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肇松專欄:拜登政府連發五箭  美中台關係停看聽

黄肇松 2021年01月26日 00:00:00
拜登78歲走老運,不但成了白宮新主人,還掌控美参衆两院,完全執政。(湯森路透)

拜登78歲走老運,不但成了白宮新主人,還掌控美参衆两院,完全執政。(湯森路透)

黃肇松新聞工作半世紀的非典型回憶錄「行間字裏」之十三

 

台灣2021年1月21日凌晨(美東時間1月20日中午),拜登宣誓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因華府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僅邀千位賓客到場觀禮,採社交距離安排座位。電視轉播空蕩的場景、低調的儀式、周邊滿布的國民兵……與新總統時而激昻時而低沈的就職演説,交織成一個景觀特異、氛圍詭譎的總統就職典禮。

 

在場的電視評論員一再強調,這是喬治.華盛頓1789年就任美首任總統以來,232年間接任的45任總統的就職典禮,氣氛最「特別」的一次。的確,我從事新聞工作近50年來,歷經卡特之後的8位美總統的就職典禮,國會山莊總坐滿來自全美和各國的數萬名觀禮者,典禮後沿著賓州大道行進的遊行尤為壯觀。新冠病毒阻絕了這一切,給我一種如幻如真不盡踏實的感覺,略作刻描。

 

如幻如真的總統就職典禮

 

一、民主奇蹟或民主沈淪

 

國會山莊萬旗林立,代替了以往萬頭鑽動的群眾。國會大廈牆上懸掛的六面巨大無比的美國國旗尤其顯眼。而半個月前,這面牆上爬滿要衝入國會的民眾(不管稱之為示威者、抗議者,或是更多人直指的暴徒)。這是美國民主的奇蹟?還是民主的沈淪?抑是民主之恥?不知答案在那裏?

 

二、廉頗壯志或人才凋零

 

就職儀式的主角當然是新總統拜登。蒼老而真誠的形貌;誓言做一位所有美國人的總統(A president for all Americans);要求全民(包括反對他的選民)監督他施政的籲求;要維護真實、打破謊言的決心,演説動人、好的開始。但一位78歲的長者,早已到了含貽弄孫的年紀,現居然要領軍對抗全球最嚴重的新冠疫情,是廉頗之志可感?抑人才凋零可慮?

 

三、世事誠難料、備胎宜妥備

 

正因拜登的髙齡,在拜登之前宣誓就任副總統的賀景麗,自然而然成為衆人注目焦點。電視評論員說:「美國已迎接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統,也應該準備好在未來迎接首位女總統。」話是説得客氣有禮,但意思明白。拜登總統日理萬機,仍要注意身體康健。很多人期待看到四年後,82歲的拜登與78歲的川普的再戰撕殺。

 

拜登的演説動人,是好的開始。但一位78歲的長者,早已到了含貽弄孫的年紀,現居然要領軍對抗全球最嚴重的新冠疫情。(湯森路透)

 

四、可憐彭斯、可曾後悔

 

用詩聖杜甫的詩句「蓋冠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來形容就職典禮上的馬上就要任滿副總統彭斯,甚為貼切。四年來對川普忠心耿耿的彭斯,是出席就職典禮的川普團隊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但見他默然站在禮堂一角,除了拜登和賀景麗向他禮貌性致意,其他顯要與他接觸很少。政治冷暖立見,不知彭斯是否曾後悔入川門?

 

不出席的川普被缺席審判

 

五、缺席審判抑咎由自取

 

就職典禮歷時两小時餘。除了拜登的就職演説,其他各式各樣講話也不少,没有一個人提到川普的名字,但不少內容和遣詞用字都暗指川普和其鼓動支持者前進國會的作為。川普的支持者認為這是「缺席審判」,反對者則直指是咎由自取。可以確定的是,不出席就職典禮,確實是川普自己的決定。

 

透過對川普從政生涯的梳理和近期作為的檢視;及對拜登就職典禮的觀察,川普在美國政是玩完了。不僅是他黯沉離開白宫之後的當下,未來也是。川普已經把四年後東山再起的可能性,自己搗毀殆盡。台灣有不少川普的支持者,需面對這個殘酷的政治現實,在台美關係發展中尋找務實的自處之道。

 

再循歷史的軌跡深入觀察,並從現實政治趨向作判斷,川普在以往的歲月中,㡬把美國視為個人資產的僭越倖進,和傲慢徼功的行事作為,加上最後關鍵時刻粗魯的孤注一擲,在未來的歲月要想捲土重來,恐難如登頂喜馬拉雅山。而他為了化不可能爲可能的總統選舉「翻盤」,即使還在總統任內,也視國家的體制和運作如無物。2021年1月6日新年剛開始的這一天,華府幾處於無政府狀態。面對持此心態的總統,即使川普能登山再起,美國的盟友—包括台灣,又如何能寄予信任?

 

川普一盤輸 全盤皆輸

 

我在這裡不是在作「事後諸葛亮式」的論述:“ I told you so”。早在2020年11月美國大選之前一個月,《上報》於 10月2日刊出拙作「行間字裏」之8「餘悸猶存 不要讓台灣深陷修昔底德危機」,就已詳述川普對台灣口惠多於實至的事實;10月9日再刊出「行間字裏」之9「從交易理論看川普及其前輩」,也透視了川普的交易最重大小輕重,在白宮數度拿筆尖與總統大辦公桌「堅毅桌」來形容台灣與中國大陸之對比,用意至明。

 

川普總統的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在2020年6月出版的新書《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中記載,2019年8月13日川普與國務卿龐皮歐和波頓進行出售F-16戰機予台灣的拍板會議的最後關頭還有反悔之意。「行間字裏」 8、9两章所述川普對台灣的真實看法和虛實作為,請讀友比照閱讀。對美大選之後,台灣輿論界出現的「美國選民用選票趕走川普,救了台灣」的説法,或可作些思考。

 

川普一著輸、全盤皆輸。他討厭輸家,稱之為「魯蛇」(Loser),國會之亂卻讓他自己頓時成了名符其實的魯蛇,夫復何言。但「行間字裏」系列既然是憶往論今的非典型回憶錄,川普在1月6日作了什麼,讓他這位自稱的「交易天王」輸到難以翻身,仍應扼要記載,作為爾後歷史考證的依據。

 

川普一著輸、全盤皆輸。他討厭輸家,稱之為「魯蛇」(Loser),國會之亂卻讓他自己頓時成了名符其實的魯蛇。(湯森路透)

 

川普遭民主黨上下和主媒體如CNN、《紐約時報》及巜華盛頓郵報》等指控,1月6日當天,在首都華府國會山莊附近集會場所,他對萬名支持者公開控訴選舉舞弊,堅決表示永不認輸,並號召支持者者前進國會,意圖阻止國會參眾兩院集會對拜登當選總統的各州選舉人票投票結果進行認證,部分情緒過激的川粉竟對國會進行武裝暴動、攻佔國會,造成五名警民死亡,讓美國民主蒙羞。在當前的美國政壇,他是玩完了。

 

全世界都不會忘記這一天

 

川普在國會山莊發表激情時,要支持者「不要忘記這一天」,這點他倒不必擔心。而且,忘不了這一天的絕不止於川粉,美國民眾、美國政黨及全球關心者,都不會忘記這一天。

 

—美國民眾不會忘記川普的支持者是如何在川普鼓舞下,武裝入侵國會,重挫美國人兩百多年來引以為傲的民主形象。也不會忘記川普以此終結了他自己的第45任總統任期。甚至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在任期內遭國會彈劾兩次的璁統,也是第一位以「鼓動暴動」的罪名遭彈劾的總統。

 

—美國國會是美國總统依憲法應誓死维護的民主殿堂,但數百位參衆議員卻目睹國會,受暴力的破壞、警民在國會山莊或死或傷,參院兩院議員必需從地下通道「逃生」。這是十足的美國之恥,川普難辭其咎。

 

—共和黨當然也不會忘記這一天。總統的支持者入侵國會,讓當時仍為執政黨的共和黨上上下下尷尬異常、難置一詞,短期內不知何處吹蘆管,但聞選戰傳艱險,只能好漢打落牙和血吞、徐圖再起。

 

—眾多美國人將畢生難忘此日美國民主竟被國際間視為笑柄。英國是美國最密切的盟友,首相強生竟直斥川普支持者武裝佔據國會是「可恥」;曾出過曠世獨裁者的德國,現任外長馬斯竟要求美國「停止踐踏民主」,向以民主自由為傲的美國人真是情何以堪。

 

福兮禍所倚 禍之福所依

 

「福兮禍所倚,禍之福所依。」《老子.58章》。一向以在商業「交易」上自以爲所向無敵而自豪自傲的川普,誤闖政治叢林之後,不去理解商業上的獨行獨霸,並不適用在政治運作上所需的協商妥協和有取有予;也不去體會禍與福相互依存,也可以相互轉換的道理,也就是不得意的事可引發出好的结果,得意的事也可以導來禍事,一意孤行、乾坤獨斷的結果,川普終於招禍。

 

川普如能領會禍福相依的哲理,此次坦然接受大選結果,做一個「優雅的輸家」(Good loser),以他此次所得7千4百萬普選票爲後盾,好好監督拜登的國家治理,則四年後仍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依美國心理專家的觀察和資深政治記者長期接觸的印象,川普個性複雜多變。他的勇於嘗試、精於盤算、絕不認輸及能言善辯,讓他在中壯時代就在企業界打造了「川普王國」。但他個性的另一面,偏執、陰鬰、自戀、缺親和力,卻造成他的自以為是,不利结交盟友;死不認輸更導致博奕理論的冒死對撞,釀成大禍。

 

國會山莊之亂的源頭,就是2020年美大選之後,川普不願認輸。(湯森路透)

 

此次國會山莊之亂的源頭,就是2020年美大選之後,川普不願認輸,聲稱「法律程序才剛開始」,川普和他的支持者當然有權依法進行選舉法律訴訟,他們或許也的確寄望靠法律訴訟來扳回敗局,卻勾起我記憶中20年前的一段往事。

 

2000年11月7日是美國第43任總統選舉日,主要競選人民主黨是當時的副總統高爾、共和黨是德州州長喬治.沃克.布希(小布希)。競爭異常激烈,但過程平順,直到佛羅里達州開票出現計票爭議。

 

憶高爾與小布希君子之爭

 

我當時在《中國時報》任社長。應民視新聞部之邀,出席8日上午的開票講評特别節目。原以為至遲到中午12時開票完成,美總統當選人產生,節目结束,回報社上班。孰料節目一延再延,到傍晚5點,佛州的25張選擧人票仍未確定誰贏,因普選票只差四百多票,佔佛州總總投票數的萬分之四。一個選舉電視現場直播節目前後進行了八個小時,還無法告知觀眾誰赢了,是生平首次經驗。

 

高爾以如此些微票數落後,民主黨随即向佛州最高法院興訟,要求全州重新計票和驗票;小布希得票領先,共和黨當然在法院全力防守。重新計票爭議案件非常複雜,在佛州最高法院和聯邦最高法院之間來來去去,到選後的一個多月,2000年12月12日才由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以五比四裁定,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以最終認定的普選票527票獲勝,取得佛州25張選舉人票(2020年已增至29張),小布希就以271張選舉人票赢了總統大選,僅比過半的270票多出一票。民主黨人震怒,但最後高爾對全國宣佈:「為了我們人民的團結和民主的力量,我決定讓步,接受有關裁決」。

 

之所以費了一些篇幅追憶這段往事,是想告訴讀友,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美式民主,投票、計票與重新計票,均有長久形成的機制和規範,各州普選票計算出來,除非有選舉舞弊的確切證據,否則要靠重新計票之訟來扳回頽勢,委實不易。小布希以佛州的527張普選票打敗高爾,赢得總統大選就是一個歷史的見證。而高爾讓步接受裁決的民主作風,已在史上留名。

 

川普不認輸引來大後患

 

前所述,川普不喜歡魯蛇世所周知;他不願認輸追随高爾作一個優雅的鲁蛇,也在衆人預料之中。但最後關頭在所謂摇擺州的選擧人票的落後「遍地開花」,敗局已定,難以挽回,主因仍是防疫不力,確診及死亡人數一直高居全球之冠,導致選民郵寄投票比率創歷史紀錄,其中大多數投給拜登。拜登遂能在最後六個搖擺州後來居上,赢得選擧人票的勝利。

 

美國民意、輿情接受了這個事實;六個摇擺州的法院,對川普集團在各州進行各式各樣的訴訟、重新計票及打憲法官司,也都判決敗訴。川普至此,事實上已無法、無力也無能再做困獸之鬥。2020年12月14日,各州選擧人團投票拜登勝利之後,就應該好好在白宮打包在1月20日有尊嚴的説再見,也許能保留4年後再見的機會也說不定。

 

川普當時如肯認輸,就不會因國會参衆两院在2021年1月6日進行拜登當選的選擧人票認證,加上當天確認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補選,民主黨兩席全拿,取得參院控制權。雙重打擊同時發生,造成共和黨全輸、民主黨全贏,川普不認輸的個性作祟,遂演出在國會山莊鼓動支持者前進國會事件,遭眾院以「鼓動暴動」罪名通過彈劾案。如果參院隨後也通過彈劾,他就終生與總統選舉絕緣。

 

即使民主黨在參院沒能得到17名共和黨籍倒戈而通過彈劾,他們還是可用較省力的辦法,讓川普不能參加總統選舉。就是援引《憲法》第14條第3條規定,控告川普曾經宣誓維護合衆國憲法,其後竟犯了對合眾國作亂或反叛,或是「幫助」或「鼓勵」他人進行對合眾國的作亂或反叛,如遭定罪,川普將終生不得擔任總統候選人。川普在卸任前並沒有特赦他自己,開了這扇門,讓民主黨有徹底整倒他的機率。

 

拜登幸運掌握全面執政

 

這就是政治人物不能理解禍福相依和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就可能遭到到無法扭轉命運的後果。川普未來的命運掌握在民主黨手中,總統拜登、眾院議長斐洛西和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會軽易放過他嗎?

 

反倒是比川普大上4歲的拜登,接到川普送來的「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走上完全執政的坦途。較之一年前民主黨初選連敗,幾乎難以為繼的迥境,真有天壤之別。當然,疫情籠罩下的美國政經社會情勢艱險,總統寶座也不好坐,但完全執政的拜登,實質掌控了國會參眾兩院,不但拜登提名的內閣人事可望「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順利過關。拜登政府今後政策的推動和執行,也要比川普時代順心和順利得多。

 

譬如,拜登20日上任首日立刻頒布17項行政命令、聲明和備忘錄。一夕之間推翻川普任內有關防疫、移民、興建美墨邊境圍牆、退出相關國際組織的決策,並加強經濟復甦、重返《巴黎協議》等。其第一道行政命令是「發動全民戴口罩100天」,希望立即改變前朝對防疫的輕忽。這就是美總統權力的所在,運用得宜,有助政策推動的急其所急。

 

疫情籠罩下的美國政經社會情勢艱險。(湯森路透)

 

據美國約翰.霍甫金斯大學防疫專家警告,如疫苗注射的速度趕不上疫情延燒速度,則四個月内全美確珍可能到達3000萬例,死亡超過50萬人。拜登總統甚至在就職翌日就公開指出,美國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可能超過60萬人。防疫不力是川普敗選主因,拜登上任後,不論如何都必需作出改變;受疫情拖累的經濟也需谋求加速復甦,這些都是拜登當前國政治理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有人懷疑,受政策急迫性的排擠,外交問題可能押後。

 

拜登不會輕忽外交折衝

 

然而,拜登36年参議員生涯中大部份時間在外交委員會,擔任歐巴馬的副總統期間,亦常協助重大外交事務的折衝,他對攸關美國際地位的外交和國際關係並不陌生,也有興趣,絕對不會輕忽。中美關係就是拜登上任之後立即要面對的重大議題,包括貿易、科技、疫情、氣候、環保、人權、香港與疆藏- - -林林種種都需拜登從速處理。

 

尤是台灣問題的折衝,更為急迫。中國大陸近期一再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在歷經半世紀來售台武器數量最大,甚至在任期後期陸續派出衛生部長阿札爾、國務次卿克拉奇訪台的川普時代之後,中國大陸在與交手時,勢必會加強對拜登施壓。

 

拜登總統如何回應,各方注目。但美中關係在進入調整期之前的現階段,因為美國總體氛圍是反中,且維繫美國霸權是總統必然的任務,美中之間的修昔底德對抗危機依舊存在,拜登政府不會輕易對大陸展現軟弱退縮。事實上,拜登內閣四位重量級準閣員在總統就職前夕,就已經出席參院相關委員會針對新政府人事舉行的聽證會,而且就美中台關係問題發了五枝箭。

 

拜登政府要角連發五箭

 

第一枝箭:延續美對台承諾

 

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Anthony Blinker)在参院外委會聽證會上,答覆共和黨籍參議員、前共和黨總統参選人羅穆尼(Mitt Romney)詢問有關對台灣看法和美對台承諾的想法時指出,拜登新政府將「絕對延續對台承諾,不僅將確保台灣有自我防衛的能力,並將尋求讓台灣以適當方式參加國際組織,期盼台灣在國際上扮演更大的角色;而中共如以武力犯台,製造世界動盪,將是「嚴重錯誤」。

 

布林肯同時肯定前總統川普對中強硬作法,有助美外交政策。他也強調,儘管美中對抗不斷上升,只要符合雙邊共同利益,可以競爭也可以合作。

 

第二枝箭:確保中國不犯台

 

美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提名案,已於1月22日獲參院以94票對4票通過,成為美國首位非裔國防部長。他在日前參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重申支持台灣,並認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非常堅定,長期來獲得跨黨派支持,他履新後將致力確保美國恪守承諾,支持台灣具有「抵抗侵略」的自我防衛能力;他認為中國的威脅正在上升,是美國未來最重大挑戰,強調將「竭盡所能」,確保中國不會侵犯台灣。一位防長把話説得那麼堅定明白,並不多見。

 

奧斯汀巳獲參院通過,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裔國防部長。他也承諾協助台灣維持足夠的自我防衛力量。(湯森路透)

 

第三枝箭:情報工作聚焦中國

 

曾任中央情報局(CIA)副局長的準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女士,在参院情報委員會的聽證會上,針對兩黨議員詢問中方情報圈對美國的威脅時指出,中國在很多方面都是美國的敵手,聚焦中國的挑戰是當務之急。美國應採取「積極進取的立場」。她會將更多的資源用在中國大陸。

 

第四枝箭:全力反制中國「不當經濟行為」

 

曾任美國聯準會(Fed)主席的拜登政府準財長葉倫女士、在財經方面也延續抗中路線。她在參院財政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表示,拜登政府將運用用所有的工具「反制中國的不當經濟行為」;並矢言緊密結合盟邦,採取一個讓中國承受有意義壓力的方式,「讓北京負起責任」。

 

葉倫所指的中國不當的經濟行為,除了明指「中國濫權、不公平和非法貿易行為,需使用所有手段加以解決」之外,還列舉中國一直以非法補貼、傾銷產品、商品壁壘、竊取智財權、強制技術移轉及促貶人民弊以提振出口等等政策,她認為都是意圖削弱美國公司,是美方無法接受的。

 

看起來準財長葉倫想對中國進行的經濟制裁的範圍,也不在川普政府之下。

 

白宮國安會這一箭力道強

 

第五支箭:國安會指美「盟友」包括台灣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國安會)是總統髙層幕僚機構,其負責人國安顧問由總統直接任命,不必經參院通過,也就不必參加委員會聽證會回答有關美中台關係的「必考題」。但據路透社駐華府記者報導,國安會發言人赫恩女士(Emily Horne)在1月21日指出,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還説:「拜登總統將與朋友和盟邦同站一起,追求亞太地區共享的繁榮、安全與價值,其中也包括台灣。」發言人是首長的代言人,當然不會隨便發言,路透社者因而推論,台灣與它全球最重要的支持者的關係,有了良好而有力的起步。

 

美國新政府相關部門和白宮國安會對中方五箭齊發, 北京當局是需要多作思考。與前朝川普進行修昔底德對抗的戰局又深又廣,包括貿易戰、疫情戰、科技戰、地緣政治圍堵戰、產業鏈脫掛鈎戰、意識型態戰及價值取向之爭,美中雙方無役不與、互有勝負,資源消耗都極鉅大。中方雖然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CP)及《歐中全會面投資協定》(CAI)的簽署搶奪先鞭,但拜登如正視中方對美國霸權的挑戰沒有削減,則繼川普之後,繼續採取積極而強硬的作為,阻止美國霸權地位式微,對中共的挑戰還是不容小覷。

 

美中停看聽 候對方出牌

 

在北京的中共領導班子當然明瞭這層道理,經過謹慎的「停、看、聽」,在拜登宣布當選美總統的18天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才發出賀电,建議中美雙方「聚焦合作、管控分歧」,這是硬道理,但首先得把造成修昔底德危機的雙方分歧找出來,有效管控、設法解決,再尋求合作的可能。

 

華府和北京都在作盤整,等候對方出牌。(湯森路透)

 

在華府的拜登總統也在「停、聽、看」。拜登稍早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專訪時就明白表示,他不會立即取消川普政府時期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其中施加的對中關稅也會保留。續打貿易戰和關稅戰,是因為拜登認為「目前沒有與中國進行新談判的著力點」。顯然,華府和北京都在作盤整,等候對方出牌。

 

美台之間的關係發展何嘗不是也在「停、聽、看」之間作盤整?

 

在拜登以多邊主義代替單邊主義、並以談判代替對抗的核心思維下,美中關係遲早會進入調整期,美中是否真能以協商管控分歧?協商後的發展如何?又將如何影響美台關係和兩岸關係?各方關注,我朝野尤應密切注意。所以,我們對拜登政府要角連發五箭,一定程度釐清拜登新朝可能疏遠台灣的疑慮,但心情放鬆只能有一天。

 

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一般而言較為低調,有很濃厚的歐巴馬朝代的色彩。不會像川普政府一樣把台灣推到前台。在前台捲入美中修昔底德式霸權爭奪戰中,台灣確實也享有一些利益,如軍售的增加及政府關係的提升,但也蒙受中共對台武嚇文攻力道的陡增,以及萬一台海發生擦槍走火事件的憂慮。

 

台灣放鬆心情只能一天

 

現在華府改朝換代出現的低调,對台灣也可能是好事,可在較不受注目的情況下,以更務實的方式和更專業的方法,一方面穩定近年來達到一定深化程度的美台關係;另方面拜登政府準國務卿布林肯既在參院聽證會中表達善意,盼台灣在國際上扮演更大角色,我們就應該作為為努力的目標經之營之,爭取有利台灣加入國際社會的實質支持。

 

在此同時,我們也應從歲月軌跡的不斷推移,體會當今國際政治的現實存在。即使川普時代強力抗中,仍是一法(台灣關係法)和美中三公報(美中建交等三個聯合公報)的構架下進行折衝,形成一種互動的三角,相互影響。拜登長期信任的顧問、現任白宮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貝爾在2020年12月即表示美國必須「鼓勵」兩岸對話,我們對美國新政府此項「鼓勵」如何回應,又如何爭敢主動,避免台灣落入不利位置,更値得朝野深思因應。

 

《 作者素描:黄肇松 的唯一:新聞 》

  

黃肇松「矢志新聞工作」,是從小學五年級投稿《國語日報》學府風光版開始;省立苗栗中學初中部期間任《青年戰士報》校園記者;髙中時任《中央日報》苗栗特約記者,並任《苗中青年》總編輯及《香港工商日報》市聲版特約作家,是黄肇松少年時期對新聞採、寫、編的探索。
       

考入政治大學東語系讀語文,常常出現在政大新聞舘,把新聞系當「輔系」,後考入政大新聞研究所的「正途」,為其後的新聞工作紮基。
     

黃肇松的「廣義的新聞工作」,從通過髙考,進入行政院新聞局開始。為國內外的媒體記者提供資訊服務,歷任科員、編審、科長及駐紐約新聞處一等秘書。
     

1982年轉入中國時報集團在紐約創刋的《美洲中國時報》工作,歷任主筆、編譯主任、副總編輯兼採訪主任。後任《中國時報》駐紐約特派員。前後在紐約從事新聞相關工作11年。
     

1987年返台,開始他在台灣大開大闔的新聞實務工作。先後任《中國時報》副總編輯、總編輯、社長,中時報系總管理處執行副總經理、總經理,常務董事兼《時報周刋》董事長。2008年從時報退休,任職27年。其後,先後被聘為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台灣中華日報》董事長。其間曾獲世新大學聘為專任客座教授,執教六年。
     

從嚮往新聞到讀新聞、做新聞、教新聞,一以貫之,新聞,是黄肇松的唯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