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Q3法說:是金子總會發光

林若伊 2020年10月19日 07:00:00
TSMC以一種「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的態度面對經營環境劇烈變化,無疑是最恰當的方式。(湯森路透)

TSMC以一種「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的態度面對經營環境劇烈變化,無疑是最恰當的方式。(湯森路透)

台灣的「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這個王冠上最大的一顆寶石-台積電(TSMC, 2330.TW/ TSM.US)於10月15日進行了第三季的線上法人說明會,除了展示其憑藉堅強技術領先實力所帶來的紮實營運績效,也同時釋放了許多訊息,有助於我們觀察在美中台之間半導體產業上的競合關係。

 

TSMC第三季成績亮眼

 

台積電在前有華為禁令、後有台幣升值等負面因素下,仍然交出了在單季營收、獲利、毛利率 …等財務數據上歷史性的亮眼成績,受到台幣升值影響,換算營收為3,564.3億台幣,獲利為1,373.1億台幣,年增率及季增率分別為21.6%、14.7%及35.9%、13.6%,但若以美元幣別來看,則營收的年增率為29.2%,季增率為16.9%。此外,毛利率也來到歷史新高的53.4%,帶動每股盈餘(EPS)同步來到歷史高位的5.3元,而今年前三季累計的每股盈餘已來到14.47元,正式超過去年一整年賺的13.32元,此成績大大打敗市場預期,也超過TSMC在第二季法說給出的guide。

 

若以製程別來看,由於5nm製程放量,占比達到8%,帶動16nm以下的先進製程占比來到61%,對比第二季的先進製程占比為54%(7nm: 36%; 16nm: 18%)也是成長,表彰其技術換代持續順暢。而對於5nm改良版的4nm製程,及下一代的3nm,進度也都是順利進行當中,唯面對提問2nm的進度及細節時,沒有更近一步的消息釋出。

 

細看平台別,主要因應疫情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性,HPC(高速運算)產品線,仍接續第二季維持成長,成長幅度來到了25%,這部分我覺得是最能反映TSMC的硬實力。而智慧型手機的部分重回成長軌道,由第二季的衰退(-4%)站回正數(+12%),唯占比居然較第二季衰退,從47%微降至46%,但我認為這是一個較為健康的狀態。

 

從聯發科(MTK. 2454.TW)的九月營收來看,受益於華為急單,其九月營收也來到了歷史新高,但華為把庫存拉滿對聯發科的涵義即是:華為的競爭對手OVX(OPPO、VIVO、XIAOMI)對MTK的下單將趨於保守,在無法出貨華為的情況下,對MTK第四季的成長動能可能有負面的影響,我認為此亮眼營收數字背後的含金量可能不足。相對來說,TSMC接收華為急單相對保守的情況下,雖仍有受益,但不至於營造一個過高的基期,使得第四季若面臨季減,恐壓抑股價動能。

 

TSMC第四季展望審慎樂觀

 

探討TSMC第四季的展望,若從手機的部分接續來談,則不得不提蘋果(APPLE, AAPL.US)在10/12終於發表了提供5G通信功能的iPhone 12,各大科技評論紛紛表示這次蘋果的定價策略較為激進,考量5G晶片成本較高的情況,在iPhone 12降價之餘,為了維持毛利率,蘋果供應鏈多有被砍價之風聲。唯所有零組件只有基頻晶片(X60)及SoC(A14 Bionic)採獨家供應商,雖然X60由高通(QUALCOMM, QCOM.US)供應,但仍跟A14一樣由TSMC吃下全部的代工份額,TSMC的實力可見一斑,我認為應不受砍價壓力影響。

 

唯在5nm製程導入的初期,毛利率可能略受良率影響,但此次法說仍給出有信心維持在50%以上的說法。而從iPhone 12削價,意圖在華為手機事業折翼之時搶占市佔來看,我認為TSMC第四季的手機產品線占比,不必然會下滑,從而有外資給出今年A14出貨9,000萬套的預估。

 

其他產品線(如HPC),從TSMC表示其4nm及5nm的客戶們tape out(送交製造)的需求很強來看,我也並不看淡,從而TSMC也表示其5nm的營收占比將在2021達到20%,也並非很過分的預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法說有提到車用電子平台受疫情影響最為劇烈,然而TSMC有信心以其技術領先之優勢,隨時做好準備抓住此產品線復甦時的商機,只是復甦時間未定。

 

然而對市場上很關心今年度會否再次上調資本支出的議題,財務長表示不會大幅上修(about 17 billion USD),可能會位於區間的上緣,但表示Q4缺乏大幅成長的可能,的確不是個令人極端振奮的好消息。考量到毛利略為下修,來到51.5%~53.5%的區間,營收季增的幅度將收斂至3.4%上下,我認為第四季EPS為5.0應該是個合理的期待,全年EPS將可能為19.5元。

 

其他重要議題(庫存&成熟製程、華為、INTEL、供應商本土化、SP vs HPC)

 

過去亞系外資將焦點放在半導體庫存水位高的議題,認為這恐怕會影響TSMC的短期成長動能,該外資也有在法說會上提問,而TSMC的說法是:由於跟客戶合作關係緊密,客戶不擔心斷貨,也沒有必要重複下訂,便不會受到疫情等不確定性消退後庫存調整的影響。另外TSMC也認為這次疫情促進了新科技的被無痛採納,並不認為此需求會迅速消退。而由庫存議題引伸的,TSMC由於重視跟客戶的夥伴關係,並不會如其他企業般漲價28nm等成熟製程的代工價格,由於旗下還有世界先進(VIS, 5347.TW),恐壓抑成熟製程的漲價預期。

 

另外提及華為議題的時候,由於有中媒爆料TSMC已獲准出貨華為相對低階的半導體,然而據TSMC的說法及語氣,除了不予置評外,也強調將嚴格遵守各個國家的法規(此處指美國),從9月15日後,預期第四季將出貨給華為的金額將會是0,狠狠搧了該中媒一個大大的耳光。若台灣廠商還有接單華為的部分,TSMC對此議題的態度也很值得他們參考。

 

關於INTEL(INTC.US)的外包訂單,除了強調INTEL是重要客戶,也強調其產能的規劃都是依據長期需求,我認為緩解了「接受INTEL的短期代工,不代表增進TSMC長線成長動能」這個疑慮。而其實這個議題我個人認為,無論INTEL是否釋出外包訂單給TSMC,只要TSMC持續維持技術能力領先,從INTEL的競爭對手(如:AMD)一樣可以間接得到市佔率的提升,而這也是TSMC在法說會中多次強調的論點。

 

有本土券商也在提問中提及對本土供應商態度的議題,TSMC回應是只考量其效能及價格,而非以地域別考量,本土廠商並沒有紅利,持續提升其產品力才是唯一解方,對所謂「台積電大聯盟」的說法,可謂澆了一盆冷水。除此之外,TSMC也再次強調,將專注於設廠台灣。

 

有關於典範產業轉移,可能將由智慧型手機(SP, Smartphone)轉移至資料中心等高速運算(HPC)應用的猜測,從TSMC的觀察也足以提供佐證。被問及SP營收將從何時超越HPC營收,TSMC表示還看不出來。而下一代3nm製程的客戶,也是SP及HPC廠商都有。此典範轉移能不能為為趨勢,恐怕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得到驗證。

 

最後回到TSMC本身,半導體產業在近年可以說是外在經營環境變化最劇烈的產業了,能不能妥善應對以降低傷害,甚或反而因此受益,都可以看出該企業的底蘊。而TSMC以一種「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的態度面對,我認為無疑是最恰當的應對方式了,對其長線的持續成長,我仍不感到悲觀,也無怪乎各大券商紛紛在法說後上調目標價。而對TSMC繼續扮演台灣經濟火車頭的角色,我們也可以持續樂觀看待。

 

※作者為前美系外資投信研究背景,涉略台股、陸股及多重資產等領域,現職為金融科技新創副投資長,並管理「若伊時評」粉絲專頁,以投研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對於時事的想法。作者及所屬之公司在撰文當下,已持有本文所提及的台積電(2330.TW)之多方標的及衍生性金融商品,其利益衝突議題請本文讀者知悉。唯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讀者請勿單純以本文為依據,請多方涉略後審慎地進行投資決策。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