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AI發展中心針對物價波動議題,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取自輔大AI發展中心臉書)
隨著全球經濟波動,台灣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敏感度持續攀升。據輔仁大學 AI 發展中心調查顯示,98.0%民眾有感近期物價上漲,面對物價增漲,近八成(78.1%)民眾認為,政府抑制物價上漲的成效感到不滿意,相較前次調查(2022年12月)結果,減少8.4%。儘管對政府抑制物價上漲成效的民眾有所減少,但81.9%的民眾仍擔憂未來物價持續上漲,相較2022年12月調查,提升12.4%。
依據報告,在經濟景氣方面,59.6%民眾認為,國內目前經濟景氣不佳,而有46.5%的民眾預計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將變差,反映出民眾對當前經濟復甦的悲觀態度。
為了解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看法及其對生活的影響,輔大新任校長藍易振帶領研究團隊結合《 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於2024年3月28日至3月31日,以EDM方式通知,進行「民眾對物價感受議題」網路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數為1,555份,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為正負2.49%。
調查顯示,對於物價上漲的原因,民眾普遍認為是國內政策(78.0%)和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70.1%)所致,顯示全球經濟因素與國內政策均對日常生活成本有顯著影響。
另外,民眾的收入情況與支出增加的比例顯示經濟壓力。調查顯示,77.7%的民眾表示近半年每月總支出增加超過1,000元,而75.7%的民眾每月總收入未有增加或甚至減少。此外,也有31.1%的民眾表示每月財務狀況是「入不敷出」。這種收入未增但支出增的狀況,迫使民眾調整購買行為來應對物價的變化。在消費行為上,92.6%的民眾表示會減少部分支出以維持收支平衡。具體來說,57.7%的民眾選擇減少餐飲開銷,其次是降低休閒娛樂支出,占比55.3%。
調查指出,53.8%的民眾選擇減少線上購物以節省開支,31.3%民眾則透過增加線上購物頻率尋找更多優惠。
整體而言,針對物價變化,多數民眾採取減少非必要開支和轉變消費習慣等節流策略,而有較少比例的民眾選擇透過投資或增加收入來對抗物價上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