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站如家也可以是生活的客廳

吳芳銘 2020年07月17日 07:00:00
台北車站大廳以寫著微笑的10種語文和地貼換上新裝,大改之前欲禁止民眾席地而坐的決策髪夾灣,把空間還給人的自由活動。(圖片摘自台鐵管理局臉書)

台北車站大廳以寫著微笑的10種語文和地貼換上新裝,大改之前欲禁止民眾席地而坐的決策髪夾灣,把空間還給人的自由活動。(圖片摘自台鐵管理局臉書)

台北車站大廳以寫著微笑的10種語文和地貼換上新裝,大改之前欲禁止民眾席地而坐的決策髪夾灣,把空間還給人的自由活動。這是好的伊始。

 

阿根廷鐵路基金會有一句讓人喜愛的話,體現了一個國家對於交通的理解:「有火車的地方,就有生活。」而生活的意義是廣泛而多元的。

 

沒錯,車站作為人流的公共空間,是生活的一部分。從時間看,包含進和出轉化的情緒,一個意味著回來,另個意味著離開,如同人生聚散,當然還有等待和遊賞。從空間看,意義更多。

 

遊走世界各地,我們看到太多讓人駐足留戀的車站,值得反覆體味。如英國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國王,了為迎接2012倫敦奧運而重新設計改造,建築師John McAslan為西大廳設計了一個跨度150米、覆蓋半圓形白色網格的屋頂,地面諾大的人行空間,旅人與迎往送來的親友可以自在活動,這一現代設計與古典語言完美融合,演繹古與今的對話,讓這個車站又多出一個時間的向度:來自過去,開往未來,車站的意義在設計語言的暗喻下,被無限延伸了。

 

美國舊金山中央車站除聯結11個空間,從屋頂延伸出2.2公頃的公園,除了植栽、濕地生態外,還有打破想像建置了圓形劇場、咖啡館和兒童遊樂場,車站的空間革命真成了不用墨守成規的生活日常場域。

 

西班牙馬德里最大的火車站Atocha Train Station,改建後佔地四千平方公尺的熱帶花園,讓許多旅客停下腳步駐足欣賞。紐約中央車站拱形的透光窗以及兩旁的石柱和雕像,為車站營造出穩重的氣氛。

 

歐美的車站常延續歷史文脈,千年的時光在車站的角落裡烙印沈澱而度化人心。所以,在很多國外旅途的車站中,尚可領略有趣的空間靈魂,但我們的車站就缺了那種味道、品味和格局,即使已稍拋開侷限於交通用地的思維,有了餐飲、百貨公司、飯店共構,但文化、藝術、歷史和各種公共空間的想像仍是未竟之夢。

 

日本建築師隈研吾為巴黎聖丹尼斯普萊耶火車站(saint-denis pleyel railway station)的設計,除連接車站周邊強化空間的聯繫外,強調多重感官體驗的空間序列,每一層樓都延伸出公共空間,把每天的城市活轉化成一個開放和互動生活體驗。啟用後火車站將成為新的城市中心,為該區域注入新活力與新文化,以空間織補了空間割裂。

 

自古以來,城市空間的意義和功能都能體現出明確的權力特徵和規則。正如英國文化批評家雷蒙·威廉斯所(Raymond Henry Williams)所說,「空間不過是社會與意識形態建構的結果」。看看台北車站以至全台各車站或建築,不就是倒證。

 

傳統的城市規劃常有鮮明的空間劃分和特定功能:娛樂、消費、生產、教育的不同,空間被賦予了不同特徵。例如法院的建築具有威嚴性,那條漫長走向挑高的大門,讓人充滿距離感和敬畏感;金融中心的建築則往往兼具現代感和奢華感,強調經濟地位的優越性……這些感受共同塑造空間的權力結構與人們的認知。同時,空間的精美與殘破也區隔著經濟和階級的不同。城市空間的秩序,透過各種規則將人桎梏。如果要實踐友善與包容,車站以至於城市空間需要解放和自由。

 

車站的公共空間和城市空間,不該是控制和規範人活動的限制場域,而是該作為讓人流自由和人身釋放及表現的場景而存在。(攝影:蔣銀珊)

 

況且,過去的火車站和鐵路沿線,製造了空間割裂,如何進行空間織補,至今都還在「補破網」。畢竟,車站的公共空間和城市空間,不該是控制和規範人活動的限制場域,而是該作為讓人流自由和人身釋放及表現的場景而存在。

 

只有在空間和時間同在條件下,我們才能設想任何真實的事物。如何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評論日本京都車站是「眾人聚集而充滿活力的家」,車站作為如家或客廳是我們應有的想像,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車站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潛力和活力,是車站進化的目標。

 

現在做的,只是起點。如何在顧及乘客、民眾、弱勢和移工的需求,以及滿足內部豐富多彩的人類活動服務之外,顯然我們還可以做的還有許多。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關鍵字: 車站 空間 生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