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美館「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25日盛大開幕

楊文琳 2023年03月25日 22:28:00
策展人為文化部長史哲(左二)介紹黃土水作品。(國美館提供)

策展人為文化部長史哲(左二)介紹黃土水作品。(國美館提供)

國美館25日舉辦「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開幕式,文化部長史哲、國美館長廖仁義,及遠道而來的日本大分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田中修二、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教授熊澤弘等,共同為過去將近100年以來,台灣近代雕塑第一人黃土水最大規模的個展揭幕。


文化部長史哲致詞時引用黃土水曾說「能永劫不死的方法只有一個,這就是精神上的不朽。只要用血汗創作而成的作品還沒有被完全毀滅之前,我們是不會死的。」呼應今日「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史哲指出,今天同時也是美術節,始於戰爭的美術節,是當時藝術家希望「用藝術撫慰心靈」而發起,但3月25日卻也是陳澄波遇難的日子。自己今天上午見證了陳澄波特別在遺囑中囑咐家族保存的作品《清流》捐贈台南美術館儀式,這個捐贈象徵的便是精神的不朽、藝術的傳承。而同樣的,黃土水雖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作品《甘露水》卻在隱匿了60年後才得以出土,也要特別感謝張鴻標先生家族為國家保存台灣人不朽的精神。


史哲提到,黃土水是日治現代化的第一代,也生長於西方理論、技法進入的時代,他的創作雖有西方技法,但內容仍然是台灣本土的產物。這正提醒我們,當面對1949年後的衝突,也必須反省及記取台灣進步的歷程中,藝術家的奉獻及犧牲。史哲強調,重建台灣藝術史是必須持續進行的工作,「無史不成國」,我們必須記取一切的脈絡,發掘更多的細節,壯大台灣的內容。重建台灣藝術史是我們必須互相團結、互助,一起要達成目標,就如黃土水所說,「期待藝術上的『福爾摩沙』時代來臨,我想這並不是我的幻夢吧!」

 

國美館長廖仁義表示,從《甘露水》出土那一刻,國美館面對被社會信任的榮耀與重責,便已準備未來一定要舉辦規模盛大的黃土水展覽。這個展覽,歷經三任文化部長的持續支持:鄭麗君部長從黑暗的盡頭打開通往光亮的大門,讓黃土水尊嚴地走出來;李永得部長以文化資產來重視保存黃土水,定期督導國美館的籌備工作;史哲部長接下未完成的任務,讓這個展覽與學術研討會終於盛大揭幕。


國美館表示,2017年文化部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以來,經由許多熱心學者專家的研究與奔走,黃土水的作品逐一出土,得以重見天日。尤其感人的是,曾在1921年入選帝展的大理石雕塑《甘露水》自1958年便已消失無蹤,卻在2021年奇蹟出現,神秘的保存者張鴻標醫師家屬將她捐給國家,在總統蔡英文見證下交給文化部,入藏國立台灣美術館。散佚作品的出土奇蹟,猶如冬眠過後甦醒展臂,都為台灣美術史的重建帶來生機盎然的喜悅。

 
黃土水(1895-1930)生長於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而後獲得保送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木雕部,直到研究科畢業,他是第一位進入東京美校的台灣人,也是第一位入選日本官辦展覽「帝國展覽會」的台灣藝術家,從1920年到1924年連續4屆入選「帝展」。為了能夠繼續在日本社會爭取台灣社會的尊嚴,他嘔心瀝血創作,積極追求藝術成就,他的奮鬥感動了當時的台灣社會,許多政商高層慷慨解囊贊助他,請他雕塑人像,收藏小件動物雕塑,這個歷史說明了台灣社會不分政經地位對於藝術家的支持。短暫36載人生,黃土水卻為台灣留下無數不朽的經典作品,成為台灣藝術史的巨擘,既奠定台灣近代雕塑走向現代雕塑的基礎,也為台灣美術史開啟了後代可以追隨前進的道路。

關鍵字: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