的良好貿易環境。因為台灣的發展策略是以擴展貿易來帶動經濟成長,進出口總值超過GDP總值,是世界上貿易依存度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在今天的國際經貿環境中,在武漢肺炎後,美中經貿大戰時,達成兩個目標。提高臺灣經濟成長率、協助台商將其供應鏈撤出中國,並有效運作。欲達成這兩個目標,就是與美國簽署FTA和加入以日本為首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一言以蔽之,和中國脫勾,重返冷戰體制的台美經貿。茲詳述如下。

 

臺灣對各地區的貿易比重

 

從臺灣對貿易地區的比重與經濟成長的關係角度,越強化與中國貿易關係,經濟成長率越低。

 

我們整理1989年到2019年臺灣對外貿易比重的資料如下表。依照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與蔡英文四為總統的執政時期進行分期之平均值比較。我們會發現:

 

民國78年-108年,臺灣對各貿易區的貿易比重與經濟成長率。(資料來源:貿易統計資料查詢,並經筆者計算。)

 

由上表可知,臺灣對美國出口比重逐年下降,從李登輝時期的27.26%,下降到馬英九時期的11.37%,而在蔡英文時期回升到12.51%。下降14.75%。然而我們對中國出口,卻從20.52%,上升到40.87%。上升20.35%。反映在我們的經濟成長率,卻是從平均6.77%,逐年下降到2.92%。這意味越拉近與中國經貿關係,經濟成長越低。更進一步說,中國2016年對美十大出口廠商,台商「占據大陸對美出口前十大出口企業的八名之多」,至於對歐外銷,「海關統計2016年對歐盟出口前十名企業,其實也和美國差異不大,只是多了華為。」。2018年,十大出口廠商,臺灣佔4家,而「其他名列大陸進出口貿易額前50強的台資企業」有15家。

 

由上述資料可以看出,台商往中國投資、生產,他最終產品的銷售市場卻是美國,不是中國。也就是當台商到中國投資、將供應鏈延伸到中國,本想要開發中國市場,但這個目的並沒有達到。他的市場依舊是美國。

 

其次,原本臺灣在戰後的台美貿易-成長模式,帶來高經濟成長,現在變成台-中-美貿易這種三角貿易模式,卻使得經濟成長變低。臺灣接單(美國訂單)所產生貿易促進經濟成長的效應,相當程度被稀釋。

 

從成本角度,臺灣因人工、土地價格上升,我們實際上也沒有辦法容納2000年以後,從美國那邊接到那麼大的產能。台-中-美三角貿易,養大了台商企業,擴大他們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卻沒有讓臺灣本身的產業升級。

 

現在美中貿易大戰,川普要築起對中貿易的關稅大牆,也牽制經貿與技術交流。台商從中國輸往美國的貨品減少,從而他們從臺灣採購的零組件也會減少。原本台-中-美三角貿易必須改組。

 

改組的重點就是尋找替代台-中-美三角貿易「中」的角色,也就是臺灣輸往中國的1333億2994萬美金的產值(佔我國出口比重達40.87%)、從中國輸入的550億6864萬4千美金的產值,都要相當程度調整,產地以其他美國能接受的盟邦去取代。這就是我們要加入CPTPP重要原因。

 

以日本為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國家,即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及秘魯等11國,他們與臺灣的貿易,佔臺灣貿易額的1/4,而且都是美國要拉攏的國家。臺灣加入CPTPP,既可保障台商在這些國家的投資生產,也等於將在中國的供應鏈移往CPTPP國家。繼續以往模式,從臺灣輸入部分零組件,再在這些將國家組裝產品,輸往美國。讓他們原來的供應鏈不致斷鏈,市場得以維持。更進一步說,過去數十年,臺灣包含在中國投資在內的海外投資,因當地國與臺灣沒有邦交,投資沒有保障。使得臺灣的海外投資佈局偏頗,這也引導對外貿易偏頗。

 

臺灣對中國龐大投資,與臺灣受中國打壓,難以和其他國簽訂相互投資保障協定有關。而會大幅向中國投資,部分原因在於中國想透過「以商圍政」,完成其所謂「一國兩制」的統一大夢,因此台商認為不致對其予取予求,乃至優遇台商以為樣本。這就造成臺灣貿易高度倚賴中國的重要原因。現在中國已經放棄對台一國兩制的規劃,甚至對香港要一國一制。台商在政治與經濟風險陡然升高,撤離中國已成定局。

 

臺灣產品的最終市場依舊是美國,所以和美國的經貿關係是最重要的。就與美國簽訂FTA而言。美中貿易大戰,臺灣對中國投資與貿易將減少,其中相當程度的投資與貿易將轉回臺灣。此即目前台商已有上兆資金要回台灣投資的重要原因。但要讓他們持續投資臺灣,必須臺灣與海外其他國家貿易順暢,尤其是美國,臺灣的商品可以享有較低的稅率。這樣從臺灣出口的貨品,才有競爭力。因此必須設法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透過直接對美貿易,有助於提升臺灣的經濟成長率。

 

自川普上台,改變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就是他的施政主軸。武漢肺炎更加速推動他的經貿脫中政策。值此之際,要看清局勢。脫中,不僅自己的貿易脫中,也要讓臺灣的海外投資脫中。加入CPTPP和與美國簽署FTA,就是兩大關鍵點。

 

加入CPTPP與對美簽署FTA的困難點

 

臺灣要加入CPTPP的關鍵因素是日本支持,而日本要支持的重要關鍵是福島食品進口與否。臺灣提不出能說服日本人,禁止福島食品進口的理由。連美國、歐洲這些食品衛生管制比臺灣嚴格的國家,都不禁止進口福島食品,臺灣憑什麼禁止?當日本人認為他們的貿易被歧視,他們政府又有何理由協助臺灣發展貿易?

 

相同理由也可以用來解釋美國對臺灣禁止美牛、美豬進口問題。

 

另一角度來說,商品進出口都已經標有出產地,則要不要買的權力歸於消費者,而不需要由政府去承擔國際壓力。其次,否決這兩個問題的代價就是台灣很難進入CPTPP,也很難和美國簽署FTA。因此利弊取捨有賴政府與國人的智慧。更進一步說,現在中國總理李克強都表示要加入CPTPP,表示連中國都看出加入這國際經貿組織的重要性。那臺灣還需要躊躇多久呢?

 

防疫重要但卻是消極的。而且還「有時有陣」。經濟成長則是綿延不斷且日日要做的硬功夫。蔡英文總統不僅要防疫成功,更要經濟成就亮麗。而這樣的成就反映在經濟與年金上,就是大家收入增多。人民經濟改善就不會不斷抱怨政府。政府稅收充裕,就可以進行各項建設與增進福利措施,讓總統經濟方面的政見得以實現。以這樣的施政成績當基礎,其他的改革阻力才會減少,乃至有風行草偃之效。

 

※作者為大學副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