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參與側重大國支持 「邦交無用論」恐讓友邦成工具人

仇佩芬 2018年06月19日 12:00:00
台灣在參與WHA受挫,引發「邦交國無用論」輿論再起。(攝影:葉信菉)

台灣在參與WHA受挫,引發「邦交國無用論」輿論再起。(攝影:葉信菉)

今年度台灣參與世衛大會(WHA)受挫,又在會期中與布吉納法索斷交,雙重打擊引發輿論再度出現「邦交國無用論」的聲音。外交官員指出,外交系統在推動國際參與上,一直十分強調美、歐等「理念相近」無邦交大國的支持,在爭取友邦支持台灣國際參與的作法及力道上卻顯得相對不足;然而歐美等國家儘管在國際社會發言聲量較大,但從未實際參與挺台提案,我國每年仍依賴友邦在國際組織為台灣參與持續提案,一旦「邦交無用論」醱酵,恐怕將影響日後友邦在國際參與上支持台灣的意願。

 

台灣在今年WHA期間慘遭外交雙重打擊,輿論出現「邦交無用論」,認為部分邦交國僅被動接受台灣經濟援助,對台灣突破外交困境並無實質助益。然而實際負責國際組織參與工作的官員卻透露,外交系統長期偏重歐美大國的支持,甚至經常對外強調這些國家的會費占國際組織極大比例,暗示挺台國家擁有強大財力,加上輿論對國力相對較弱的友邦出現質疑,對照友邦在國際社會給予台灣的支持,並不公允。

 

推動國際參與差別待遇:大國 vs. 提案工具人

 

外交官員以我國爭取參與WHA的遊說案為例,美、歐等國家雖然承諾支持台灣並代為發言,但從未也不可能參與提案,台灣仍然只能請託友邦代為提案;所謂「理念相近國家」與我國友邦,從未採取橫向合作的行動,造成台灣在推動國際參與的工作上,出現「大國」與「提案工具人」的區別,也讓友邦產生不好的觀感

 

事實上,每逢WHA或其他重要國際組織舉行大會,台灣外交系統都會積極請託友邦代為發言,然而在國際多邊場域,台灣卻缺乏「回饋」友邦的政治籌碼,外交官員指出,多明尼加爭取安理會席次,或宏都拉斯爭取聯合國大會主席一職,都是很明顯的例子。

 

我國友邦宏都拉斯在爭取聯合國大會主席選舉中落敗,恐讓中國趁虛而入。圖為宏國總統葉南德茲2016年訪台。(攝影:陳品佑)

 

外交官員再以布吉納法索參與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選舉為例指出,當時在洽請布吉納法索為台灣參與WHA發言時,布吉納法索也表達希望台灣能協助遊說其他國家在ITU支持布國人選,而我方也確實轉達布國請求;然而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缺乏參與國際組織選舉操作的籌碼,其他友邦也有自身國家利益考量,不見得會因為台灣而支持其他國家,台灣代為拉票的作法不僅不能收效,也徒增友邦負擔。

 

此外,在台灣爭取出席WHA再度受挫之後,蔡英文總統宣布向世衛組織(WHO)捐款100萬美元,協助對抗非洲伊波拉病毒疫情;事後傳出我方並無直接管道向WHO捐款,一片善意可能遭到拒絕。

 

就算成功捐款WHO 官方紀錄也不會寫來自台灣

 

外交官員透露,我方與WHO秘書處確實有一定的溝通管道,在大會前及會期中即透過此一管道爭取台灣代表團的旁聽資格及場外活動等權益,然而在溝通過程中我方多半處於被動接受WHO規定,因此無從透過此一管道要求秘書處接受捐款。據透露,外交部的方案就是透過美國轉交此一捐款,即使最終被接受,在WHO官方紀錄中也不會出現台灣這個捐款來源。

 

布吉納法索原本承諾在WHA上為台灣發言,登記之後卻無故取消,態度大轉變的原因之一,是布國代表Brahima Sanou希望拿下ITU副秘書長選舉。(圖片取自Brahima Sanou推特)

 

事實上,根據WHO規定,自願捐款雖占WHO籌資總額高達四分之三以上,但僅限已繳付會費的會員國或合作夥伴才能捐款,意即並非會員、亦無合作關係的台灣,連向WHO捐款的資格都沒有。例如2014年我國也曾向WHO捐款100萬美元,但在WHO當年及2015年的財務報告中,完全沒有出現來自台灣的捐款。外交部也坦承,當時這筆款項的捐贈對象為美國疾管局所設基金會,我方當時雖曾獲得美國公開致謝,但在WHO紀錄上並無此筆捐款。

 

【延伸閱讀】

●宏都拉斯競逐聯大主席失利 外交系統擔心中國趁虛而入

●中國威脅我友邦:若考量未來,就別在WHA發言挺台

●布吉納法索WHA放陳時中鴿子 我駐布國大使渾然不覺邦交生變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