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團體發動大罷免,如果進入罷免投票階段,不僅可能影響國會席次結構,也將牽動2026年地方選戰。(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公民團體發動大罷免捲起千堆雪,民進黨高層評估全台約25席立委選區進入罷免投票,8月將遍地開花,不但影響國會藍、綠、白席次結構,罷免投票更牽動2026年地方選戰,綠營內部也評估,本來氣勢很強的國民黨高雄市長熱門人選柯志恩因《財劃法》遭重創;除此之外,但若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大罷免中挺藍,藉此換取藍營在宜蘭挺前立委陳琬惠,若藍白真的在2026選前交換宜蘭、竹市繼續結盟,民進黨在戰略上最想拿回新北市恐怕挑戰很大。
這次大罷免連動到2026年地方選戰,民進黨內不少有志投入2026地方議員選戰都加入罷免連署練兵。有連任或初選壓力的縣市首長參選人也將選區內立委罷免視為政權保衛戰,大罷免後續牽動的將是2026年地方選戰的勢力消長。
黨政人士分析,大罷免目前有幾個重點需要觀察,首先就是可以拉下多少藍委,拉下來的數量關乎國會黨政結構,如果可以一次拉下5席以上,對民進黨是最有利,不但改變國會藍大綠小結構,更讓民眾黨白營變成「無用的8席」;其次就是地方諸侯保衛戰,由於大多立委罷免選區落在北部或中部,加上民眾黨對2026年地方選戰野心之大,這次罷免不但是藍營內部權力拉扯,更是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與藍營整合協調藍白合的最大籌碼。
前述人士分析,國民黨針對罷免已經開始反制行動,這更是黨主席朱立倫的「主席保衛戰」,國民黨主席將改選,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屢屢被拱參戰。如今台中市的3席藍委廖偉翔、羅廷瑋、黃健豪成為公民團體罷免的重點目標,盧秀燕勢必動員所有市政資源守住關鍵3席,才能鞏固她的政治勢力才能有更上一層樓甚至挑戰總統大位的籌碼;而朱立倫為了保住主席位置,與國民黨團立院總召傅崐萁聯手,若是大罷免改變現有的國會藍綠結構,恐讓「傅朱體制」崩解,屆時不但國會有新局面,藍營權力核心勢必也會重新洗牌。
而民進黨目前要做的除了持續強化公民自主發起罷免正當性外,也必須要堅持既有的論述,因為大罷免的效應會延續到7、8月,若成功罷免,接續的立委補選藍綠繼續戰到2026,直接與地方縣市長選戰連動。
盤點民進黨六都人選,台中市市長人選除了人氣最高立委蔡其昌外,另位資深立委何欣純也默默努力鞏固組織。蔡其昌因領導中華職棒,以中職球員為主體的國家隊在本不被看好的世界十二強棒球賽奪冠,成為綠營新人氣王,目前民調聲勢最高,但仍要看其參選意願;何欣純參選意願高、也準備許久,兩人對上國民黨副院長江啟臣,都有一拚局面。
至於台南市與高雄市,黨政人士認為,高雄市長陳其邁執政高滿意度,加上政治手法也很犀利,像是這次在《財劃法》主動出擊批評擬參選高雄市長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轟國民黨的修法不公、批柯志恩沒有替高雄謀福利,後續高雄綠委接棒猛轟,重挫柯志恩民調聲勢,未來就看民進黨的高雄市長提名人選如何初選產生。
至於外界認為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可能是參選高雄市長奇兵,一位派系高層認為,潘參選高雄機率不高,主要還是賴清德總統身邊需要有一個可仰賴的人,目前找不到比潘更讓總統信任的人,且高雄市長提名者競爭者眾,若潘要參選勢必要加入初選才能服眾,但現階段看不到他有任何準備投入跡象。
台南市方面,目前仍是賴清德嫡系子弟兵林俊憲與資深綠委陳亭妃之爭,兩人在地方展開看板大戰,但比起組織實力強又有跨黨派系統相挺的陳亭妃,林俊憲仍是稍微略遜一籌,「妃憲大戰」就看最後誰會勝出。
相較於中南部市長人選在可預料範圍中,北部仍是民進黨艱困重鎮,台北市長提名人選仍在各自點名的階段,從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王世堅到與社民黨議員苗博雅合作的聲音都有,甚至還有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參選呼聲;新北市方面,立委蘇巧慧提早備戰、勤跑基層,多次表態「當仁不讓」,蘇系也跨派系結盟英系,連新潮流議員都靠攏支持,不過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也劍指新北市長提名,不但在新北市跑透透,多次以黨主席賴清德名義參香、送扁額等。
不過有派系高層認為,蘇巧慧是在地立委,參選準備許久、較有正當性,民調也高於林右昌,若林真有志於挑戰新北,應該請辭秘書長投入經營會較為恰當。且2026的新北市戰局,對民進黨相當險峻,儘管傳新北市長侯友宜屬意副市長劉和然,立委洪孟楷也有呼聲,但機率最大的卻是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這也是國民黨一貫的套路,等到最後把李四川拱出線。
而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則無心戀棧,參選新北市最後只會變成藍白合談判籌碼,用來交換宜蘭市推陳琬惠、新竹市高虹安的合作等,若是藍白在新北整合恐怕對民進黨而言是一場硬戰,必須謹慎以對。(責任編輯:殷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