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演開麥拉】「她喝醉了會唸莎士比亞」 我這樣紀錄許鞍華神與狗之間的人生

文念中 2021年01月13日 11:24:00
許鞍華像我們每個普通人一樣,有快樂也有寂寞,有自信也有謙卑,在這個充滿焦慮的時代,她誠實又認真的遵循著自己的節奏一直在好好拍電影。(取自傳影互動臉書)

許鞍華像我們每個普通人一樣,有快樂也有寂寞,有自信也有謙卑,在這個充滿焦慮的時代,她誠實又認真的遵循著自己的節奏一直在好好拍電影。(取自傳影互動臉書)

1991年我第一次見到許鞍華導演。那是我讀大學的時候,她來電影欣賞課當客席講師,下課後趁她未離開課室,我抓緊機會衝上去,遞上自己的電話號碼紙條,表明很想入行當她的助理和參與她的電影工作。後來完全沒有回音我一點也不意外,那紙條很有可能在她還未走出學校大門時就已經丟掉了。結果我還是陰差陽錯入行了。


 
2002年終於有幸得到了和許導初次合作的機會,為她的電影《男人四十》擔任美術指導。猶記得導演在第一次碰面的工作會議上強調,電影最想拍到的是「盛放的鳳凰木」。那是一個什麼樣的調子?是青翠的樹影婆娑襯托著一簇簇璀璨綻放的火紅色的花,也是嫣紅翠綠的男女主角互相輝映。電影拍攝得非常順利,完成後,林嘉欣得到了雙料影后,許導被電影節提名最佳導演,我們成為了好朋友,偶有相約飲咖啡吃晚餐一起看話劇。

 

《男人四十》裡的林嘉欣與張學友。(取自《男人四十》劇照)

 

2016年之前我們還合作了《桃姐》和《黃金時代》。到拍攝《明月幾時有》的時候,有一天我和同事突發奇想,想要給許導拍一個紀錄片,想把她的經歷和人生故事帶給更多愛香港電影的觀眾和年輕的電影人。晚上收工回飯店,我給她發去短訊徵求同意,想不到她竟然秒速回訊說:「你愛拍就拍吧,只要你不怕拍了以後沒人看」。既然她同意了,我便迅速展開行動,第二天就帶著攝影機去了現場,一邊做她電影的工作一邊開始了拍攝。

 

由許鞍華執導、劉德華與葉德嫻主演的《桃姐》,獲得第4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男女主角獎項。該片同時也得到全世界各影展的肯定。(取自《桃姐》劇照)

 

2019年中紀錄片终於完成了後期工作。在這三年多,近四年的過程中,我們拍下了許導演和家人(特別是媽媽)的生活,跟隨著她進行電影後期及宣傳工作,採訪了她的家人、朋友、同事和同時期的兩岸三地電影人,整理了大量素材(單是文字稿就接近五十萬字),還有漫長又複雜的剪輯和後期工程。

 

我們用這部紀錄片,為許導和香港電影的成長軌跡做下了小小記號,收穫了很多許導不為外人知的人生趣事,及珍貴的生活經驗。比如她喝醉了原來會唸莎士比亞;她把電影當做老公,把文學視為情婦;大時代的烽火連天下,她關心的原來是萍水相逢互相幫忙的普通人;她的世界觀原來並不灰暗而是充滿陽光的,她還奉勸別人如果看電影越看越鬱悶就別看了;跟人分了手,反而慶幸可以専心工作;她將拍電影當做一條生命缐牢牢抓在手中.......在神和狗之間找到了平衡。

 

許鞍華一直維持簡單樸實的居家生活,這也是她電影作品如此貼近大眾人心的主因。(傳影互動提供)


 2020 年因疫情關係,香港的電影院線幾乎停擺,我們片子放映的檔期一再推延和取消,但很幸運能在台灣金馬影展放映了三場,還得到了單場觀眾票選的第一名。電影節的同事說,放映時觀眾的笑聲比看喜劇電影還多。映後我也收到了很多朋友發來的短訊,有人哭得傷心,口罩都濕透了,有人笑得開懷,我想那都是許導演獨一無二又自然真實的個性所帶來的感染力吧。我並沒有刻意想要將觀眾的情緒推向哪一邊,只希望能如實記錄下她的故事,她拍電影的初心和對創作的態度。她一直都在好好生活,像我們每個普通人一樣,有快樂也有寂寞,有自信也有謙卑,在這個充滿焦慮的時代,她誠實又認真的遵循著自己的節奏一直在好好拍電影。

 

 

熱愛可以化解所有低潮和曲折,抵擋一切無常和變幻。能擁有她和她的電影,是我們的幸運,願這部紀錄片能讓大家對她有更多了解,讓更多觀眾喜愛她,從中找到一些連結,一點共鳴,一份鼓勵。Long Live Cinema!電影萬歲!

 

本文作者文念中(右) 與許鞍華。(傳影互動提供)


文念中:1991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為知名電影藝術指導,亦跨足平面、舞台及廣告設計。曾跟隨美術指導區丁平、張叔平等參與多部電影之美術工作,1999年憑《心動》首獲金像獎殊榮,從此展開其電影美術指導生涯,屢次與許鞍華、彭浩翔、麥兆輝、張艾嘉等中港台導演合作。2012年以《聽風者》入圍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及美術設計。與許鞍華導演多次合作,為《男人四十》、《黃金時代》及《明月幾時有》擔任美術指導。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