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嘉宏專欄:從主張自由貿易到反美豬 國民黨不可自拔的路徑依賴

陳嘉宏 2020年11月18日 07:02:00
過去二十多年,這種台灣認同與兩岸經貿的衝突與磨合,一直是左右台灣政治發展的關鍵議題。(湯森路透)

過去二十多年,這種台灣認同與兩岸經貿的衝突與磨合,一直是左右台灣政治發展的關鍵議題。(湯森路透)

亞太15國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經濟部長王美花說,若要加入RCEP,必須經過所有會員國同意,中國一定會要求台灣遵守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我們國人可以接受嗎?」對於這個說法,前總統馬英九宣稱是「充滿意識形態的見解」;他認為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卻拿不出有效的替代方案來改善兩岸關係,突破對外政經困局,讓臺灣走入國際場域,才是最大問題。

 

台灣無法加入RCEP、CPTPP等等區域貿易整合有諸多原因,例如在開放農產品進口(包括牛豬等畜產品)就與成員國充滿歧見;但撇開這些需要多邊談判的議題,中國的反對當然才是其中的關鍵。馬英九執政時代號稱是過去30年兩岸關係最好的時刻,但同樣從未有機會加入任何一個多邊貿易組織;顯然,就算有九二共識,台灣要加入RCEP與CPTPP都同樣困難重重。

 

中國的反對就橫亙在前,如果要擺脫這樣的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另闢蹊徑,繞過中國,透過不同的經貿連結,諸如新南向政策,或者積極洽簽台美雙邊經貿協定(BTA),以此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也積極協助台灣的產業轉型。但國民黨一方面宣稱台灣無法加入RCEP是台灣閉關自鎖、綑綁經濟;另一方面卻又力擋美國萊豬進口,設下台美貿易障礙,一下子要自由貿易,一下子號召保護主義,那這個政黨到底希望台灣怎麼做?

 

對國民黨而言,什麼自由貿易、國際經濟整合都是假的,要說國民黨是個反對多邊貿易、照顧國內產業的保護主義政黨也其實都是唬人的,真正的交集在中國;如何深化與中國的關係互動才是國民黨的核心關懷,任何脫離兩岸關係的國際經貿整合都是居心叵測,都要被鳴鼓而攻之。

 

事實是,在過去兩岸雙邊關係最緊密的馬英九時期,這套透過兩岸大規模經濟整合以刺激台灣經濟的作法並沒有奏效,馬英九執政的最後兩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不到2%,數據極為難堪。就算在政治上,這套與中國大陸的緊密連結,也為國民黨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連續兩次總統大選都以極懸殊的票數落敗。相反地,就在RCEP宣布簽訂的這兩天,外資湧入台灣,股票連續大漲,在兩岸關係極為疏離的過去四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屢屢成為亞洲四小龍第一名。

 

過去二十多年,這種台灣認同與兩岸經貿的衝突與磨合,一直是左右台灣政治發展的關鍵議題。台灣出生,曾是高盛集團最年輕的亞洲合夥人,現在是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米勒公共事務中心康普頓國際關係訪問教授林夏如,為此在去年寫了一本《台灣的中國兩難》,透過大量的訪談,探討台灣認同下的兩岸經貿困境。書中認為,台灣已經在國族認同方面達成一定的共識,在兩岸經貿的選擇上揚棄了極端的開放或限制,而往中間移動;台灣人更關心的,在擺脫高收入陷阱(經濟停滯)之時,能同時保護自己所認同的價值,包括民主體制、社會正義及環境永續……

 

如何在鞏固自己的台灣認同之餘,努力地維繫兩岸經貿關係?的確台灣最大的課題。這不是趙少康昨天說的:「搞台獨就別去大陸賺錢,說什麼政經分離,其實就是沒品沒志氣。」而是透過瞭解國際經貿分工體系,有意識地降低兩岸經貿連結的風險,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這過程非常艱難,但台灣一定要努力地去做。

 

至於國民黨,從反美豬到挺RCEP,他們既不是要保護國內產業,也不是要支持自由貿易,在無價值理念支撐的前提下,就只能在中國符碼下,陷入一種難以自拔的路徑依賴。問題是,國際地緣政治條件已經不同,越來越鞏固的台灣認同更早已是主流,昔日那些「用意識形態阻礙兩岸經貿」的指控,現在字字句句都反而刺向國民黨自己。台灣早已經不是20年前的台灣,世界更不一樣了,就只剩這個耽溺在「中國結」的政黨還不願意醒。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