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雲林最美新地標雲禾大橋 張麗善落款成敗筆

謝芳菲 2020年07月21日 00:00:00
公共工程是用百姓的稅金興建的,是公眾力量,不是個人能耐,功勞並非在某一人的身上,是屬於全體國民的心血,結果張麗善落款居功,惹人爭議。(圖片摘自李明哲臉書)

公共工程是用百姓的稅金興建的,是公眾力量,不是個人能耐,功勞並非在某一人的身上,是屬於全體國民的心血,結果張麗善落款居功,惹人爭議。(圖片摘自李明哲臉書)

「雲禾大橋」蓋好了,請來上海迪士尼城堡設計的台商團隊來設計,歷經2年設計、3年建造,花了5.25億公帑,主題鎖定為雲林稻穗,豐收茁壯、欣欣向榮,造型美觀又特別,是二崙虎尾交界的新地標。

 

唯一敗筆,是位於橋頭、電腦字體、大大的「縣長張麗善」落款。

 

落款這件事,在雲林已經十幾年沒出現了,從李進勇代理縣長時,最大的公共工程「斗六棒球場」興建竣工就沒有落款,號稱比李進勇更能幹的張麗善卻走回頭路,國民黨數十年的陋習再現,代表張麗善真的是很愛出風頭,好大喜功,也充分表現出雲林縣府團隊內部的拍馬屁文化。

 

公共工程是用百姓的稅金興建的,民脂民膏的挹注、還有建造團隊群策群力的付出,是公眾力量,不是個人能耐,功勞並非在某一人的身上,是屬於全體國民的心血,結果張麗善落款居功。這是張麗善出這筆5億多經費嗎?是張麗善一個人蓋好雲禾大橋嗎?結果花了5億多納稅人的錢卻為張麗善落款當政績。 有一句話說,「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張麗善不會永遠執政,下一個新首長想要拿掉落款,豈不是要再多花一筆錢?這也是要用到民脂民膏去修改。

 

落款其實是台灣官場早年最愛的封建文化,從中國古代官場文化流傳下來的陋習,尤其國民黨的縣市首長最愛,目的就是要宣傳「這是我做的,我是大官」,張麗善縣長看起來是把自己當大官。

 

2008年時胡志強就已經不落款了,2013年朱立倫當新北市長也被罵過,之後就不願意再落款,胡志強在2013年又跑出來強調一次。胡朱兩人都是當時國民黨重點栽培的中生代,面對老舊陋習,當然是趕快撇清。結果現在2020年了,張麗善還在搞這一套首長落款的陋習。

 

甚至在網路舉辦命名票選時,居然還有一個選項為「雲善大橋」,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雲林麗善橋,讓民眾啼笑皆非。

 

若要講建築物來由,更應該以興建誌代替落款,講述雲禾大橋興建的來由與過程,命名由縣民票選選出…等等。就算要退一步說是「題字文化」,那就是要展現一點文化底蘊了。

 

古代若有首長蓋好建築物,落款還要展現一點文化價值,當官的都要練一手好字,不然就是請來當代知名書法家、文豪題字,落款的多是真跡,而且還會針對該建築物吟詠一番,讓後人好好品味。

 

所以用個電腦字體實在大大不妥,寫個大大的縣長張麗善,豈不是讓人笑話雲林沒文化?雲林有在地的書法家,也有書法協會,為何不請他們來題字呢? 要讓人民記住政績,流芳百世,靠的是個人打拚、盡心盡力、並且為人民著想、為國家社會著想,而不是靠落款。

 

一邊向中央喊窮、又收割政績、一邊用民脂民膏為自己出風頭,張麗善平時就已經被地方民眾罵聲連連,也有可能是底下團隊拍馬屁,如果上面這個長官心中沒有抱著數十年前的封建陋習心態,部屬想拍馬屁,拍得成嗎?

 

※作者為雲林縣民/自由業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