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永添專欄:美國要介入台海戰爭並不一定要真正出兵 

紀永添 2020年11月14日 00:01:00
美軍艦綠灣號日前通過台灣海峽時,航艦人員在艦橋內以觀通設備監控的照片。(圖片取自U.S. 7th Fleet臉書)

美軍艦綠灣號日前通過台灣海峽時,航艦人員在艦橋內以觀通設備監控的照片。(圖片取自U.S. 7th Fleet臉書)

隨著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改變,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越演越烈,也讓美國開始進一步思考,應該如何避免海岸兩岸爆發衝突。除了許多學者建議應該改變美國過去的戰略模糊政策,清晰表明對台灣的防衛承諾外,也有一部份的人主張美國應該重新在台灣駐軍。如美國智庫「2049計畫室」的資深主任易思安,在台灣媒體所撰寫的專欄文章中就表示,美國應該派遣一支數量達一定程度的陸軍或海軍陸戰隊到台灣,做為戰略性反制,嚇阻中國武力犯台的企圖。但也有不一樣的意見,如前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就認為,從台灣撤軍是當時美、中建交的條件之一,如果美國恢復在台灣駐軍,可能會導致美、中兩國斷交,讓情勢更為緊張。同時台灣也會過於依賴美國的保護,不願意再投資國防建設。這對美國與台灣來說,都不是正面的發展。

 

開通台灣部隊與美軍的資料鏈系統

 

這兩種南轅北轍的說法,其實各有道理。支持戰略清晰政策的一方,認為美國過去曖昧的態度,間接助長了中國的野心,讓中國有機會離間美、台關係,美國現在必需儘快表態,將會不惜一切代價協防台灣,才能避免中國誤判情勢。而支持戰略模糊政策的一方,則主張不要過早把美國的底牌露出來,這樣才能保有外交與軍事上的彈性,不然會讓兩個核武大國,立刻走向全面性的軍事對峙。這對美國來說,才是最有利的策略。不過,想要強化嚇阻力,展現美國願意協助台灣防禦的決心,與要不要在台灣駐軍,不一定要畫上等號。因為隨著科技進步,即使兩岸爆發衝突,美國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派兵救援台灣,也有很多新方法可以協助台灣取得戰場上的優勢。關鍵在於要讓中國知道,台灣在戰時一定會獲得這些協助,使解放軍的渡海作戰毫無勝算。

 

正在海上進行演習的羅斯福號航空母艦群。(圖片取自美國海軍)

 

最簡單的,像是開通台灣部隊與美軍的資料鏈系統,使台灣的指揮單位可以接收到美軍偵察機、反潛巡邏機,軍艦、無人機、衛星所取得的敵方部隊位置。這可以讓台灣能後發制人,以反制性武器削弱中國的攻勢。特別是美國近期已經批准出售135枚AGM-84H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與400枚RGM-84L-4岸置型魚叉反艦飛彈,再加上台灣本身就擁有的萬劍彈、雄風二型反艦飛彈、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如果美國願意在台灣遭到攻擊時,以其強大的偵蒐能力,即時提供台灣最新的敵方精確坐標,那即使台灣在承受第一擊後,各式雷達與重要基地都遭到嚴重破壞,仍然可以利用美軍提供的寶貴資訊,發動一波強力反擊。摧毀中國在東南沿海一帶的機場或飛彈發射基地,擊沉向台灣逼近的敵艦,甚至以防空飛彈攔截解放軍的戰機,阻礙敵方的攻勢。

 

AGM-84H攻陸飛彈。(取自美國太平洋艦隊臉書)

 

台灣過去花了很龐大的資源來投資博勝案,就是希望建立這樣的資料鏈。只是在戰時美軍是否會開通資料鏈,這牽扯到美、台之間的軍事合作機密,美國政府在戰略模糊下,也從未公開承諾過。台灣與美國之間,平日雖然有各種檯面下的情報合作與交流,但在戰時是否也擁有一樣的機制,足以大幅增強台灣的防禦與反制能力,都處於諱莫如深的狀態。美國若希望強化對中國的嚇阻力,使解放軍不要誤判,又不願意打破承平時刻的戰略模糊政策,讓美、中關係陷入緊張。那可以選擇的一個方法,就是進一步強化與台灣的資料鏈互通情況,並適度透露給外界知道,讓兩國在不必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下,展現雙方的戰時合作能力。也讓解放軍知道,一旦兩岸爆發衝突,就算能順利摧毀台灣的各式雷達、並壓制偵察機升空,台灣依然有辦法進行強力反擊。

 

IDF戰備用萬劍彈展示。(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阻斷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

 

除此之外,美軍的各式電子偵察機,近期常常飛抵台灣的西南方空域,在中國外海一帶徘徊,執行偵察任務,其中不少擁有極為強大的電子干擾能力。在戰時如果可以在同樣的位置進行電子干擾,將能大幅影響解放軍的戰機與船艦,使其無法正常執行作戰任務。而且美國以前可能就這樣做過,過去兩岸戰機曾經多次近距離遭遇,險些擦槍走火、爆發衝突,美軍疑似以電子干擾的方式,阻斷兩岸戰機與地面戰管單位的通訊,並影響雷達與航電系統,逼使雙方冷靜撤退。美國現在更擁有干擾衛星的能力,能阻斷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使解放軍的精確打擊武器暫時失效,或影響其精準度。這些都是美軍不用真正派兵介入台海戰事,卻可以利用科技能力,影響雙方勝負的重要手段。而且利用資訊戰、電磁戰、太空戰介入的方式,極不容易證明,卻非常有效。

 

在科技手段之外,美國還可以使用外交手段來間接協助台灣。比如讓駐日美軍與日本自衛隊提高戰備層級,擺出隨時可能介入的態勢,以牽制中國的北方戰區與中部戰區。或是與印度舉行大型聯合演習,劍指中國的西部戰區,讓中國無法從這幾個戰區,調動太多部隊支援東部戰區與南部戰區的對台戰事。因為光是印度與中國在近期所爆發的邊界衝突,中國就調動了近十萬部隊在西部戰區,以防範情勢惡化。而且北部戰區與中部戰區要負責戍守渤海灣內的政經中樞,如果受到外敵威脅,勢必無法調離主力部隊南下支援。這種牽制性的手法,也可以用於在南海地區。美國、澳洲、英國的艦艇,如果在南海舉行聯合演習,能大幅度牽制南部戰區的部隊,使其難以參與攻台作戰。這種圍趙救魏的戰術,將使東部戰區的部隊孤掌難鳴,而讓台灣更有勝算。

 

美國有能力阻斷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湯森路透)

 

這種利用在灰色地帶的各種間接手段,以不直接介入戰事的方式,來影響戰爭的結果,是未來世界各國可能會紛紛效法的新型戰術。俄羅斯這幾年奪取克里米亞半島、介入敘利亞戰事、在世界各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就常使用這些手段,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國近年來也積極仿效,對台灣的文攻武嚇,滲透收買,統戰宣傳與經濟利誘,都是這種灰色戰術的一環。甚至中國之前也常常對美國採取同樣的手法,美國其實可以利用同樣的戰術來反制。而要讓這種戰術發揮功效,最重要的是使敵方心中產生確信,堅定不移地認為,戰時美國一定會用這些手段來協助台灣,增加敵方的心理壓力,使其信心瓦解。就像中國日以繼夜不斷宣傳,只要解放軍真的渡海攻台,台灣就會不戰自敗一樣,這種洗腦攻勢,就是讓這種灰色戰術能加倍發揮功效的最重要關鍵。

 

同時間同區域分別演習

 

因此台灣與美國必需在一般的承平時期與可能爆發衝突的前夕,事先進行充足的準備。在還沒有爆發戰爭的跡象之時,就要強化雙方的各種軍事合作,在最大限度內,強調雙方的合作默契。如美國與台灣可以在同時、同個區域內,分別舉行演習,雖然沒有聯合演習之名,卻有互相配合作戰之實。美國派遣P-8A巡邏機進入巴士海峽時,可以聯合台灣派出P-3C反潛機,形成雙方共同偵巡封鎖巴士海峽水下航道的情況。美國軍艦執行自由航行任務,通過台灣海峽時,台灣海軍或空軍的機艦,也可以剛好在附近活動。這些軍事活動,無疑會讓中國視為是一種挑釁行動,有可能會暫時升高情勢,但卻可以讓解放軍心中產生確信,美國與台灣的軍事合作是真實存在的,魯莽渡海攻台的代價,可能會極為高昂,利用這種方式來盡全力嚇阻中國輕舉妄動。

 

美國派遣P-8A巡邏機(如圖)進入巴士海峽時,可以聯合台灣派出P-3C反潛機,形成雙方共同偵巡封鎖巴士海峽水下航道的情況。(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而在研判有可能爆發衝突時,美國可以加大對台灣的支援力道。如在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台灣就以戰備急需為名,向美國採購了數批武器,美國以空運的方式快速運抵台灣。未來美國可以將台灣採購或急需的武器,儲放在關島或沖繩的軍事基地,再由台灣派遣軍用運輸機前往運回,透過媒體公開,形塑美國將會在戰時提供武器,支持台灣的印象。或將目前留在美國進行訓練任務的F-16V戰機緊急召回,並由美軍提供空中加油支援,雙方在有默契下,暗示戰時美國也會視情況為台灣的戰機空中加油,讓我國空軍的攻擊距離大幅增加,逼使解放軍必需在更遠的地方集結或拉長補給線,以避免遭到台灣戰機的攻擊。美國更可以提供台灣第一手的衛星照片,適時公開解放軍的集結情況,部署位置,讓中國瞭解美國與台灣正密切掌握中國的一舉一動。

 

前一陣子蔡英文總統到新竹樂山基地,視察安邦長程預警雷達時,軍方釋出的照片就赫然出現美方技術人員。就技術面來說,這是採購自美國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有美方技術人員進行支援,也在情理之中。但從政治與軍事面來看,這張照片其實在暗示美、台雙方的軍事合作與情報交流非常的緊密,在兩岸情勢緊張之下,格外具有意義。同時美國在台協會也在之前主動貼出一組照片,顯示台灣空軍留在美國移地訓練的戰機,正在接受美軍空中加油機的空中加油。近日海軍也傳出消息,美軍教官正在台灣協助海軍陸戰隊提升操作突擊艇的能力。這幾個動作都是在向中國展示,美、台之間擁有的軍事合作關係。只是隨著解放軍不斷進行各種挑釁動作,美、台之間這種程度的表態,是否足以達成嚇阻中國進犯的目標,恐怕仍有一些值得討論的空間。

 

蔡英文總統到新竹樂山基地,視察安邦長程預警雷達時,軍方釋出的照片就赫然出現美方技術人員。(摘自軍聞社影片)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進入尾聲,目前看起來很有可能由拜登入主白宮。一般認為拜登對中國會採取較為保守的政策,避免美、中兩國的衝突進一步擴大。美國的這種思維可以理解,希望避免台海爆發衝突,也是台灣的共同利益。台灣不能夠奢求美國會無條件犧牲美國子弟的生命來協防台灣,因此台灣在尋求美國的防衛協助時,要認真考慮這一點。台灣在接下來提出的軍事合作選項,應該重視事前的嚇阻性,用更低廉的成本,來維持區域的穩定,萬一真的爆發衝突時,能讓美國能付出最少的代價來協助台灣。拜登政府可能會更重視與盟邦的交流合作與事前預防,而不希望讓美軍直接介入衝突,並更強調以外交手段與經濟圍堵的方式來執行重返亞洲的戰略。台灣若能調整策略,主動提出計畫,取代過去積極爭取攻擊性武器的軍售案,或許會更有勝算。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