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決血汗駕駛 才可能談七休一

鄭閔聲 2016年08月10日 21:46:00
客運駕駛工時長,往往無法正常休假,司機們喊:要休,先改善人才荒。(攝影:陳駿碩)

客運駕駛工時長,往往無法正常休假,司機們喊:要休,先改善人才荒。(攝影:陳駿碩)

2015年11月,交通部公路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公路客運駕駛缺額高達878人,市區客運駕駛也缺了813人,即使業者開出6萬元高薪,依舊無法補足人力缺口。也就是說,在沒有「一例一休」與「七休一」之前,客運業原本就面臨嚴重的駕駛荒,既有的問題不先解決,就難以往更進步的理想邁進。

 

客運業者本身也坦言,駕駛這份工作對許多年輕人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就在於工時過長、例假日無法正常休假。但事實上早在2009年,統聯客運於國道發生嚴重追撞事故,造成四死五傷之後,監察院就曾提出糾正案,點出勞委會輕忽司機工時稽查、交通部未參考先進國家制定合理駕駛時間的缺失。

 

駕駛因工時長,無法吸引年輕人來工作,休假更成了勞資最頭痛問題。(翻攝自Ubus統聯客運臉書)

 

監委當時指出,歐盟、英國皆規定駕駛每開4.5小時車,就需要45分鐘休息;澳大利亞也規定駕駛連續開車5小時,就須休息30分鐘。然而在台灣,卻將客運駕駛比照一般勞工,以勞基法規定一般工時,忽略了客運駕駛比一般勞工負擔更大的公共安全責任與風險。事實上,根據歐盟規定,客運駕駛除了開車以外,協助乘客上下車、車輛清潔與技術維修的時間,都計入工時。

 

然而,這些立意良善的規定,都面臨「業者不願增加人力成本」的阻礙。前交通部長陳建宇表示,客運業票價長期沒有調整,業者當然不願提供更好的條件增聘人力;交通部費率委員會可考慮在業者承諾增加駕駛數量、改善勞動條件的前提下,適度提高票價。但前提是使用客運的民眾能夠接受政府調漲運費。

 

如果無法調整票價,陳建宇也建議,可透過路線整併、拉長離峰時段與使用率低路線班次間距,讓既有的人力能夠更精確地調度出符合效率的班次。

 

若想改善駕駛勞動條件、進而吸引人力加入客運業,最終實踐七休一的政策理念,客運業者人力成本是最基本的條件。至於這項目標要以壓縮業者利潤、提供政策補貼、或是增加民眾運輸成本來完成,必須由行政院做出最後抉擇。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