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人該支持川普嗎?「事實」是一切討論和辯論的基礎

陳方隅 2020年09月10日 07:00:00
對台灣人來說,川普對中國強硬政策下,改變了整個世界格局,也改變了台灣在整個國際政治上的位置。(湯森路透)

對台灣人來說,川普對中國強硬政策下,改變了整個世界格局,也改變了台灣在整個國際政治上的位置。(湯森路透)

近期有篇關於美國總統川普的文章獲得廣大迴響,在臉書上的轉分享次數加總有上萬次,標題是〈我等川普(特朗普)這樣一個人等了很久〉。有朋友問說該怎麼看這篇文,我說:無法跟宗教團體溝通。看到幾乎每個論點都不符合事實的文章,有時候是很難去回應對話的。

 

我個人覺得,討論公共事務必須要奠基在「事實」上。每個人支持哪種立場、支持哪個黨派都是可以的,但是基於「事實」的討論應該是最基本的事。

 

對台灣人來說,川普對中國強硬政策下,改變了整個世界格局,也改變了台灣在整個國際政治上的位置,而在這段時間,台美關係當然是持續變好。基於此理由,許多台灣人當然會表達對川普政權的支持。不過,談到美國的國內政治,台灣讀者們相對陌生許多。例如在上述描寫川普的文章當中,就出現很多對政治現實的誤讀,或是在事實層面的錯誤。

 

事實勘誤(Fact Check

 

以下分點列出該文當中的事實堪誤。

 

1、「很多跨國公司及美國公司將公司及廠房遷到或是遷回美國,大大增加美國的就業,甚至提高政府稅收,一舉數得。」

 

首先要說的是,川普執政下的失業率確實降低了,經濟表現各項數據也不錯,在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大爆發之前,我個人預測川普要贏得連任的機率非常大。

 

不過,從2010年到今年疫情之前,美國(非農業)的整體就業市場是一路增加的,而且換黨執政後斜率幾乎一樣,換句話說,就業增加的速度在川普執政時並沒有比較快。而在稅收方面,美國的總體稅收從2009金融危機之後,也是一路增加的,不過,2010-16之間每年平均增加率是6.6%,2017-20則是3.2%。2020疫情會影響2021的稅收,所以已經不包含在數值內,因此要說川普增加政府稅收,這點可能有點值得商榷。

  

川普在2017年底簽了一個非常大型的減稅計劃,不過,根據一些獨立研究機構的推算,外來投資在川普執政的前兩年,「成長幅度」並沒有增加。簽完減稅計劃後,2018年短期內有增加,但後來又再減緩,2019年甚至成長率轉負。

 

在美國,政黨政治並不是用親中反中來做區分的。(湯森路透)

 

關於廠房遷到美國這件事,目前暫時找不到數字支持正方或反方論點。有一個數據對川普很有利,在執政前兩年,吸引到海外回流的就業數目有14.5萬,這是創紀錄的數字,尤其在全球化、海外生產盛行的時代下實屬不易。然而,在美國對中貿易戰開打之後,吸引到的數字並沒有提升。川普對中國實行強硬措施之後,的確造成全球產業鏈的重組,但受益最大的是台灣、越南等國家,工作機會沒有直接回到美國。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回流的效果被鐵鋁關稅給抵消了,約影響到1.5萬個工作。

 

筆者曾有機會跟第一線的官員聊過,問他們就知道有多少公司回流、以及增加多少就業,實際上總體效果是有限的。道理很簡單,因為產業鏈重組需要時間,而目前聯邦政府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資源來吸引廠商回流,比較多的是各州政府自行的招商。假設有廠商回流,我認為這背後的功勞應該是州政府比較大。

 

2、「此外他還同時跟日本,韓國,越南,歐盟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美國的確和日本和韓國談了貿易協議,但是美國和越南並沒有新的貿易協議。美國和歐盟的確一直有在談,但是目前達成的協議都是非常小的項目,例如2019年的牛肉出口免稅額度增加,還有八月中宣布的,龍蝦出口免關稅,這些都說不上是會顯著影響經濟的事。

 

相對的,川普政府對鐵鋁等貨品課稅,引起了不少盟友間的緊張。當然我們可以說是他的談判手腕。不過,我們沒有必要把貿易壁壘講成多麼偉大的事,因為台灣的貨品也有可能是被關稅制裁的對象。其實,雙邊貿易協定是一個雙面刃,因為有可能代表多邊協議的失敗。這個多邊協議倒不一定是像WTO這麼樣的多邊,也有可能是區域型的多邊(例如TPP)。很多時候,經貿協定的背後是地緣政治的考量,不能完全地用經濟上的貿易順差逆差來看。

 

3、「川普讓美國67年來第一次在能源上自給自足,成為全球最大能源生產國家」

 

美國近年來的能源生產一直都在增加,主要因素之一是「頁岩油」的發現,而這是在川普上台以前很久的事。

 

在生產方面,2015年美國就超越俄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2018年超過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而在能源出口方面,其實一直都有在進行,不是只有川普上台後才外銷。2019之所以達成第一次國內總生產大於總消費,是因為生產量持續增加,但消費量減少(2018年生產量和消費量都是史上新高)。

 

不過,2020年原油價格爆跌,各廠商紛紛減產,美國最大的頁岩油公司Chesapeake 在6/28申請破產保護,分析指出美國將會失去生產第一的地位。想想看,這個世界最大生產國的地位真的這麼重要嗎?

 

再話說回來,川普上台以來的能源政策,幾個主要元素就是解放石化產業、去除管制,同時他否認有氣候變遷這件事,批評了幾乎所有的綠能產業(風電、太陽能等等)。這會影響到全球的能源市場,從美國來看他們有本錢這樣做,但是一定必須要反觀台灣,對於能源依賴進口、且地狹人稠很容易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的台灣來說,真的要想一下是否要照單全收這樣的政策精神。

 

4、「川普是第一個願意,敢於跟媒體對抗的人,他是第一個對媒體的惡劣作為公開叫陣的人」

 

或許這是一個事實陳述,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好事。言論自由是美國憲法第一條,是民主國家當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如果我們選擇把媒體塑造成敵人,這就是獨裁者最常做的事。攻擊媒體、叫陣媒體,並不是我們樂見民主國家領導者該做的事。

 

話說回來,近期許多人將親中反中二分法,應用到歸類美國媒體上,例如「凡自由派媒體都是左膠、親中、川黑、拿中共的錢的邪惡媒體,所有的報導都不可信」這樣的看法有不少,而且往往都能獲得很大的迴響。

 

川普對中國實行強硬措施之後,的確造成全球產業鏈的重組,但受益最大的是台灣、越南等國家,工作機會沒有直接回到美國。(湯森路透)

 

事實上這樣的說法會很有問題,例如,很多對於中共政權邪惡之處的報導,都是出自於這些鄉民們口中的「左膠媒體」。我們要做的所謂「媒體識讀」,是要練習去了解一篇報導或評論背後的脈絡,而不是偷懶地用二分法去直接打翻一船人。不然,難道我們要說紐約時報導新疆集中營是假的?報導中國高官貪腐是假的?事實上,自由派媒體們對中國態度的轉向,也是美國對中國政策改變、全國人民對中國看法改變的重要部份。

 

5、「(媒體惡劣抹黑)最早的例子是尼克森,我一直說尼克森的下臺,是美國媒體發動的一次政變。他們無法用選票打倒他,就用一件極小的爆竊案,移花接木到尼克森的身上」

 

這點跟川普沒有直接關聯,但是,水門案就是尼克森指示去民主黨陣營安裝竊聽器,事後又阻止國會調查,最後被法院判決必須交出資料。這個醜聞就是一個事實,法院認證,尼克森本人也承認錯誤,他自己在被國會彈劾之前辭職下台。竊聽對手陣營這樣的手段,無論如何都是沒辦法接受的事情,跟媒體和政變有何關聯?就算不是政治上的對手,一般人要去竊聽別人也是犯法的。從這篇文章作者從對媒體的描述和對水門案的描述,顯示作者的價值判斷其實是不太符合民主政治精神的。

 

6、「川普與金正恩舉行歷史性會談,化解了危機。…(金)知道只要有行動,川普的反應絕對不會手軟,所以三年來都不敢有大動作。日本及韓國提起川普都當作是大恩人。」

 

首先一定要提到的是,美國為了制裁北韓,在聯合國當中和中國聯手,爭取其支持。在貿易戰開打之前(例:2017釋出301報告指責中國之前),數度因為要在聯合國當中爭取中國的投票支持,而將譴責中國的報告延期,以及川普修改演講稿,把針對中國的地方都拿掉。

 

這就是為什麼我先前一再強調,親中反中並不是二分法的。美國和中國不可能像美蘇冷戰時一樣,全面地隔絕不接觸。

 

第二,日本及韓國「的哪些人」認為川普是大恩人?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的調查(今年一月),的確在韓國與日本,受訪者在中國與美國之間,對川普「有信心」的人比例算是滿高的,不過也只有差不多三成的比例。這比例不管怎麼樣都無法推論到日本及韓國認為川普是大恩人。

 

再說,韓國政府的態度常常被批評太想要與北韓作交流、對北韓太過一廂情願,又怎麼可能認同對北韓強硬的措施呢?講這話的人對當前南韓執政者文在寅是完全的不了解。

 

支持川普當然可以,但不需要用不符事實的方式來支持。(湯森路透)

 

7、(摘)「像民主黨及鴿派,只會一路削減軍費」「川普不發動戰爭,把軍人撤出中東」「川普增加軍費八千億」「川普用兵消滅伊斯蘭國」

 

這些談論川普軍事成就的論點之間,彼此是矛盾的:一面說川普不打仗,一面說他增加軍費,又說他用兵如神。

  

從事實層面來看,2019年美國的軍費支出總共7320億美元,所以不可能增加八千億。再者,雖然支出增加,但是2015~19其實佔GDP的比例是一樣的,3.1%,甚至還比2014年低,也就是說,現在的軍費從GDP來看還不及2014。

 

2010是軍事預算佔GDP的頂峰,達到4%以上,隨後減少到大概3.1%左右。所以,即使是歐巴馬時代,也曾經增加過軍費,後來再減少軍費,而不是一路削減。

 

8、「(摘)川普從德國撤軍,是因為德國親中、跟俄羅斯交易。川普撤軍目的是要省下很多資源。」

 

事實上,撤軍是為了把軍隊重新部屬(波蘭、比利時、意大利),所以軍隊大部份都還會在,它的目的並不是節省資源,而是資源的重新配置,主要目標是應對俄羅斯。另外,移動軍隊也是很花錢的一件事,不是像打電動一樣按個按鍵就可以。根據美國國防部長Esper的說明,遷移美軍的歐洲總部大概要花數十億美元,且要耗費多年才能完成。

 

9、「(摘)築牆真的有效,阻止了非法移民。」

 

這涉及到個人如何看待非法移民的事情,還有如何看待牆本身。事實上,在川普上台前,美墨邊界被捕的非法移民數已經在逐年下降。美墨邊界有3200公里,原本就已經有1000公里左右存在「圍欄」,川普自己也說有一半邊界不需要牆因為有天然的屏障。川普上任以來,新聞上提到過的已有至少七十億美元預算去修整圍欄,而如果後續要把圍欄全部改成牆,光材料費的部份,估計大概就要100-700億美元(各家估算不同),先不論到底能否真的擋住偷渡者,這個成本效益真的值得嗎?

 

小結:群眾看台美關係該有的態度

 

不管支持哪個政治人物或黨,把政客當神拜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支持川普當然可以,但不需要用不符事實的方式來支持。川普有沒有做以上這些事情,其實不影響台灣人支持他的一些對外政策,尤其是對中國的政策。

 

如果單就國內政策來看,如果在台灣的大家,尤其是比較支持蔡英文或所謂台派立場的人(支持中國國民黨的人,應該比較低的比例會支持對中國強硬且對台灣提升關係的川普吧,所以先暫時不討論),放到美國政治的脈絡下,卻整天罵說誰誰誰是「左膠」,然後大力鼓吹支持保守派候選人,這樣不就等同於立刻站到反同婚、反LGBTQ、反少數族群、反移民移工、反環保、反綠能、反全民健保、反提升最高工資的立場上面嗎?這些都是蔡英文的主要政策重點,難道所謂「台派」的認同者,沒有覺得哪邊怪怪的嗎?

 

事實上,在美國,政黨政治並不是用親中反中來做區分的。我們可以基於川普政府親台的政策、對中國強硬的政策,而表示歡迎,但沒有必要對國內政策主張照單全收。

 

反過來說,我們可以批評自由派的「擁抱熊貓派」、對中國天真的那些政治菁英,但沒有必要直接把所有自由派說成中共同路人,把他們所有的國內主張都直接打成左膠。

 

先不論擁抱熊貓派的人在保守派當中(或說共和黨當中)也有不少,如果自由派的人(尤其民主黨的主張)都是左膠,那蔡英文豈不是最膠的大魔王?

 

美國兩大黨都在比賽誰比較反中,我們該做的事情是去告訴更多人中共的可怕,而不是去罵說哎呀你就是親中啦,然後拒絕與一半的人交流。(湯森路透)

 

又,再想一個簡單的問題,不管民主黨有沒有執政,難道我們都不需要跟民主黨交往嗎?民主黨的國會議員、州長、各層級的政治人眷、智庫、媒體等等,台灣人可以直接放棄掉?

  

現在美國兩大黨都在比賽誰比較反中,我們該做的事情是去告訴更多人中共的可怕,而不是去罵說哎呀你就是親中啦,然後拒絕與一半的人交流。沒有人會被你罵到對台灣友善的。用親中反中的二分法來看美國,實在太偷懶了。

 

現在中國國民黨的人們拚了命在講說美國會放棄台灣,幾乎是開地圖砲在打美國人的程度(然後還說自己親美)。身為台灣認同者、或者所謂的台派,我們要做的事情絕對不是去罵人,也不是去散播不符事實的訊息來獲得支持,而是要想辦法讓不同立場的人都理解台灣、都能夠站在台灣這一邊。

 

  ※作者為密西根州大政治學博士,現旅居華府

關鍵字: 川普 支持台灣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