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中國有「樹欲靜」嗎

邱風 2020年07月22日 07:00:00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有引用中國古詩詞文章做為答覆記者提問或發表看法的習慣。(湯森路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有引用中國古詩詞文章做為答覆記者提問或發表看法的習慣。(湯森路透)

中國外交部15日例行會議上,發言人華春瑩被問到「美國可能會針對南海問題,對中國進行制裁」,對此她回應,說到制裁中國也不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如果美國想興風作浪,那就讓暴風雨更猛烈一些好了。

 

華春瑩的回應既敏捷也很文雅、很文學,且也頗鏗鏘有力。她引用的古語名句「樹欲靜⋯」,就比較寬鬆的角度來說,用的也不錯。但如從比較嚴謹嚴格的角度來說,說她引用不當也可以。因為那一句以及其後的一句「子欲養而親不待」,關連到的欲孝親悔恨未能及時孝親的悲傷心情,如嚴格挑剔,當然可說引用不當。不過她不是在寫詩詞文章或在教國文,所以我們不必說她用典或引述不當。她主要是說,中國(中共)並不想打擾、侵犯他國,然而他國卻不斷找中國中共麻煩。就外交辭令來說,她算是用得還好。我們可以不必太挑剔她的外交辭令,用得也還算是可以;而且顯然華發言人有這樣引用中國古詩詞文章做為答覆記者提問或發表看法的習慣。

 

另一個例子是,中美關係不斷升溫,中國戰狼外交官頻頻出動,狂轟發炮。1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亦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有關中美關係的問題,語調卻有所軟化,指中國本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亦無意與美國全面對抗,強調中方願意本著善意和誠意發展中美關係,最後還引用蘇軾的經典詞作《定風波》中一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似是要表達中方不會受美方近日的言論所影響(引述媒體)。

 

他引用的定風波有個前言(或小序):「⋯遇雨⋯」;碰到雨因雨具不在身邊,同行的人覺得被雨淋得很狼狽,不過東坡不以為意。後來終於放晴了。此詞的結語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或情或雨都過去了一切終歸於平靜美好。這當然不只是氣候天氣的雨過天晴,也可以是官場政壇雨過天晴或人世間的紛擾歸於平靜,安好安然。蘇軾這阕詞當然不是單單寫天氣,也可說在寫他對政壇官場與人世之道。這讓人覺得他好像很淡泊,得失不介於懷。其實不然,他很熱衷且也不怎麼仁民愛物。他有一首詩寫他聽到宋軍殺死了幾萬夏人而喝酒慶祝的詩,詩題很長,「聞知種諤领兵征討大勝,破殺西夏六萬餘人,獲馬五千匹,眾喜忭唱樂,各飲一巨觥」。蘇為殺夏人幾萬人而大樂猛喝酒。

 

華春瑩引其定風波,在這裡是表示中國看輕看透美國或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態度,怎麼找中國麻煩,中國都處之泰然,處驚不變。中國不怕你們,不在乎你們搞鬼,搞怪。當然這只是門面話。

 

其實中共很在乎也很擔心,華春瑩只是為頭家為上司王毅、習近平而故作輕鬆鎮定罷了。可是故作輕鬆故作鎮定是沒用的。雖然她引用的不是那麼精切、妥當;但能如此引用,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算是有讀書有學問的了。她的外交辭令算是頗為古典頗為文雅,算是有文采。而且她講話也常夾雜一些流行用語或土語,如砸鍋甩鍋等。所以她的辭令是雅俗具有,能使雅俗共賞的。

 

不過,外交的成功不可能僅靠辭令。辭令固重要但更重要的則是外交的實際,外交的實務。實際做得的怎樣是重點,常言說外交就是內政的延伸。其政府的內政作為不良不善,則外交辭令怎麼好都沒用。

 

本來鄧小平在收回香港時曾說,馬照跑,舞照跳,五十年不變,港人治港。習近平完全把鄧對香港的承諾撕毀,一下子搞送中,結果引起反送中。而且更變本加厲推出習近平的港版國安法。人大如演皮影戲傀儡戲,這是樹欲靜嗎?簡直是在那裏大搖特搖大樹,怎能怪風呢?又如派駐戰機到南海的島嶼,引起美中緊張對抗。樹欲靜嗎?根本在那裏大搖特搖大樹嘛,鳥都都給驚嚇跑了,蜂群也嚇得亂飛亂叮人;哪裡是樹欲靜。而台灣官員要到香港履任,港卻要逼他簽一中承諾。簡直要推倒樹了。其他如武漢新冠肺炎管控不當使逃離武漢的人逃向各國疫情蔓延全球,以及華為的紛紛擾擾問題,這都不是一句「樹欲靜」就能遮掩帶過的。而這樣就真的能讓世界也無風雨也無晴?而風平浪靜輕鬆祥和嗎?外交辭令與外交內政實際實務差距太遠了。華春瑩就算很會朗誦詩詞引用名句又有什麼用。

 

※作者為退休教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