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醫院首創AI揪胰臟初期腫瘤 準確率逾9成

上報快訊/林育萱 2020年10月28日 10:10:00
左側黃色與綠色標示者分別為腫瘤與胰臟,右側紅色區域為人工智慧分類模型預測的腫瘤 。(取自《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期刊)

左側黃色與綠色標示者分別為腫瘤與胰臟,右側紅色區域為人工智慧分類模型預測的腫瘤 。(取自《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期刊)

胰臟癌因早期無症狀,加上有的腫瘤初期小於2公分,難以發現,導致許多患者確定自己得病時,已不幸進入晚期,5年死亡率超過9成,有「癌王」之稱。而台大醫院團隊現在研發出全球首個人工智慧(AI)工具,可找出1公分的胰臟腫瘤,準確度超過9成,可望及早治療。

 

台灣大學應用數學科學研究所教授及MeDA Lab (Medical Data Analytics Laboratory,醫學影像與數據人工智慧實驗室) 主持人王偉仲與台大醫院內科醫師廖偉智帶領的PANCREASaver (人工智能提升胰臟疾病影像診斷研究團隊) 開發出能正確辨識胰臟癌的 AI 深度學習分類模型,其辨識胰臟癌的敏感度高於肉眼判讀且正確性高達 98.8%。
 

研究團隊也在28日發表「胰臟癌人工智慧偵測模型」研究成果,廖偉智表示,去年胰臟癌高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7名,奪走超過2400條寶貴性命,但因胰臟癌早期沒有症狀,確診時往往已擴散、相當嚴重,無法積極治療。

 

廖偉智指出,根據美國研究,小於2公分的腫瘤有多達4成在電腦斷層影像看不到或被遺漏。而胰臟腫瘤通常在檢驗影像是以一小塊「暈染」呈現,即使是經驗老道的專科醫師,也不易以肉眼看出來,加上每名醫師一整天的判讀量相當大,必須有人工智慧輔助。

 

經過台大團隊耗時2年,利用3000筆健康人和病人的影像資料讓(AI)深度學習,並以美國的影像資料驗證,透過AI系統可望偵測多達9成以上腫瘤。廖偉智指出,這項AI系統已在台大醫院進行的前瞻性臨床研究及測試,未來若實際應用於診斷或健檢可望加速判讀、減少疏漏,有望及早揪出胰臟癌,降低死亡風險。

 

健保署長李伯璋也說,健保署累積高價值的巨量醫療數據資料庫,透過研討會初步呈現健保資料庫開放應用,透過與產業界合作,發揮產、官、學協力的成果。健保署未來仍將秉持開放態度,在符合各項法規及相關規範的前提下,鼓勵各界有承作意願的團隊,進行資料庫的加值應用,促進國家發展及增進國民的健康與福祉,並將成果回饋全體國民。

 

台大醫療團隊的這項研究成果今年7月登上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數位醫療」(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並獲選為美國腸胃科年會年度傑出論文。(北台灣29 日起變天

 

【熱門點閱】
●【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再+1 指揮中心14:00記者會說明
關鍵字: 胰臟癌 台大 腫瘤 AI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