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想要跟美國購買的,很可能就是空中布雷系統。媒體報導的這款Quickstrike水雷,圖為MK-62 Quickstrike。(翻攝自推特)
海軍預計興建的四艘快速布雷艇,首艘已在日前下水,舷號為FMLB-1,未來將配屬於負責布雷任務的192艦隊。第二艘快速布雷艇也在同日安放龍骨,開始興建中。同時台灣的駐美代表公開表示,已計畫向美國採購智慧型水雷,顯示出國軍正在全力發展布雷戰力。水雷其實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武器,最簡易的碰撞引撞式漂浮水雷,在19世紀初期就已經發展成熟,接下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又發展出各種引爆方式。水雷之所以歷久不衰,原因在於成本便宜,具備嚇阻力,可用於攻擊與防守,並能長期維持布雷效果。一旦在某個海域布雷,這一片雷區除非經過掃雷,否則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能有效阻撓敵方的進攻計畫。這對於採取守勢防禦、又四面環海的台灣來說,具有極為寶貴的價值,只是過去國軍對於水雷的態度較為保守,而發展遲緩。
一般來說,目前水雷的布放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使用傳統的水面船隻來布雷,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最有彈性、也最簡單,只要有加裝布雷軌的船隻,都能擔任布雷艇。國軍過去除了使用通用登陸艇來執行布雷任務,也曾規劃在戰時徵用更多民間船隻來使用。水面艦艇的酬載量大,可在海面上長期作業,只要有充份的時間,能對廣大的海域布雷。但缺點是非專業的布雷艇,進行布雷的速度會較慢,民用船隻加裝布雷軌也需要時間,通用登陸艇與一般民用船隻只能在近岸作業,使用彈性較低。而海軍新建的快速布雷艇,則擁有自動布雷系統,能在短時間內在大範圍海域布雷,還能搭載於未來海軍所新建的兩艘船塢登陸艦,或目前的旭海號船塢登陸艦內,直接運送到外海或需要布雷的離島周邊海域,執行布雷任務,以封鎖航道或強化離島防務。
第二種是由空中施放,也就是由飛機酬載水雷,空投在想要布雷的海域。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機動性極高,因為飛機遠比水面船隻的速度快很多,能立刻飛往需要封鎖的地點布雷。飛機的航程也較遠,特別是大型運輸機,能將水雷投放在遠方海域,布雷範圍更廣,飛機也較能避開敵方艦隊的攔截,讓人防不勝防。但這種方式的最大缺點,是飛機的酬載能力較差,每一趟空中布雷任務,能投送的水雷數量有限,而且從空中布雷,精確度不易掌握,空投時可能會有位置偏差。水雷種類也要能與飛機上的布雷設備兼容,不是每一種水雷都能由空中施放。過去台灣已擁有初步的空中布雷能力,可由C-130H運輸機酬載傳統式的水雷,在抵達目標海域後,直接打開後艙門,將水雷從空中投放。這種方法還非常原始,而且大型運輸機也有易受攻擊的問題。
為了強化國軍的空中布雷能力,目前台灣想要跟美國購買的,很可能就是空中布雷系統。媒體報導的這款Quickstrike水雷,基本上就是將空投式炸彈,裝上觸發引信與在水中固定位置的輔助套件。依其改裝的炸彈型號不同,這款空投式水雷也有一系列的型號,可以由戰機、轟炸機或反潛機,依任務需求選用,極具作戰彈性。後來在這個基礎上,又進一步發展出與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類似的性能,配備GPS定位與滑翔飛行能力,稱為Quickstrike-ER,在一定高度下投放的最大飛行距離可達70公里以上。這讓掛載Quickstrike-ER進行布雷的飛機,能在危險區域外投放,並擁有極高的精確度。目前還不清楚台灣會買哪一款,但國軍擁有的F-16V、P-3C、C-130H都可以掛載,如果真能購入Quickstrike-ER,那對台灣的空中布雷能力將有十足的助益。
最後一種布雷方法是由潛艦來施放,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隱秘,不易被敵人發現與攻擊,這也代表可以將水雷偷偷放置在敵人的軍港外或重要航道上,以阻礙封鎖敵方水面艦艇與潛艦的活動,是一種非常具攻擊性的水上布雷戰術。同時潛艦的航行距離也極長,能在水下持續潛伏,因此布雷的範圍大,時間長,讓敵人極難反制。但潛艦布雷的缺點在於,潛艦必需要有布雷設備,而且潛艦本身的空間就極為有限,可以攜帶的水雷數量更少。大型潛艦也不容易在淺水區活動,冒險進入敵方海域,在敵方軍港外圍布雷,風險會很高。再者,潛艦是極為重要的戰略武器,用來執行守株待免式的布雷任務,相對來說效益較低。以台灣來說,過去只有兩艘劍龍級潛艦,雖然都擁有布雷能力,但在戰時,海軍應該會讓這兩艘劍龍級潛艦去執行更為重要的任務。
所以綜合來看,國軍目前的計畫是加強水面與空中布雷能力。在快速布雷艇下水服役,並購入Quickstrike空投式水雷後,台灣將可建構新一代的布雷戰力。不過剛好台灣也正展開潛艦國造工程,第一艘自製潛艦已在日前開工,未來台灣在擁有更多潛艦以後,其實可以積極考慮潛艦布雷的方式,在新一代潛艦上,預先強化布雷的設備與設計。因為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特別適合水雷這種以小搏大的武器發揮所長,可以有效延滯敵方的攻勢,阻擾敵方艦隊的集結。比如台灣適合登陸的海灘只有十餘處,且多數面積狹小。萬一情勢升高時,除了可在灘頭大量埋設地雷,阻止敵方搶灘登陸外,在其外海設置大量水雷,也能先一步阻止敵方的登陸艦隊接近,並迫使敵方必需先進行緩慢的掃雷工作,而讓我方有機會襲擊運輸船團,並集結反登陸部隊。
這種近岸的水雷防禦作戰,海軍的快速布雷艇就可以勝任。但如果要採取更具攻擊性的戰術,如在重要航道上布雷,阻止敵方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那在使用快速布雷艇之外,搭配空中布雷,可能會更有時效性,也較不容易遭到敵方水面艦隊的攻擊。至於要在更靠近敵方艦隊集結區的航道上布雷,或封鎖敵方港口,就要全面仰賴空中布雷或潛艦布雷了。只是目前中國的陸基或艦載防空飛彈射程都已超過上百公里,除了擁有反制能力的F-16V外,以P-3C或C-130H進行空中布雷任務,風險性都太高,只有潛艦布雷是較可行的選項。不過台灣的新型潛艦噸位也偏大,不易在台灣海峽的淺水區活動,越靠近敵方海岸線的水深越淺,也會越危險。或許在潛艦國造計畫結束後,台灣可以考慮發展小型簡易潛艇,專門用於偵察、布雷、伏擊之用,會有其戰術價值。
水雷作戰除了施放的方式外,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水雷本身的發展,已從過去最傳統的漂雷,進步到繫留雷、沉底雷,甚至是自走雷等。國軍過去接收美軍的多款水雷,後來自行研發出萬象水雷,包括分為錐型雷與柱型雷的萬象一型,前者由水面艦艇施放,後者主要用於運輸機空投。接下來的萬象二型,則發展出繫留雷與沉底雷兩種,近年來中科院也宣布成功研發性能更好的萬象三型,並以「萬威計畫」為名,發展新型的智慧型水雷,可用於淺水區或灘頭。不過也傳出「萬威計畫」的成品太過昂貴,而讓海軍放棄採購,但實際情況如何仍諱莫如深,因為水雷發展一直是國軍的最高機密,平日很少主動公開任何消息。只是智慧型水雷是世界各國正在努力發展的新型武器,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非常值得國軍持續投資,做為建構不對稱戰力的一環。
以美國為例,就正在研發一款名為錘頭鯊(Hammerhead)的智慧型水雷。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可以自動發射魚雷攻擊水面艦艇或潛艦的武器。由魚雷、偵測系統與儲存固定套件所組成。在投放後,會自己固定在水底,並依指令打開包含多重感測器的偵測系統,不斷監視周邊水域。在發現水面艦艇或潛艦經過時,自動比對聲紋訊號,確認是敵方目標後,發射魚雷主動攻擊。由於魚雷擁有追蹤目標的能力,攻擊範圍又長,讓這款智慧型水雷極具殺傷力,可以敵我識別的能力更讓使用彈性倍增。這種智慧型魚雷若投放在重要航道上,我方與友軍艦艇可以活動自如,但敵方卻會受到封鎖,還能用來獵殺敵方的主力艦艇,不會將寶貴的智慧型水雷浪費在小型艦艇或民間船舶上。這個發展方向非常值得國軍參考,可做為下一代國產智慧型水雷的學習對象。
在此同時,中國當然也在積極發展水雷戰力,戰時一樣可能採取封鎖戰術,以阻撓盟邦援助台灣,並藉此打擊我方的民生經濟,逼使政府不戰而降。但面對這樣的嚴峻情勢,海軍建造新型獵雷艦的計畫又因弊案而胎死腹中,短時間內可能不會有替代方案出現。就目前的情況看來,除了發展水下無人載具來掃雷外,最可行的應急方法,是在採購MH-60R海鷹直升機時,一併購入空中掃雷套件,以快速補強掃雷能力。海軍買MH-60R主要是用來汰換S-70C(M)與500MD,這兩款艦載反潛直升機都已經服役多年,需要逐漸汰除。而從目前規劃採購MH-60R的內容來看,重點仍放在反潛任務上,但美國曾為MH-60R開發多款空中獵雷與除雷套件,若能在採購時,一併考慮到掃雷任務的需求,或許能暫時解決目前的燃眉之急,也能讓海軍建構空中掃雷能力。
面對中國的強大軍事壓力,台灣近年來積極思考如何發展不對稱戰力,以強化台灣的嚇阻能力。但這些不對稱戰力,有很多是在兩岸直接爆發衝突時,才能派上用場,如果中國採取逐步封鎖,卻不直接挑起戰爭的方式,很可能讓這些辛苦建立的不對稱戰力陷入無用武之地。近來中國軍機不斷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方一帶,表面上沒有攻擊台灣,實質上卻是在蠶食台灣所控制的空域。未來這種情況還很有可能從空中走向海洋,中國會利用各種手段,來干擾台灣對外的海上生命線,而水雷就是國軍可以反制的手段之一。當然,布雷是百分之一百的戰時手段,必需考量到國際法與兩岸情勢,特別是在領海以外施放,要權衡的問題會更多,但國軍擁有充足布雷能力,本身就是一種嚇阻,當衝突無可避免時,可確保台灣能搶先封鎖海洋,拒敵於千里之外。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