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2020是順從文化的「排隊年」

王順民 2020年07月24日 07:00:00
台灣「排隊政治」的諸多迷思,自當有其解構和新構的必要。(楊約翰攝)

台灣「排隊政治」的諸多迷思,自當有其解構和新構的必要。(楊約翰攝)

從上周開始,正式啟動三倍劵的購買、使用和兌換,也因為絕大多數的民眾偏好於紙本型態的直接消費,這使得從郵局到超商之於大排長龍的世紀景象,已經是從年初排隊買口罩的街頭奇觀,演進到這一次川流不息的領取紙本,只是,不變的還是關乎到「排隊政治」的迷思與弔詭。

 

誠然,基於有限資源的配置效率,因此,今年的年初第一次所採行實名制的排隊規定,即使是多所怨言,不過,社會大眾還是願意包容以對且相忍為己,畢竟,還是會擔心是否因為不按照規定導致失控買不到口罩,進而危及到您我的集體安危,因此,聽命於國家機器的任他擺佈,自然也是一項不得不的次佳選擇。

 

然而,時空環境的改變,這一次三倍劵的振興對策,從現金到紙劵、從紙本到數位以及從消費行為到乘數效果,在在都還有商榷之處,這也使得一般民眾對於深層政府之於三倍劵的操作手法,是有所疑慮的,這是因為:開辦迄今就已經是醜態百出,更遑論於後續的刺激消費舉措,能否如願地達到振興百工百業的目標管理,諸此種種點明出來執政團隊是要有停損設置的應變措施,不能一意孤行於不知變通,換言之,從政黨之間的責任政治、公民社會的制衡政治以迄於防疫振興的生命政治,要如何讓「三倍劵之亂」得以找到衡平之道,這才是振興紓困手段運用的爭議或真義所在。

 

事實上,跳脫技術層面的評估與設計,上述排隊文化所實有的認知基模,指涉出來的無非是某種的順從文化,以至於忽略了即便是排隊買口罩或是排隊領紙券,同時,也是要顯現兼具公民德行的時代意義,就此而言,2020年被歸為「排隊年」的這一年,印照於過往街頭性質的糾眾行徑,那麼,該項被動、非自發以及無法自主的從眾行為,實則隱含的是如何得以引領出來更多良性變遷的自為反思,特別是要如何從諸多的排隊行為當中,以讓增生的公民力量得以有所進化,藉此讓過去偏向於政治意識型態且政黨對峙的民間力量,蛻變成為對於公共政策及其相關策進作為,所應該要有的理性監督機制,如此一來,排隊買口罩之於性命交關的乖乖戴口罩以及排隊領三倍券之於報復消費的可能確診染病,這兩者之間的合和分殊,理應要有進一步廓清之必要。

 

總之,一方面費心排隊擔心買不到口罩,所牽涉的乃是COVID-19染病之虞的風險機率,但是,另一方面寧願耗時排隊以等待紙本三倍券的兌換,則是某種想望但非是需要的人性投射,面對從此一隱含社會風險的排隊購買口罩行徑,到訴求於個別私性需求的領取紙券,背後所共通糾結之「排隊政治」的諸多迷思,自當有其解構和新構的必要,否則,從車塞、人塞到排隊塞以迄於從三倍券、三倍倦到三倍疲倦的「排隊政治」,這時候,需要的反而是能量飲料的直接暢飲,因為,它的提神作用是務實且有感的。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關鍵字: 三倍券 口罩 排隊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