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台灣愈被國際需要 我們就愈能生存下去

李國錚 2016年12月23日 07:00:00
聖國自1975年獨立之初即與中國建交,直至1997年才和台灣建立邦交,其政治菁英和中國的關係更為長久,會向中國擺盪並不意外。(圖為前外交部長章孝嚴和聖國外長宣布建交時所攝/湯森路透)

聖國自1975年獨立之初即與中國建交,直至1997年才和台灣建立邦交,其政治菁英和中國的關係更為長久,會向中國擺盪並不意外。(圖為前外交部長章孝嚴和聖國外長宣布建交時所攝/湯森路透)

非洲島國聖多美普林西比21日宣布與台灣斷交。將與中國恢復邦交。

 

值此情勢,該是我們審視我國邦交維繫措施與戰略目標的時候了。一方面,除了積極建立健康、實質的外交關係;另方面,亦要避免兩岸在國際上進行針對性競爭、甚至重蹈金援外交老路,避免邦交國成為北京逼迫台灣政治讓步的籌碼。

 

聖台斷交事件反映出影響台灣與邦交國關係維繫的三層因素:首先,是邦交國內部因素;第二則由前者衍生出兩岸關係因素;第三則是中國國際戰略因素。

 

內部因素方面,聖國自1975年獨立之初即與中國建交,直至1997年才和台灣建立邦交,其政治菁英和中國的關係其實更為長久,會向中國擺盪並不意外。

 

7月,聖國剛選出新總統卡瓦留(Evaristo Carvalho)也亟欲爭取政績。台灣外交部已證實,聖國曾向台灣提出金援2億美金的要求,但被我方拒絕。這是聖國轉向中國的內部因素。

 

兩岸因素方面,長期以來邦交國之所以能成為北京制約台灣的籌碼,主要即因為台灣想要滿足現代國家構成要素中的「外交承認」;北京為了壓縮台灣國際地位伺機挖牆腳,拉美、非洲諸多急需經濟援助的「南方國家」成為兩岸金援外交的競爭前線。

 

在國際戰略部分,我們必須注意到中國的外交戰略目標,是要實現其大國夢與民族偉大復興。

 

美國與歐盟一直是非洲與中南美洲國家最主要的援助方,但歐美北方國家往往以援助取換「南方國家」同意改善人權或者開放市場等附帶條件,於是北京大力廣告的「不干涉」、「不附加任何條件」的國際援助模式,自然成為「南方國家」尋求奧援的另一選擇。

 

中國藉此換取南方盟友的支持,挾之與西方國際政經秩序「叫板」。 

 

就聖國內部因素、兩岸政治矛盾或者中國國際戰略布局等三個因素觀之,聖國敢於獅子大開口,就是預期台、中外交角力,藉機遊走兩岸、待價而沽。

 

我們必須認知,北京挾中國廣大市場和厚實資金,有絕對的實力吸引各國孤立台灣;中國為了挑戰歐美所主導的國際秩序必定會用盡各種手段資源。

 

我政府若繼續拿國人辛苦納稅錢投入維繫需索無度的邦交國,都將是無底洞,除了徒耗國力外與該國的關係終會朝不保夕。策略上,我們拒絕聖國索取金援是正確決定。

 

台聖斷交的案例也讓我們認識到,「九二共識」絕非台灣外交的護身符,中國對台打壓無所不在。甘比亞和台灣的斷交,就是在馬政府時期發生的。

 

習近平曾說過他所追求的「不僅是形式上統一,更是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統一。」 但中國外交部在面對聖台斷交時,講出「歡迎聖多美普林西比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軌道」這句話,只會抹煞了兩岸雙方共同穩定兩岸局勢的努力,並拉開兩岸人民的心靈距離,而激起更大的反彈。

 

台灣雖僅剩21個邦交國,但在82個國家設有118個駐外機構,因此,台灣內部應凝聚團結士氣,不應妄自菲薄,而要發揮更多的文化軟實力、經濟實力,讓國際社會更多認識台灣、擁抱台灣。當台灣越被國際需要,我們的國際生存空間,就愈能拓展出去。

 

※作者為國會助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