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你也簽了谷歌賣身契?一指滑入數位楚門世界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來臨,細看哈佛榮譽教授的10年淬鍊。(湯森路透)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來臨,細看哈佛榮譽教授的10年淬鍊。(湯森路透)

監控資本主義標誌著前所未見的累積邏輯,受經濟指令指使,現有的模型或假設都不足以理解其機制與影響。這並不代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強迫欲望,以及生產、成長與競爭手段的強化等舊有指令已經消失。

 

出賣靈魂的魔鬼契約

 

為了重新找回方向,我要求大家喚起內心的驚異與憤慨,最重要的是,我要求各位不要立下出賣靈魂的魔鬼契約,不要參與奪取過程,不要臣服於建立在谷歌聲明之上的行為修正手段。

 

當我們詢問:「他們怎麼能做出這些事而不受懲罰?」時,有眾多令人信服的理由都需要納入考量,這些因素都無法單獨成立。我們的問題沒有簡單的因果答案,而是涉及廣泛的歷史、機緣、陷阱與強逼:

 

前所未見:我們多數人並未抗拒谷歌、臉書等監控資本操作初期的入侵,因為當時根本不可能發現他們的做法與以往有何不同。他們的基本操作機制與商業手法新奇又陌生、獨樹一格,我們只看到「創新的」無馬馬車。更重要的是,我們把焦慮與警戒都用來對付政府權力監控及管制的已知威脅。早期一般把大規模行為修正入侵當作國家權力擴張的手段,因此對於私人企業的攻勢毫無防範。

 

涵納:許多人覺得假如自己沒有使用臉書,就和不存在一樣;世界各地的玩家蜂擁下載《精靈寶可夢GO》。這麼多精力、成果、資本注入監控資本領域中,別說是對抗,只要不身處其中,難免感覺前景孤單渺茫。

 

權威:許多人把這些企業及公司領導人當成未來的權威角色,把他們視為目光遠大的天才人物。我們很容易陷入自然主義的謬誤中,以為公司大獲成功,所以他們一定是對的。因此,許多人敬重這些企業領導者的專家地位,並樂於使用迎接未來的創新產品。

 

人性脆弱的意識形態:這種觀點認為人類心智極端不理性、無法意識到自己失敗的規律原因。監控資本主義動用這種意識形態來正當化其行為修正手段,在不知不覺中校準、驅趕、制約個人及群體。

 

無知:這一直是最重要的因素。監控資本家在不正常的學習分化狀態中占有優勢地位,他們掌握我們所不知曉的事情,同時隱瞞自己的意圖與操作。我們不可能理解他們在暗處打造、設計成難以辨識的事物。這些系統意欲誘捕我們,不對等的學習分化所造就的弱點被我們有限的時間、資源、支持放大,而這正是系統的攻擊目標。

 

這16個理由顯示(本文僅節錄其中5項),自監控資本主義崛起的近20年中,主要針對隱私權與反托拉斯的現存法律並不足以阻撓其成長。我們需要的法律必須駁斥監控資本主義聲明的根本正當性,阻擋其基本操作,包括以不正當手段將人類經驗轉換為行為資料;把行為剩餘當作免費的原物料;高度集中新生產工具;製造預測產品;行為未來的交易;第三方使用預測產品進行修正、影響及控制;操作行為修正手段;排外集中知識的私有(影子文本);知識集中所帶來的權力。

 

「將軍」與「反將一軍」

 

駁斥監控資本的新制度及他們所立基的聲明,意味著向監控資本主義的目標與手段撤回社會契約,就如同我們曾向原始工業資本主義的反社會及反民主操作撤回合約,透過賦予員工集體談判的權利,禁止童工、險惡的工作環境及超時工作,藉此矯正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權力平衡關係。

 

撤回契約有兩種廣義形式,我將第一種形式稱為「反聲明」(counter-declaration),這指的是防禦性措施,例如加密等隱私工具,或是主張「資料所有權」。這類措施在個別情況中可能有效,不過並沒有挑戰對立事實,而是間接承認這種情況短時間內不會消失,因此反而加強了其正當性。比方說,假如我「選擇退出」,我自己是退出了,但我的行動並沒有挑戰或改變對方冒犯的操作。

 

第二種形式,我稱之為「合成聲明」(synthetic declaration)。假如聲明喊出「將軍」,反聲明就是「反將一軍」,而合成聲明能改變遊戲規則。合成聲明主張替代架構,改變對立事實。我們暫時以反聲明等待時機,讓生活稍微可以容忍,不過只有合成聲明的願景可以轉化原始的監控資本主義,迎來我們能視為家園的數位未來。

 

我用柏林圍牆的歷史來說明這兩種聲明之間的差異。從1961至1980年代初期,勇敢的東柏林人在城市的砂質土壤下挖通71條隧道,數百人藉此逃往西柏林。這些隧道顯示了反聲明的必要,不過隧道並未推倒圍牆,圍牆內的強權也不動如山。

 

幾十年來,合成聲明逐漸累積力量,充分展現於1989年11月9日的午夜時分。當晚於波荷木街(Bornholmer Street)的邊境過境點值勤的高階官員哈拉德.傑格(Harald Jäger)下令開啟柵門,兩萬人蜂擁進入西柏林。一位歷史學家形容這起事件:

至11月9日晚間,民眾出現在柏林圍牆前詢問邊境官員:「你會讓我們通過嗎?」的時候,這些人極有把握,而官員則對原本的命令感到極度懷疑,因此最終的答案是「」。

 

 

作者簡介

 

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

哈佛大學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也是該校第一位獲得終身職的女性學者。一直投入於研究數位社會的崛起,包括它對個人、組織與社會的影響,以及它與資本主義的過去與未來的關係。此外,還建立並主持高階管理計畫「奧狄賽:下半場人生學校」。另著有《The Age of the Smart Machine and The Support Economy》

 

譯者簡介

 

溫澤元

專職英德譯者,師大翻譯研究所畢,現於德國進修。譯有《收入不平等》、《倒帶人生》、《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我必須獨自赴約》等書。

 

林怡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譯有《拯救嬰兒?新生兒基因篩檢的影響》、《疾病與民主:工業化國家如何面對愛滋病》、《單身年代》、《當身體說不的時候》。

 

陳思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譯有《機艙機密》、《永遠待在你身邊》、《快樂就是》及其他小說繪本十餘部。

 

※本文節錄自《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下冊第十一章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