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太地產偕東海建築系創業界之先 水湳麥田裝置藝術登場

楊文琳 2023年03月24日 19:27:00
總太地產偕東海建築系於水湳設置麥田中的裝置藝術。(楊文琳攝)

總太地產偕東海建築系於水湳設置麥田中的裝置藝術。(楊文琳攝)

總太地產與東海大學建築系創業界之先,產學合作計畫以永續生活新「寓」言為題,發展出四座大型戶外裝置,也是四座分別由互動關係、建築材質、空間功能、時間性等面向構築而成的空間,並巧妙的鑲嵌於金黃色的小麥田中,呈現時間流動與風、光、綠影的超Chill生活感動。
 

中部品牌建商熱衷基地綠美化,如寶輝建設、順天建設、國聚建設、惠宇建設等都曾在推案前在基地上打造綠景,而總太地產、精銳建設更發揮極致,找來專業團隊打造裝置藝術,不僅提供附近居民休憩,也成了城市中打卡熱點。總太地產深耕水湳特區,以永續城市、健康建築為目標,與中台灣建築最高學府東海、逢甲兩所大學,分別與其發展特色結合,開展出不同的專案計畫,率先登場的是與東海大學合作的戶外裝置藝術街廓,由今年將代表Team Taiwan前往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代表的建築系曾瑋系主任領軍,與邱浩修教授策劃,一同回歸「越在地越國際」的後疫情時代視野,以麥田裏的裝置帶到訪者回到人本的感知體驗,大規模地景藝術,更是業界首創。
 

總太地產董事長翁毓羚指出,因「智能種子屋建置計畫」與東海大學建築系結緣,「智能種子屋」以建置減碳、創能、平衡的「自主性建築」,打造一個異地共居、環境共享、城鄉共好的智慧生活場域,對於住宅規劃的想法是極具文化內涵的設計,用永續角度談建築,既創新又符合時代趨勢,此次邀請了東海大學建築系師生、藝術家一起來創作裝置藝術,更聚焦疫情後、數位時代居住行為的變動,相當具有可看性,歡迎大眾一起來現場感受。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邱浩修指出,此次四座戶外裝置藝術均採用不加工的一次材,並大量使用回收材料,利用空間呈現時間感,若以順時鐘方向依序參觀,則可感受時間由慢到快,巧妙的設計引入周遭風土、光線、綠景,值得深度體驗,此次跨界合作動員10多名師生,讓創作實踐、落地,也從不同角度重新定義永續。
 

麥田裏的大規模地景藝術。(楊文琳攝)


作品一「感知的倉:一方茶屋」由廖炯昇老師打造,取材大肚山的紅土與茶葉作為夯土材料,再以松木板堆疊圍塑,在裝置內可蹲、可坐、可站立,不同高度的景觀窗,風及聲音可穿透到裝置內,嗅覺則能聞到木頭香氣。作品二「慢流憶室」由游麲老師創作,使用材料全是都市中收集到的廢料,裡面甚至還有檜木,藉由材料展現人們生活與記憶,在都市發展與頹敗過程中被賦予的自然輪廓,造型則有如麥田中漂浮的盒子,坐在室內,經驗水滴緩緩落下,空間複寫上新的生活記憶。
 
作品三「構築自然」由陳建同老師打造,選用國產材人造林柳杉,特性是易加工、輕量化,以三角型單元模組系統,可產生出跨距的薄殼建築,低耗能的構築行為,就可完成輕巧通透的溫室花園,也藉此反思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平衡。作品四「心境譯站」由謝秉潔老師創作,其靈感來自小報亭,運用有形的空間及無形的資訊疊加而成的資訊打卡站,參觀者透過平板寫下心情記事與顏色,就能得知今日的心情顏色,系統固定時間還會統計使用者的數據,利用空間的光與律動來呈現,展現集體共創的成果。

關鍵字: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