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憲法無妥協可能 中國智庫:兩岸現在沒空間可談

仇佩芬 2017年01月01日 17:00:00
中國國務院參事時殷弘日前來台時明確指出,在蔡政府不可能接受「一個中國」定位的前提下,「兩岸現在沒有空間可以談」。(攝影:李隆揆)

中國國務院參事時殷弘日前來台時明確指出,在蔡政府不可能接受「一個中國」定位的前提下,「兩岸現在沒有空間可以談」。(攝影:李隆揆)

520後兩岸官方互動停滯,蔡政府頻頻向北京喊話,呼籲重啟兩岸對話機制。然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國務院參事時殷弘日前來台與台灣藍綠智庫交流時明確指出,兩岸之間不只在根本利益上有對立,憲法定位更是一大問題;在蔡政府不可能接受「一個中國」定位的前提下,「兩岸現在沒有空間可以談」

 

從憲法論述下手,提出「新共識」。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日前舉辦「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促成中國涉外幕僚與台灣藍、綠卸任國安高層以智庫身分進行對話。面對各方將當前兩岸關係癥結集中於九二共識,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英津重提中國涉台智庫周志懷日前所提,兩岸可以在九二共識之外另尋新共識,認為台灣若能從憲法論述出發,提出「新共識」,將對兩岸關係具積極意義。

 

王英津認為,蔡英文在2015年訪美及520演說都以憲法做為兩岸政策論述基礎,也被北京解讀為善意舉動;但癥結在於憲法的領土範圍及於中國大陸,才能與「一個中國」連結,並且要強調兩岸不是國與國或是兩個中央政府的關係,「但要突破這兩個困難點,才能找到民共新共識」。

 

陳忠信指出,隨著兩岸出現不同的發展道路,「中華民國是什麼?我是誰?」的問題也隨之浮現。圖為兩岸和平研討會現場,左起為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副董事長陳忠信、中國國務院參事時殷弘。(攝影:李隆揆)

 

對此前國安會副祕書長、現任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副董事長陳忠信指出,九二會談的關鍵在於暫不討論法統和主權問題,但在「一個中國」原則之下,「中華民國是什麼」的憲法定位,才是兩岸必須正視的問題

 

陳忠信指出,隨著兩岸出現不同的發展道路,「中華民國是什麼?我是誰?」的問題也隨之浮現;台灣進入憲政民主之後,變遷中兩岸必須正視的問題,包括正統與主權之爭,台灣是否享有主權?以及在「一個中國」原則之下台灣是什麼?中華民國是什麼?是兩岸必須面對的問題。

 

陳忠信指出,台灣與中國存在很嚴重的「戰略互疑」,台灣認為北京要併吞台灣,北京則認為台灣要搞台獨,「這種互相猜忌是最危險的狀況」;面對相關問題,兩岸必須以對話才有可能走向「戰略互信」。

 

馬政府時期,尷尬問題也不敢談。

 

對於陳忠信所提的憲法問題,時殷弘在私下討論時表達認同之意。他指出,中國主張的一中,是「大陸和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在國際上,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由此看來,可見兩岸不只在根本利益有對立,憲法更是一大問題。

 

時殷弘說,可悲的是,兩岸的憲法衝突,就連在馬政府時期,兩岸關係好的時候,都沒有被真正的討論過,「因為都不敢談」,現在兩岸不好時怎麼可能談?馬英九曾經提出和平協議的想法,「但後來又縮回去」,兩岸政府從來沒有政府對政府的談過「中華民國」是什麼、在國際上該怎麼做等問題。

 

延伸閱讀:對台外交圍堵戰 中國要世界重申「一中原則」

 

對於兩岸重啟官方溝通機制,時殷弘更悲觀表示,兩岸「現在沒有空間可以談」。他認為,兩岸的互疑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對的,台灣難道不想獨立?大陸就不想台灣歸順?所以關鍵是雙方最根本利益是對立的,而憲法更無妥協空間。

 

至於蔡政府一再強調的「維持現狀」,時殷弘認為,「現狀已經沒有了」,從蔡英文上任第一天,北京就在擠壓台灣的國際空間;如果兩岸要回溫,條件就是接受以「一個中國」為主要內涵的「九二共識」,但蔡英文不可能接受一中原則,希望北京對台灣溫和、兩岸關係友好,「是不可能的」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