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軟著陸與降息的距離

吳芳銘 2023年12月12日 07:00:00
聯準會只有讓經濟成功軟著陸,抗通膨的作戰才算成功。(美聯社)

聯準會只有讓經濟成功軟著陸,抗通膨的作戰才算成功。(美聯社)

在聯準會(Fed)停止升息後,市場對於流動性寬鬆的預期不斷增強,這從近期納斯達克指數、美國公債利率和黃金等類資產價格的表現上可以窺見,均修復至聯準會鷹派對緊縮表態前期的高點位階。

 

尤其,通膨下降的速度超過聯準會的預期,進一步強化市場「升息已經結束」的情緒。而且,美債在對降息的押注搶跑,美國公債殖利率迅速回落,復加美國經濟成長放緩的諸多數據,債券投資者對聯準會明年上半年即將降息的預期信心越來越發強烈。

 

在10月19日美國債市達到拋售高潮後,市場對利率的看法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過去1個多月,華爾街再度「與聯準會對作」,不顧聯準會談話的不時警告,瘋狂購買美債,抹去聯準會在9月和10月為抑制通膨的努力。

 

儘管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一再打壓釋出降息預期的論調,稱現在判斷何時貨幣寬鬆為時尚早,但債券市場再次與聯準會展開博弈,預測最早將在明年3月開始第1次降息。對比在1個多月前,市場預測的第1次降息還是在2025年初,可見市場情緒的反轉之快速及信心之堅強。

 

事實上,停止升息後是否降息、多久後開始以及速度與幅度,取決於美國通膨降溫及經濟是否出現衰退等經濟數據。歷史的軌跡常在警告市場,過去的4次經驗指出,首次降息往往伴隨著經濟衰退的跡象。

 

現在市場定價「軟著陸」是否過於樂觀?若聯準會真的開啟降息週期,權益市場往往有回調風險,更多是對美國經濟發生衰退的擔憂。

 

過去2年期間,債券市場已有6次誤判聯準會的鴿派轉向,這1次市場的預測會成功嗎?

 

觀察過去,要將通膨率降至2%目標水準的最後階段往往是最艱難的,貨幣政策的效果存在滯後性,且在經濟維持韌性的同時,一方面期待開啟降息模式,另方面要打擊通膨降至2%,是個走鋼索平衡的高考驗,看似一哩路卻顯得艱辛而路途長遠。

 

目前市場暢想的是「企業盈利高速成長+聯準會降息」的模式,期待美國經濟完美軟著陸。但在通膨仍明顯高於2%的情況下,聯準會一旦降息,經濟可能明顯減速,市場對企業盈利高成長的預期如痴人說夢。

 

而如果經濟維持韌性且企業保持高盈利,上半年聯準會降息的機率低,市場祈願「經濟持續成長+通膨下降+聯準會降息」的美夢便會落空。

 

解讀聯準會預測美國經濟軟著陸,已預見經濟成長放緩,只不過情勢若失控,經濟的疲軟可能演變為衰退。

 

根據貨幣政策的泰勒規則(Taylor's Rule),如果通膨大幅放緩,通膨缺口收斂,實際利率不需要維持高位長久。當然,為防止過度緊縮,避免經濟衰退而朝向軟著陸,貨幣政策需要在適當時機轉向寬鬆。歷史上美國經濟成功軟著陸也大都伴隨降息,如1995年和2019年。

 

「慣性泰勒規則」是一個可參照的標準。「慣性」即考慮近期利率路徑和水準,「非慣性」則忽略前者,只考慮當前經濟和金融狀況下的建議利率水準。

 

如果美國經濟確實陷入衰退,聯準會可能會轉向「非慣性」方法並迅速降息。如市場判斷聯準會在明年6月開始降息,且共降息7碼,核心PCE降至3%以下,失業率升至4.5%附近,比市場定價更為激進。

 

過去1年,美國通膨的放緩更多受益於供給的改善,如供應鏈的修復、勞動力參與率的提高、以及能源價格的下降等。如果在供給修復力度邊際減弱,需求及通膨韌性更強勁的情況下,利率在高位停留的時間將更長久。

 

聯準會明年的首要任務是引導經濟軟著陸,因此貨幣政策既不能過於寬鬆,也不能過於緊縮,為了降低衰退風險,除了要謹慎行事外,必要時也得提高通膨容忍度。聯準會只有讓經濟成功軟著陸,抗通膨的作戰才算成功。

 

聯準會是否提前降息,關鍵還是看通膨放緩的程度與速度。預計明年美國經濟在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大幅低於3%,3個月或6個月的年化平均值約為2.5%或更低時,此時聯準會將轉向謹慎、漸進的寬鬆週期。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關鍵字: 美國 降息 軟著陸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