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向義大利訂購用來建造IDS壓力殼等主要設備,今年3月底差點無法運上貨船。圖為蔡英文總統去年出席海軍潛艦國造專用廠房動土典禮。(資料照片/李景濤攝)
據指出,潛艦國造IDS自2016年底啟動以來,最驚險的狀況發生在今年3月底,一通檢舉內含敏感技術的訊息,差一點讓台船向義大利訂購用來建造IDS壓力殼等主要設備無法運上貨船,讓IDS建造進度險些「開天窗」;因當時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肆虐,台灣「基於人道考量」,捐贈1000萬片口罩給全球疫情嚴重國家的醫護人員的影響,經協調後官員並未一再刁難後放行,也讓三艘載運台船訂購建造IDS主要設備順利離開義國港口;當5月8日三艘貨輪順利抵運高雄港並停靠在台船碼頭後,台船與海軍潛艦專案小組人員才真正放下37天緊繃的心情。
潛艦國造IDS原型艦在設計標已陸續完成施工藍圖的細部設計階段,建造案則是從去年初開始陸續與歐美各廠商洽談,並取得該國輸出許可證後,簽訂採購原型艦建造所需的各項系統與設備,據了解,建造IDS原型艦壓力殼所需要的各項自動化焊接設備與主要設備,是由德國專業廠商設計,再由海軍與台船經外籍技術顧問評選後,再與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廠商分別訂購客製化設備。
這些建造IDS原型艦壓力殼所需要的主要設備,是由歐洲不同國家製造但大部分是在義大利,廠商應台船要求設備進度超前完成,台船與海軍監造官在去年底分別前往義大利等地進行訪廠,並聘請專業人員逐一驗收其生產設備,完成現地驗收程序。
據指出,依計劃是在3月底分別由三艘貨輪到不同的港口,去載運包括74只貨櫃以及幾組大件設備,但是就在啟運前一周,義大利情報單位接獲檢舉,指台船向某廠商訂購的設備中,藏有敏感管制技術;情報單位依此通報國安單位,雙方人員一同到該工廠要求,不能將該設備(已打包裝箱)移動並接受檢查,同時也通知軍備管制單位到廠,會同對該項設備進行開箱查驗。
據了解,海軍與台船接獲此訊息相當驚訝,主要是當時疫情在歐洲肆虐,義大利是惟一封鎖全國的國家,光是在3月14日一天暴增3497例,總確診人數突破兩萬,達到21157例,從一萬到兩萬,義大利只花了14天,且1441死亡,死亡率高達6.8%;義國上下動員全面防疫時,就這麼湊巧的在啟運前一周來檢舉,而且是從情報部門發動,並選擇正要啟運的廠商,被我方懷疑背後動機不單純,明擺著就是要讓台灣建造IDS原型艦的設備無法離港,進而影響IDS在後續的整個進度。
經海軍與台船向國防部與參謀總長黃曙光回報此狀況外,經聯繫駐外單位與台船在當地駐廠人員,積極進行協調外,據了解,海軍與台船已進行沙盤推演,萬一部分設備無法順利離港,後續要如何因應作為來規劃。
據指出,或許因疫情在歐洲造成民眾大量傷亡,此時台灣「基於人道考量」,捐贈1000萬片口罩給全球疫情嚴重國家的醫護人員的影響,在4月初的檢驗設備的過程中,軍備管制單位人員拿著廠商提供的合約與輸出許可證明,一一比對資料並丈量設備的尺寸大小,以及檢查其是否有敏感管制技術在其中,在沒有太多的刁難,最後以「設備與合約規範相符」後放行,雖耽擱了幾天,畢竟還是在規劃誤差期程之內。
對於這突乎其來的情事,我方當然不能掉以輕心,且不能擔保其他港口要載運的設備不會出同樣的狀況,或是航行中會有什麼突發狀況,據指出,這次載運分別由三艘貨輪到不同港口去載運共74只貨櫃以及幾組獨立放置在貨艙的大件設備,因此海軍與台船每天都緊盯AIS船舶自動辨識系統,看看這三艘的位置,是否如計劃的時間在航行的位置上。就連4月18日國內爆發海軍敦睦艦隊感染事件後,海軍為此忙的焦頭爛額,但還是每天緊盯的這三艘貨輪。
據了解,5月8日載運建造IDS壓力殼主要設備的三艘貨輪,順利抵運高雄港並停靠在台船碼頭後,台船與海軍潛艦專案小組人員才真正放下37天緊繃的心情。並前往台船碼頭檢查卸下的74只裝著設備貨櫃與大型設備,因安裝設備的外籍技術人員也陸續抵台,待完成14天法定檢疫隔離後,五月底將可開始安裝建造IDS原型艦的相關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