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蘇貞昌不是蔡英文的Hobson’s Choice

林青弘 2020年11月05日 00:00:00
蔡英文選擇蘇貞昌任閣揆,以前是不得已「Hobson’s Choice」,現在則能進行「策略性選擇」。(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蔡英文選擇蘇貞昌任閣揆,以前是不得已「Hobson’s Choice」,現在則能進行「策略性選擇」。(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阿扁前總統與媒體人趙少康,日前會見相談,許多過往政壇秘辛,解密或許沒有一次到位,但是阿扁的政治語言功力依然深厚,沒有拿過阿扁錢的民進黨人,首位高喊出聲者就是現今的閣揆蘇貞昌。阿扁對話趙少康,引出當年蘇院長不滿蔡副院長的往昔芥蒂,也牽動阿扁放話對於蔡政府的政治長鞭效應將要如何震盪與呈現。
 

這樣的政治長鞭效應,震幅愈大、作用力也會更加明顯。阿扁雖然說出不期待赦免的話語,甚至以當年「政治解決」作為保外就醫的決策關鍵,言下之意,也是提示蔡總統,赦免扁案一干人等,也需要「政治解決」,有了既定的決策態度,才會有後續的劇本與戲碼。蔡總統要不要接招?是否要選擇「政治解決」扁案的赦免議題,如同當年馬前總統政治考量准予阿扁保外就醫?蔡總統可以找時間想想,等美國大選結果確定後,內閣是否改組?要不要提前部署2022年選戰?這將是蔡總統身兼黨魁的必要課題。
 

「Hobson’s Choice」有「選擇」之名,但無「選擇」之實。「選擇」不是關鍵重點,因為做選擇者不是自己,而是由他人與當下環境條件共同決定唯一的「選擇」,當事人只能決定要或不要。蘇貞昌擔任閣揆、游錫堃接任國會議長,或許在某些層面與氛圍的條件決定論上,對於蔡總統可能就是「Hobson’s Choice」。主因在於選擇賴清德擔任副總統,其他重要人事也跟著底定,這是配套決策,並非獨立無關。2020年選前是如此,但是2020年大選狂勝之後,往昔的「Hobson’s Choice」所依附的前提要件,如今已經變異與演進。
 

蘇院長當然有其政治資歷與行政能力,他不是無能院長,會有人把「強勢」、「霸氣」跟他連結,但不會將「無能」連結於他的人格特質與社會觀感。要換閣揆,關鍵在於蔡總統需要前瞻性的超前部署,針對美中台變局也好,要提前布局2022年與2024年大選也對,內政的好幫手必須有能力以外,溝通與協調的默契更加重要。總統與閣揆的合作默契,在現下的政經氛圍與國際環境來說,兩者密合度與親近度,更加凸顯非常重要。就以蘇院長與蔡總統的密合度與親近度而言,顯然兩者不是唯一選擇,更不是「Hobson’s Choice」,蔡總統的口袋人選不只一位,更換閣揆應該是必須認真考慮的務實議題,為了台灣未來的應變能量,蔡主席以總統的高度審視,內閣改組已是箭在弦上。
 

萊豬議題、中天換照、疫苗與口罩之亂等等,似乎蘇內閣帶給蔡總統的麻煩,就是製造「OO之亂」!強勢閣揆與諾諾閣員的行政整體表現,能夠屢屢出現「口罩之亂」、「疫苗之亂」、「NCC之亂」、「治安之亂」等等社會爭議話題,這樣的行政院長恐怕強勢霸氣,但無處事圓融與解決問題的完備關照。
 

為國家選擇人才、任用官員,這無關得罪於人,上台與下台之間,也不是怨恨或報復。蔡總統身兼黨魁,更要為民進黨2022年與2024年的兩場大選,不僅超前部署,也要布局後蔡時期的利己條件。以前是不得已「Hobson’s Choice」,現在則能進行「策略性選擇」。眼看台海局勢暫時不能風平浪靜,身為國家領導人的蔡總統,在此時此刻,有更重要的想想必須認真想想。

 

※作者為自由作家

 

關鍵字: 蘇貞昌 蔡英文 選擇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