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半導體驚心動魄的一日

林若伊 2020年07月20日 07:00:00
台積電交出的財務數字以及中芯國際在科創版掛牌的股價表現,在兩岸的晶圓代工大戰中動見觀瞻。(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台積電交出的財務數字以及中芯國際在科創版掛牌的股價表現,在兩岸的晶圓代工大戰中動見觀瞻。(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7/16,對兩岸半導體龍頭-台積電(TSMC, 2330.TW)及中芯國際(SMIC, 0981.HK/ 688981.SH)來說,都是指標性的一天。台積電在下午兩點舉行的線上法人說明會公布第二季財報還有下半年的展望,而其競爭對手-中芯國際也無巧不巧地選在這天將其A股IPO推上科創板。台積電所交出的財務數字以及中芯國際在科創版掛牌的股價表現,對兩岸的晶圓代工大戰,都動見觀瞻。

 

中芯國際提示風險後的A/H股價表現兩樣情

 

身為恆生指數紅籌股的中芯國際,由於港交所規定,必須同時揭露在其他交易所有揭露的資訊,而出具了對投資人的風險提示。該提示列舉了11項中芯國際可能面對的風險,從中確認了幾個我們提過很多次的重點。

 

由於晶圓代工是資本及技術密集的產業,製程落後很可能使得中芯的競爭力還有持續盈利能力難以維持,而中芯與台積電的市佔及製程世代差距巨大,我認為中芯可能將持續萎縮。且中芯募集的資金用來擴廠,初期可能需要提列大筆的折舊,可能會對目前的虧損狀態帶來雪上加霜的效果(中芯2019年的盈利狀態是收受中國官方補貼2.93億美金後的結果)。加上科創板上市後的前五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且可以使用槓桿,而中芯的EPS多為非經常性損益,其本益比也被劇烈高估,股價波動的風險巨大。

 

該提示公告後,中芯在港交所掛牌的H股連跌兩個交易日,15號重挫8%,在16號科創板IPO及台積電開法說會的同時,直接以25.23%的跌幅崩盤,反應了自6/1以來,其瘋狂漲勢的不合理。然而其A股掛牌的新股卻在中國「炒新」(炒作新掛牌的股票)熱潮之下,瘋漲201.97%,一整天的成交金額達479.7億人民幣,直接站上A股歷史成交金額第四高。而市值也直接來到6,000億人民幣,若換算成台幣,已超過市佔率是其十倍以上台積電市值的四分之一,可謂令人咋舌。

 

台積電財報數字亮眼

 

台積電法人說明會釋出今年第二季的財報,毛利率、營益率皆優於之前給的預測。漂亮的財務數字彰顯了台積電的製程領先及成本節約,對客戶有很強的議價能力,也帶動了營收及獲利的創新高,第二季的EPS來到4.66元,一掃大立光(3008.TW)釋出的下半年手機動能不佳的隱憂。

 

觀察其營收來源的項目,以HPC(高速運算)成長最多(13%),反映了後武漢肺炎疫情時期,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並不令人意外,也同時填補了手機、5G、以及汽車電子的衰退。而以製程別,16nm以下的先進製程的營收占比及總金額皆持續拉升,也反應了TSMC技術換代的順暢。TSMC也同時宣佈了將增加今年度的資本支出,通常願意加大對未來的投資所意味的,就是對未來的展望期待之提升,線上法說會當中,管理層更慎重地強調:這些資本支出大部分都是投入在先進製程的研發當中的。

 

以TSMC釋出的第三季展望來看,普遍也被認為是樂觀的,全年營收成長20%的目標沒有因為手機產業的展望不佳而改變,但盈益率會因為新世代的製程上線初期而略有下滑,但我認為影響不大。因此若推估TSMC今年全年EPS的預估為上半年的兩倍,應該是合理的期待。

 

另外法說會也提及了兩個近期大家比較關注的議題:如何面對華為禁令及赴美設廠。面對華為禁令,總裁魏哲家多次強調,將會完全遵守美方的規範,同時確認了將在9/14後完全斷供華為,便也沒有替華為向美方提出申請之情事,但半導體協會有統合業界意見向美方表達。而在赴美設廠一事,官方也證實態度轉變的最主要原因是聯邦政府及亞利桑那州政府對TSMC赴美設廠的「協助」,從而導致赴美設廠是財務上有利的決策。

 

對兩岸相關產業及企業的影響

 

其實以台積電交出的第二季數字及第三季預估,是可以佐證我們之前多次提過的論點:5G及AI時代,最稀缺的資源是算力。在客戶對台積電先進製程的黏著度很高的情況下,確定不接單華為對台積電的衝擊比想像中要小很多,也難怪資本市場在法說會隔天對其技術領先(Technology Leadership)的競爭力表態,推動收盤價來到歷史新高的367元。反過來說,這次TSMC的法說會所釋出的訊息,也同時為華為等中國5G及AI產業企業的未來發展敲響了喪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投資價值評價的議題,財信傳媒的社長謝金河7/15在Facebook應和我在7/13所撰寫的〔中芯科創板掛牌將推動台股創新高〕一文,其中所提及與中芯的比價效應,我認為會是接下來台股加權指數最主要的攻堅力量。

 

台灣某親中媒體曾刊載,中國的國信證券認為中芯國際的評價標準不能以國際間同產業標準來看。理由為:「同樣的資產在不同市場,就該有不同評價。」某部分來說我同意這個說法,由於中國證券市場的資金境內外流通不自由,造成其企業價值失真的狀態確實存在,但這種倒果為因的說法,並不能改變中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本質。而只要中國半導體自製的泡沫不吹破,SMIC對國際間同業評價的拉抬效果就值得我們繼續關注。

 

※作者為前美系外資投信研究背景,涉略台股、陸股及多重資產等領域,現職為金融科技新創副投資長,並管理「若伊時評」粉絲專頁,以投研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對於時事的想法。作者及所屬之公司在撰文當下,已持有本文所提及的台積電(2330.TW)之多方標的及衍生性金融商品,其利益衝突議題請本文讀者知悉。唯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讀者請勿單純以本文為依據,請多方涉略後審慎地進行投資決策。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