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日常的漫遊  風格旅遊作家郭佩怜的台北再指南

Ani Syu 2020年08月23日 11:00:00
郭佩怜以獨特又帶點挑剔的眼光,用文字分享自己的台北旅遊指南。 (林軒朗攝)

郭佩怜以獨特又帶點挑剔的眼光,用文字分享自己的台北旅遊指南。 (林軒朗攝)

一間餐點美味的餐廳、每回踏入都讓人靈感爆炸的選品店,又或者城市一隅的小書店……隨機打開人們的台北愛店名單,裝進口袋的私心地點也許各有不同,但相似的是,背後總有那麼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無論如何都想一去再去的美好理由。

 

「我覺得這就是選品店的重要條件,要能每次去都還是一樣覺得很開心。」風格旅遊書《GOOD EYE 台北挑剔指南》作者郭佩怜笑著解釋,關於如何在熟悉的城市重新發掘旅行的動能與意義,她的眼光有些挑剔,卻絕對中肯。

 

 

挑剔是回訪之必需

 

幾年前由台北出發、如今拓展至全台,郭佩怜寫旅行指南,第一個挑剔守則是選入的地點得要自己有所偏愛,那說的不僅是第一次踩點的驚喜感,還必須具備讓人想一再造訪的魅力。

 

「就跟交朋友一樣,我們喜歡跟每次相處都覺得有趣的朋友聚聚,店家的選擇也是這樣。」她率直地比喻,接著列舉起不同的店家類型與其中的迷人之處。

 

譬如:選品店若能定期變換陳列、有獨到的選物理念,就很有吸引力;而一家小吃店,基本上她不在意裝潢,能有幾道讓人時常想要回味的招牌菜式,才是魅力的本體。

 

潮州街與永康街一帶,在新潮店家進駐的同時,依舊保有當地居民的生活風景。(林冠良攝) 

 

「有時候,甚至是跟店家已經太熟了,只是去聊個天也很開心。」總之,回訪的理由可以很任性,但造訪時的歡欣總要能維繫下去。「如果你問我在這些有特色的店之中要如何再精選,可能就是地點要夠方便。我會盡量挑捷運、公車可達的地方。」

 

她接著列出第二條推薦守則,身為世界旅行的重度愛好者,也在斜槓的製片工作中帶領不少國外團隊認識台灣,郭佩怜深諳對於旅遊者而言,交通與跨區移動總是一大難題,因此大眾運輸的易達性相當關鍵。

 

走逛潮州街時,也別忘了探訪歷史遺跡,感受此區的風華變遷。(林軒朗攝)

 

 

城市型旅行的嶄新假設

 

至於最後一項考量則是「價格」。郭佩怜打趣地說,自己的旅遊書字級偏小,估計閱讀者的年齡層也偏低,「所以我選擇的地郭佩怜以獨特又帶點挑剔的眼光,用文字分享自己的台北旅遊指南。 點會比較親民、價格稍可負擔。」於是,總合三個面向的挑剔篩選,她以旅行書作為引子,盡可能搜羅城市裡的各類店種。

 

而就在這樣最大化地挖掘和挑揀的過程裡,似乎也隱隱然定錨了一種重新探索台北旅行的可能性,郭佩怜若有所思地提出店家蒐集後的假設:「我在想,以台北開店的密度跟頻率,應該每個人住家附近都會有一些不錯的店,只是過往你沒想到要去。」

 

帶著人們普遍對於都會的熟悉感與風格上的各有私心,郭佩怜大膽提供了一帖疫情後的旅遊「再指南」,她觀察到,現階段正是害怕遠行和人群的非常時期,然而,換個視角,說不定危機就是轉機,此時恰好適合重啟對自身周遭的好奇,嘗試更近身、隨興地出行。

 

疫情之後,徒步探索自家附近的街區,是重新認識城市的旅行型態。(林軒朗攝)

 


以自身出發的當代再指南

 

具體而言,郭佩怜解釋,「以前看到某間店開幕或很受歡迎,就會想特地前往造訪,但現在反而想減少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機會。我覺得疫情之後,旅行如果要有變化或新嘗試,那可能就是開始探索附近區域、步行可及的地方。」

 

過去或許很難想像,以自家為圓心步行15 分鐘以內的距離可以稱之為探索或旅行,但這些近在咫尺的有趣所在,往往就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逐漸被視為理所當然而就此埋沒;而今,疫情將日常的慣習重新洗牌,混亂未嘗不是新型態旅行誕生的契機。

 

她以自家附近的潮州街為例,「像我前幾天去永康街開會,順路走到潮州街,經過『BRUSH & GREEN』就忍不住手滑,我家門口的墊子就是當時買的。」從咖哩好吃得不得了的音樂展演空間「月見ル君想フ」開始,郭佩怜見證了潮州街慢慢變得熱鬧。

 

隨著老屋翻新的餐飲與藝文空間「貳房院」落腳、生活選物店「BRUSH & GREEN」開幕,「然後『厝內』的辦公室和小店面、『童里繪本洋行』也在那邊。我滿喜歡那間書店,他們常常舉辦有趣的活動。潮州街算是位在永康街、師大、古亭的中間,一個完整的散步行程要涵蓋到永康街也是可以。」

 

時間可長可短、範圍可大可小,因為離家不遠,累了甚至可以隨時打道回府。說起來,親切感與自在的彈性,大概就是社區型小旅行令人鍾情的原因。

 

「貳房苑」將老屋重新翻修,成為潮州街上具指標性的建築。(林軒朗攝)

 

「我印象特別深刻,那時寫完《GOOD EYE 台北挑剔指南》便去了當時在泰順街上,現已搬到敦化南路的首飾店『張張 changchang』,為自己買下第一枚戒指作為犒賞,所以特別想要推薦這間店。」有些偏心卻絕對真摯,也許這樣帶點任性的私房引薦,才正是新時代之於「城市再指南」的確切期待。

 

在分眾市場已然成熟的現代台北,不同年齡區間、生活區位、族群,甚至是興趣取向的人們,都可能有著內藏自身文化的口袋挑剔指南。每個城市漫遊者從自身的偏好和個體經驗出發,由各別景點、散步路線到探索周遭的方方面面,重新建構起覺知生活的一套指標,那約莫就是後疫情階段,屬於台北旅行的再指南、新發現。

 

在「BRUSH & GREEN」時常能發掘新鮮好物,是郭佩怜推薦的主因。(林軒朗攝)

 

*全文授權自《台北畫刊》,原標題:回歸日常的漫遊 郭佩怜的台北再指南

 

 

 

看更多《生活圈》文章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