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AI文化力 迎戰14億人海量數據攻勢

湯名暉 2023年06月04日 07:00:00
台灣若未能把握現有的環境產出不同詮釋的文本,未來將難抵擋海量數據產出的定向攻勢。(美聯社)

台灣若未能把握現有的環境產出不同詮釋的文本,未來將難抵擋海量數據產出的定向攻勢。(美聯社)

輝達(NVIDA)董事長黃仁勳在台灣大學畢業典禮的精采講演,再次掀起各界對於台灣在人工智慧優勢的關注,除了在產業革命的議題上帶動IC設計、晶圓生產、以及深度學習相關產業領域的熱議,更能觸發台灣參與全球人文再啟蒙的能動性,以東西方文明交界的優勢,探討什麼是人工智慧時代的普世人文價值。

 

西方國家在人工智慧發展的同時,也再度興起跨領域對話的傳統,早在15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以來,文明與物質科技的相互影響不乏成果,到啟蒙時代(Age of Enlightenment)更是將人類帶向理性的境地,從「祛魅」(Entzauberung)的過程走出前現代時期的蒙蔽,不再讓威權支配主體的發展,而是經由人的解放和覺醒來體現神性。天文學家哥白尼、物理學者萊布尼茲、建築學者阿爾伯蒂,以及數學家笛卡爾等先哲更是融貫不同學科的知識,對於當代的哲學與人文學都別有一番見解。

 

2022年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谷歌前CEO斯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以及MIT計算機學院頂尖學者哈藤洛赫(Daniel Huttenlocher)合著的新書《人工智能時代》也有著相似的時代意義,從哲學的基礎探討文明的進展與人的關係,他們集結西方當代的人文與科技理解,尋著啟蒙運動的足跡。誠如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所主張的「驗證原則」(Verification Principle),一個命題只有在原則上可以通過經驗觀察才有意義,人工智慧可以產出知識,卻未必能驗證所有的知識,以及哲學詮釋、以及倫理和美學的精神科學的世界。

 

後現代與批判理論沿襲馬克斯主義的勞動力解放,觀察到人工智慧的發展確實在解放人的主體性有著相當貢獻,卻也讓世界體系隨著這一波生產模式與資源的重大改變讓南北問題更為嚴重。貧窮國家更難具備相應的能源與資源持相關的軟硬體與演算法,其人類活動產出的文本只能單向的為人工智慧所用,而無法在語意的詮釋上與之對話。因此,誰掌握了最大的演算資源,誰就能主導人類與人工智慧對話的能力,誰長主導人類與人工智慧對話的能力,誰就能控制文明的演進。

 

輝達董事長黃仁勳的精采講演,再次掀起各界對於台灣在人工智慧優勢的關注。(攝影:楊約翰)

 

更嚴酷的情況還不是因為經濟與資源的落差造成世界體系的斷裂,而是基於傳統的前現代政治的霸權神話將人工智慧作為「聖櫃」,以權力主導片斷且不可檢證的知識建立單向度的演算系統,透過不斷的自我複製和擴展節點,從而掩蓋人類文明演進所積累的多元樣貌。在人工智慧的世界體系已呈現傾斜的狀態下,甚至將霸權神話的「聖櫃」以發展的名義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共享,甚至進一步強化其嚴格且絕對的封閉性,成為禁錮主體性發展的統治工具。

 

立足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台灣,包括台灣大學在內不乏法律與哲學領域的學者注意到此一現象,並且進一步探討人工智慧領域的法律人格與倫理的議題,為中文語境的法律專門表述方式與概念奠定基礎。台灣已具備演算社會(algorithmic society)的演算單元生產力,更應發揮獨有的文明優勢,畢竟在華人世界裡沒有比台灣更自由的地方,更具備發展人文與人工智慧對話所需的文藝復興環境。特別是法律與哲學領域的權利與義務的詮釋,台灣若未能把握現有的環境產出不同詮釋的文本,未來將難抵擋海量數據產出的定向攻勢,這將是不同於假訊息或是社會滲透的競爭,將是重量級與輕量級之別的較勁。

 

台灣雖然自然資源缺乏,卻在新能源、半導體、以及人工智慧三大領域造成全球性的影響,發展人工智慧的演算法所需的環境又是華人世界獨一無二者。未來要如何讓全球不同的文明正確的認識華人群體或是中華文化,而非是被設計或是塑造的數據所迷惑,人工智慧的文化力更是台灣各界在硬體與算力資源以外更需關注者,這是一場歷史性的,以兩千三百萬平衡十四億的全球性不對稱競賽。

 

政治與軍事的勝負在歷史上不過剎那,但是在人工智慧的浪潮之下若被海量的數據掩蓋主體的存在,未來不只是台灣在人工智慧只留下物質遺墟,主體遭受掩蓋或扭曲之外,漫長的中華文化與東亞文明未來恐將出現的巨大黑區。西方觀察的華人性不全然能解釋華人主體的發展,東方世界中也難有其他文明能有淵源流長,且有切身面對生存境遇的壓力者。

 

如何在人工智慧與文明辯證的歷史交匯點留下更多「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我們往哪裡去」,台灣已有能力產出算力資源為引擎,應輸入更多的文化力豐富人工智慧的人性,也才能讓主體性躍然於人工智慧的世界。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