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弋丰專欄:中印石頭戰啟示-有備戰決心才能和中國維持和平

藍弋丰 2020年06月26日 07:00:00
中印雙方邊境衝突是否升高,關鍵因素取決於國家的相對實力和國際現實。(湯森路透)

中印雙方邊境衝突是否升高,關鍵因素取決於國家的相對實力和國際現實。(湯森路透)

鳥不生蛋的阿克賽欽是哪裡

 

中國與印度自1962年、1967年打過貨真價實的中印戰爭,之後雖然邊界爭議從未停過,也曾屢次情勢緊張,但未曾再真正發生軍事衝突,2017年,兩國在不丹與中國爭議邊界洞朗高原,因為中國開闢道路,引發兩軍對峙,由於雙方於1993年簽訂在實質控制線上不動用軍事武力的協定,對峙的前線部隊不敢「開第一槍」,結果只好拿石頭互丟,於是遭戲稱為「石器時代」戰爭。

 

如今中印再度發生類似的衝突,雖然一樣不開槍不發砲,但這次中方「武器」卻升級到鐵棒、伸縮棍、盾牌、圓鍬,還有帶刺鐵絲網綁在棍棒上的「狼牙棒」,從「石器時代」進化到「鐵器時代」,儘管武器升級了,但這次衝突造成雙方相當死傷,其中最大殺傷力仍來自石頭:中方在印度軍撤退過程中自高處砸石,導致印方多人墜落深谷而死。

 

雖然衝突過程有相似之處,衝突的地點卻相差甚遠,2017年的衝突在不丹邊界,2020年衝突則發生在中印邊界西段爭議領土阿克賽欽的加勒萬河谷。

 

阿克賽欽這個地名,大部分台灣讀者可能毫無印象,實際上,阿克賽欽也是一個極為荒蕪的地方,由於深陷重山之中,季風難以抵達,雨量極少,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曾向印度人民院(下議院)描述為「寸草不生」,這個敘述不只是個比喻,而是相當貼切的描述了這個年雨量不到100毫米的極寒乾燥地區。想當然,阿克賽欽也沒有什麼人口與經濟可言。

 

既然如此鳥不生蛋,又為何要爭這個地方呢?這是因為阿克賽欽雖然本身荒蕪,卻是從南疆進入西藏地區的戰略通道,1717年,擊敗噶爾丹奪下準噶爾領袖地位的策妄阿拉布坦,就是自阿克賽欽偷襲西藏、攻佔拉薩。如今阿克賽欽築有新藏公路,仍然是中國連接新疆與西藏的重要軍事通道。

 

中印雙方爭執起源

 

在歷史上,古中國歷朝的傳統控制區「漢地」,與印度隔著青康藏高原,兩邊八竿子扯不上關係。直到近代英國東印度公司入侵,將整個印度半島納入控制範圍,並往北劃定與西藏的邊界;另一方面,滿清入關不僅帶來東北滿地,大清為了消滅準噶爾勢力而進軍西藏,也導致西藏之後納入現代中國的領土。這些近代的歷史緣由產生了印度與中國這兩個龐大國家,也產生了西藏中印邊界,造就如今中印之間的領土衝突遠因。

 

十八世紀時,英國正與俄羅斯帝國進行全球性包圍與反包圍的「大賽局」,隨著俄羅斯在中亞併吞浩罕汗國並試圖染指新疆,加上當時滿清正值捻亂、陝甘與新疆回變,對新疆與西藏毫無實質控制能力,英國擔憂弱化的滿清無力阻止俄羅斯擴張,為此設想必須要往西藏深入,向新疆方向推進建立前進基地,於是由印度測繪局威廉詹森(William Johnson)在1865年完成測繪後,劃定「詹森線」,此線將整個阿克賽欽全劃入印度屬喀什米爾的範圍,而滿清竟然也就使用這個地圖,於1893年留下官員提出詹森線地圖的紀錄。

 

1897年,英國單方面根據詹森線,再輔以英軍軍官約翰·阿達吉(John Ardagh)的提案,修正為依著崑崙山脈山脊,較容易防禦的界線,成為「詹森—阿達吉線」,作為英屬印度的北邊界,英國官方地圖直到1925年,甚至中國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於1917至1933年出版的地圖,都是以「詹森—阿達吉線」為國界。

 

中印2020年衝突發生在兩國邊界西段爭議領土阿克賽欽的加勒萬河谷。(湯森路透)

 

到1899年,隨著大清帝國元氣恢復,英國戰略思想反轉,認為不如讓大清帝國作為緩衝國,於是大方的提出把阿克賽欽「還給」滿清藩屬西藏的提議,另外劃出了沿著喀喇崑崙山脈的「馬繼業-竇訥樂線」(Macartney-MacDonald Line),由英國駐大清公使竇納樂爵士(Sir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向滿清提出,不過滿清卻沒有回應,結果英國就回到詹森線的認定。這次沒有回應的提案,種下日後中印雙方的爭執起源。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獨立建國時,採用比詹森線略為收縮的邊界版本,將阿克賽欽劃進國界,;另一方面,中國方面,周恩來卻主張馬繼業-竇訥樂線是唯一正式向中國提出的版本,應該以之為準,認為阿克賽欽屬於中國。雙方在此地的領土爭議從此開始。

 

雖然英國最早開始測繪並提出邊界線,但是英印時代並未在阿克薩欽建立任何實質控制的哨站或基地,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這點直到印度獨立後初期也是如此,阿克賽欽對印度來說,需要翻越喀喇崑崙山脈才能抵達,雖然地圖上看來較近,卻實際上有相當的地理障礙,中國自1950年代起就積極築路進入阿克賽欽,印度竟然到1957年才知道中國建築新藏公路穿入阿克賽欽的事實。

 

印度在中印邊界的東段,狀況就截然不同,印度一樣主張由英國劃定的麥克馬洪線,中國則宣稱麥克馬洪線以南的所謂「藏南」應該屬於中國,在這部分,印度自1953年起就積極實質進軍控制此一爭議地區並設立據點,1959年之後越來越常發生兩軍對峙、擦槍走火的情勢,中國原本雖然不滿,卻也不敢輕舉妄動。

 

直到1962年,發生古巴飛彈危機,中國認為美蘇對峙,無暇顧及其他地區,是「天賜良機」,趁機發動戰爭,入侵藏南,一開始節節勝利。不料古巴飛彈危機竟然到10月底就快速結束,這下中國偷雞不著蝕把米,雖然戰術獲勝,卻只能自動撤軍,將已經攻下的藏南奉還給印度,印度之後設立阿魯納恰爾邦。中國對此,只能自欺欺人地宣稱「鞏固了」早已實質控制的阿克薩欽的邊界,做為打勝仗卻自動敗退的遮羞布。

 

摸摸鼻子以和為貴

 

1967年中印為了印度兼併錫金開戰,1987年中印再度為了麥克馬洪線邊境問題來到開戰邊緣,2013年阿克薩欽發生斗拉特別奧里地邊境對峙事件,之後,就是2017年中印軍隊洞朗對峙事件。2020年,中印邊界衝突頻率突然上升,5月於班公湖以及錫金邦邊界的乃堆拉山口雙方對峙,隨後引發鬥毆衝突,多人受傷,受到此對峙事件的刺激,印度加派工人興建道路基礎建設,事件使得雙方民族主義氣氛濃厚,很快6月就再度爆發衝突,此次爭議點回到阿克薩欽,在加勒萬河谷釀成傷亡事件。

 

這次傷亡衝突,與1962年真正的戰役,就衝突層級與規模來說不可相提並論,不過,1962年的經驗仍有可參考之處,1962年的中國為何戰術上獲勝卻自動撤軍,其根本原因,在於國內空虛,1958年以來的「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造成1958~1962年「三年困難時期」,中國國內餓死數千萬人,民窮財盡,實際上根本無力進行戰爭。

 

在國際上,1953年史達林去世,蘇聯由赫魯雪夫接任,1956年,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舉起「去史達林化」的大旗,讓信仰史達林的中共與蘇聯產生路線分歧,雙方缺乏互信,使得1958年蘇聯建議兩國共同成立長波電台以及共同建立潛艇艦隊,被認為是干預中國內政。

 

中國雖然與蘇聯交惡,卻並未立即與美國關係改善,因為毛澤東異想天開的認為赫魯雪夫在中東衝突中示弱,是中國取代蘇聯成為共產領袖的好機會,為此於1958年砲轟金門引爆第二次台海危機,也就是八二三炮戰,蘇聯對於中國未先知會就開戰大為不滿,雙方關係更加惡化,於1960年撤回專家、銷毀部分技術圖紙、中止經濟合作,當時中國正值「三年困難時期」,認為蘇聯「背信棄義、撤走專家、逼債」,1961年周恩來在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上與蘇聯發生激辯,此後雙方關係一路走向急凍。

 

1962年古巴危機結束後,蘇聯與美國重新「管事」,蘇聯正與中國交惡於是支持印度,美國方面跟中國上未有交情因此也支持印度,中國在國際上孤立無援,國內又危機重重,只好摸摸鼻子,以和為貴。

 

「莫迪降中」

 

如今,中印雙方的反應,可說與1962年的中方如出一轍,儘管民間反應激烈,中國網路「憤青」大肆宣揚用「狼牙棒」打了印度軍,印度全國則發起抵制中國產品行動,但是官方的反應都是十分冷靜。

 

中國很快釋放衝突中被扣留的10名印度軍人,中國主導的亞投行,5月才剛貸款印度5億美元,6月事件後火速追加給予印度政府7.5億美元的貸款,聲稱是要幫助印度對抗疫情。即使遭譏為「割地賠款」也在所不惜。

 

印度總理莫迪則連忙向在野黨領袖說:「沒有任何人侵入我國領土,我國任何一個邊境哨所都沒遭奪佔。」試圖淡化雙方的衝突,引來印度內部對莫迪「軟弱」大為不滿,Twitter標籤「莫迪降中」(ModiSurrendersToChina)大行其道。

 

中國原本經濟就已經面臨2008年以來過度寬鬆貨幣的諸多嚴重問題,美中貿易衝突下影響更是加劇,再追加疫情的傷害,雖然受創情況遠遠不如「三年困難時期」那麼悲慘,但是底氣也可說相當不足;印度方面則才經歷莫迪「大改幣」的經濟衝擊,疫情同樣造成相當大的追加傷害,莫迪並不希望戰爭衝突雪上加霜。

 

國際上,中國遭美國針對性的「大包圍」,印度正是美國的大包圍夥伴之一,中國的處境可說比起1962年沒有好到哪去;印度雖有美國撐腰,但歐洲並未響應大包圍中國,且印度同時正面對尼泊爾領土爭議,尼泊爾修憲將里普列克山口等尼印爭議地區劃為尼泊爾的明確領土,印度陸軍參謀長痛批尼泊爾此舉是為了呼應中國在阿克賽欽的行動,在周邊國家牽制下,印度必須暫緩衝突,確有難言之隱。

 

Twitter標籤「莫迪降中」(ModiSurrendersToChina)大行其道。(湯森路透)

 

但這不代表雙方會就此罷休,事實上雙方在衝突所在地都積極加強建設,修築道路以利日後動員部隊,中國動用大量推土機可能要築路或攔河築壩,印度則先前在加勒萬河谷上興建戰略橋梁,衝突期間趕工不停。此外,面對當前印度空軍戰力可能遜於中國方面,印度空軍傳將緊急採購33架戰鬥機強化戰力。中國印度一邊軟化衝突,一邊積極備戰,因為雙方領袖,都必須對國內洶湧的民族主義有個交代。

 

台灣深信「民主國家不會輕易挑起戰端」論點,從執政黨到在野黨都認為中國民主化會帶來和平,然而此次中印衝突,中國固然為極權專制國家,印度卻早已是民主國家,雙方卻反應如出一轍:當籌碼不利時,不論是專制中國或是民主印度,都懂得先低頭放軟姿態,避免真正開戰;但是,不論專制中國或是民主印度,也都知道實力才是一切,所以一面積極做好動員準備包括相關基礎建設,一面譴責對方的建設。

 

雙方反應如此相似,顯示衝突是否升高,純粹來自於國家的相對實力與國際現實,與民主與否並無絕對關係。這個啟示,告訴我們終究實力才是硬道理,不能期待所謂民主化就會天上掉下來和平,要爭取和平,就要有備戰的決心,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作者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轉行出版、產業分析、業餘歷史研究,著有《橡皮推翻了滿清》、《明騎西行記》等書,譯作有《紙牌屋》等。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