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解決內科交通 蔣市長別重蹈柯市長覆轍

郭淨宇 2023年03月27日 07:00:00
透過使用文湖線預留空間,將車廂延長為六節,或可為舒緩內湖交通問題方式之一。(資料照片)

透過使用文湖線預留空間,將車廂延長為六節,或可為舒緩內湖交通問題方式之一。(資料照片)

先前六都選戰中台北市最多人關注的議題之一,莫過於內湖的交通改善問題,內湖的重要性可在近日蔣市長出席「台北市數位內容創新中心」發言可見一般,「內湖科技園區已經是全台灣最重要的產業聚落,目前有超過6700家的廠商進駐,而每年的營收更高達了5.2兆,而每一天進出的工作人數近21萬,所以所產生的效益不但是全臺之冠更是臺灣的驕傲」。

 

然而對於已經有重大產值且完善聚落的科技園區是否可以透過所謂的「內科減壓」來解決,卻是也挑戰重重,畢竟科技園區的生態系培養困難,如不小心反而可能摧毀得來不易的產業聚落,此外從廠商立場出發,又有誰願意要參與「內科減壓」的搬遷過程呢?

 

從歷史經驗與國際案例來看,政府的強力干預與減壓措施,往往不得成效外,反而還會加劇產業聚落本身的發展成本,削減競爭力與限制經濟發展,反而成為多輸的局面。在當前國際競爭加劇之下,政府扶植競爭都還來不及,何況是反其道而行呢?

 

回歸到內科問題的本質,從內科的都市計畫到後來的產業發展來看,其實可以清楚看出,道路容量的先天設計不足,將會是導致各種以優化私人載具為主的改善措施出現瓶頸的根本原因,因為容量不足的問題,即使透過再多的私人載具相關的交通優化措施,例如智慧號誌等,成效終究有其極限,而透過彈性上下班,則又牽涉到各個產業的產業生態問題,實在難以說改就改,從歷年相關彈性上下班為主的成效來看,恐怕也只能是杯水車薪。

 

因此要解決此問題,只能透過另闢蹊徑,也就是開拓大眾運輸方式來改善。對於透過大眾運輸來改善,這部分必須要給予蔣市長掌聲,因為他願意重啟被前市府喊卡的民生汐止線,畢竟只有透過大眾運輸將人潮從私人載具分流,才可能根本改善路面交通問題,然而在當前汐止東湖段已經要進入開工之際,就已傳出完工要等九年半的消息,更何況未來才要納入民生汐止線?著實令人擔憂未來改善措施何時才會具體落實?而內科的交通黑暗期又要再等待多久呢?

 

對於大眾運輸系統是否能更快速的解決問題,其實可以參考2016年當時的捷運局早有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就是透過使用文湖線預留空間,將車廂延長為六節的措施,當時的估計經費是150億元,時間上花費49個月可以完成。相較於內科巨大的經濟產值與塞車造成的社會成本,再考量其他的捷運措施所需的時間來看,可謂是相當划算且可以改善問題的措施,只可惜當時柯市長表達十年後再考慮,因此該案就從此擱置,如果當年柯市府願意採納,想必今日內湖的交通問題應該早有改善。只是如同所有的公共工程一般,伴隨各種物價與營建成本的飆漲,恐怕現在也非當年的150億元可以解決此問題了。

 

此外,今天進一步分析當前內科的交通問題,內科除了是因為先天都市計畫不良外,其實同時也與大台北都會區的擴張事實密切關聯,從內科大量的堵塞路段與國道一號有關這點,彰顯了大量的通勤人潮需要仰賴私人載具跨縣市通勤,因此建議新任市府趁民生汐止線重啟考慮之際,要解決內科交通問題,不只考量滿足台北市的市內捷運短途交通需求,更應將國道一號沿線的需求一併納入考量。

 

因此,是否能有效整合連接汐止與基隆地區的基隆捷運,以及整合經過林口串聯桃園的桃園機場捷運等跨區域軌道系統,也將成為解決問題的重要議題,甚至是關鍵所在。在未來北北基桃的1200月票上路之際,如果有這樣沿國道一號的便捷軌道措施,相信必然可以轉移相當的跨區通勤人群,從無止盡的堵車中轉移到固定班次且便捷快速、可負擔的捷運路線之上。

 

在東湖汐止線已經確定開工之際,期望台北市在後續的民生汐止線台北市與內湖路段考慮上,應可進一步整合東湖汐止線、基隆捷運線乃至桃園機場捷運線的各種可能性,新任市府可參考國際措施,如考量採用直通運轉以及與日前開闢直達車的各種訴求等方案,以此來滿足大台北甚至是北北基桃通往內科的通勤族群需求。同時在短期方案上,可考慮重啟2016年捷運局提出的增加為六節的改善措施,透過解決區域與城市內的大眾運輸使用問題,構建滿足短中長程的大眾運輸路網,才可能根本的透過大眾運輸系統來解決內科交通,更甚至讓內科發展更上層樓,不受限於當前的惡劣交通環境。

 

※作者為台北市民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