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桌師父的經典傑作】快失傳的「飯桌仔」白菜滷 台南「福泰」吃得到

黃婉玲 2021年02月07日 10:40:00
白菜滷看似簡單,但要做出細膩渾厚的辦桌宴席版本滋味並不容易。(寫樂文化出版)

白菜滷看似簡單,但要做出細膩渾厚的辦桌宴席版本滋味並不容易。(寫樂文化出版)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白菜滷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簡易版,一個是辦桌宴席的版本,雖然坊間到處得見白菜滷的蹤跡,可惜多是簡易版的白菜滷,不是宴席上的白菜滷,很多人並不知道白菜滷原來還有另一種樣貌。

 

在認識白菜滷之前,還得先了解有趣的「飯桌仔文化」。早年,婚嫁喜慶的大開宴席並非日日常有,辦桌師傅倘若只靠接辦桌為生,生活恐將無以為繼,在平常沒有辦桌工作時,不是下田耕種,就是到市集擺個「飯桌仔」攤位,既能練習手藝,也可維持生計。

 

現在人們對早年的飯桌仔文化比較陌生,所謂「飯桌仔」有點類似現在的無菜單料理,師傅跟著時令挑食材,出什麼菜客人就吃什麼,一道菜售罄後,師傅再端出來的菜也不會一樣。而師傅盛給客人的每一份菜餚,是以一人或兩人的份量來計算,現在飯桌仔給的份量都是固定的,如果人多,同一道菜可多點幾份,當然也可以告訴老闆「我要大份的」,師傅就會給足份量。

 

在台南,飯桌仔還有一、兩家,其餘能保持傳統樣貌、完整上菜的並不多,雖然號稱「飯桌仔」的攤子不少,但真正的飯桌仔至少要同時能擺出十道菜以上讓顧客挑選。而且好的飯桌仔所做的肉臊飯一定要做得夠好,也要有招牌湯品,才能稱得上是有規模的飯桌仔,如果只有提供四、五道菜,就太貧乏了。

 

飯桌仔和自助餐最大的不同在於,除了同時提供十道菜以上,還要有隨季節應變、同時讓其他菜色輪番上陣的能力。除了台南以外的其他地方,也有類似飯桌仔的攤位,但極少見到傳統飯桌仔這種能夠依時令隨時端出不同菜色的能力。

 

飯桌仔,有如庶民日常的微型辦桌

 

另外飯桌仔也扮演著庶民飲宴的功能,由於每一道菜都是辦桌師傅的經典傑作,因此早年若家中臨時有親友來訪,沒錢上館子,主人家也常會招待到飯桌仔用餐;或是三五好友相聚氣氛熱絡時,相約到飯桌仔吃喝一番,凝聚感情。

 

現在台南石精臼旁的「福泰」仍保留飯桌仔的風貌,我喜歡它的懷古風,最主要是仍保留當年傳統,師傅會按照當令食材隨機發揮,每一輪的菜色不一定一樣,除了味道無可挑剔,往往還能讓食客充滿驚喜,即使常去也吃不膩!飯桌仔師傅通常一大早三、四點就到菜市場採購,選購最高級的青菜、魚、肉來烹調,選材也可見師傅的高明之處,同樣是一盤炒青菜,特意挑過的高檔菜炒出來就是漂亮,口感也特別好。另外,專業的料理手法也是差異所在,紅燒魚的醬汁必須在前一天就先爆炒蒜、薑,煮好後先放在冰箱熟成一天,隔天再拿出來煮紅燒魚,如此味道才夠香郁,加上魚材上等、夠鮮,成菜自然上得了檯面。

 

福泰的白菜滷就是一絕,每回一端上檯面,手腳稍慢就點不到,有時我還沒到店口,遠遠就拉起嗓門喊著「白菜滷我要兩份」,雖然不顧形象也有點不好意思,但若不出此下策就點不到白菜滷了。他們家白菜滷的做法是其他地方不容易吃到的宴席版白菜滷,這也是我經常光顧的原因之一,就算每次去總會吃到撐,卻又樂此不疲。

 

辦桌宴席版本的白菜滷做工繁雜,現在會做的人也逐漸少了。(寫樂文化提供)

 

複雜的宴席版,滋味細膩渾厚!

 

顧名思義,簡易版的白菜滷做法並不複雜,大體上就是把爆好的扁魚加白菜燴煮到入味,再視各地方飲食習慣決定是否勾芡,雖說這樣做的白菜滷也好吃,但在風味上不免單薄,畢竟工序簡單、食材也少,不容易有特別突出的味道,所以若是用簡易版白菜滷做菜尾湯,對於整體味譜起不了太大增進或交融的作用。

 

看似百花齊放的白菜滷,其實也碰到跟菜尾湯一樣的傳承問題,在我多年來採訪各地白菜滷製作的經驗中,也曾四處碰壁,會做正統白菜滷的師傅並不多,倘若不是有幸遇到一位老師傅傳授正統宴席版白菜滷的做法,我也不知道看似簡單的白菜滷,其中還有如此細膩的學問。

 

宴席版白菜滷多了香菇、豬肚片、肉絲、蒜酒,這四個味道在簡易版白菜滷是沒有的,可別小看這四種味道,它們可都是強而有力的味道,加上扁魚和白菜的融合,形成非常濃厚的鮮美滋味,相形之下簡易版的白菜滷自然無法匹敵。

 

【宴席版扁魚白菜滷食譜】

 

‧材料(以十人份電鍋為一份為例)

大白菜 1大顆  

扁魚  4兩  

豬肚   1/2顆 

香菇   1大朵 

瘦肉絲  6兩

蒜頭         1把   

高湯或水   至少十人份電鍋的份量 

 

‧調味:

醬油   適量

二砂糖  適量

鹽    適量

白胡椒粉 適量

米酒        適量

 

‧做法:

1. 扁魚先爆好,肉絲抓醃後過熱油備用,以上作法和紅燒羹相同。

 

(寫樂文化提供)

 

2. 將蒜頭剁碎,加米酒浸泡半小時以上。

3. 大白菜切成約兩公分大,用滾水燙過以去除生菜味,再加入熟成好的扁魚一起略炒,並加鹽、胡椒粉調味備用。

 

(寫樂文化提供)

 

4. 豬肚洗淨,先燙煮到七分熟,切成菱形塊狀備用。

5. 拿個大碗當扣碗,在碗底中間擺一朵香菇,旁邊擺上切好的豬肚。

 

(寫樂文化提供)

 

6. 將拌炒過的扁魚和大白菜一起鋪在豬肚上面(約兩公分厚),上面再鋪一層肉絲,再鋪上剩下的扁魚大白菜,然後繼續鋪一層肉絲,最後再鋪上一層扁魚大白菜當底。

 

(寫樂文化提供)

 

7. 最後均勻倒點蒜頭酒增強風味。

8. 整個扣碗倒放進蒸籠蒸二十分鐘(如使用電鍋外鍋放半杯水)。蒸好之後,整碗直接倒扣倒出就能維持漂亮如花開的形狀。再加入約七分滿的高湯即可。

 

(寫樂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台菜本味:黃婉玲的菜尾湯和經典宴客菜》,寫樂文化出版)

 

※黃婉玲:作家、美食家、土生土長的台南人,曾擔任電影《總鋪師》美食總指導、電影原著作者。特別偏愛以「吃」來談論文化,期待能將彼時的美好,透過各種形式持續傳承下去,成立「黃婉玲台菜教室」,說菜、做菜、教菜,深信無論是庶民小吃或經典阿舍菜,都值得考究溯源並推廣分享。學生來自四面八方,透過教學、演說、著作,活絡台菜的價值,讓更多人感受正統台菜的美好與豐富文化內涵。臉書粉絲團:黃婉玲的烹飪教室

 

 

追蹤↠ 上報流行 第一手接收好文資訊
看更多《上報流行》文章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