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勤角度推算共軍攻台的合理劇本

吳崑玉 2021年04月22日 00:01:00
解放軍如要攻台,不論採用傳統登陸、空降、或是直升機機降,第一天必須奪取的首要目標與勝負關鍵,就是西岸的機場與港口。(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解放軍如要攻台,不論採用傳統登陸、空降、或是直升機機降,第一天必須奪取的首要目標與勝負關鍵,就是西岸的機場與港口。(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近年對岸武統聲浪高漲,若干台灣名嘴與專家不時提出解放軍攻台劇本,不乏光怪陸離的腦補作品,連空降宜蘭走雪隧打台北都想得出來。但台灣軍方基於保密習慣,從不反駁,許多軍事專家也不想教解放軍怎麼打台灣,多欲言又止,遂令謠言恐嚇滿地亂竄。

 

三天內沒搞定目標,解放軍就軟了

 

我不是什麼戰略專家,只是個唸過戰略所的軍事愛好者,實在看不下去,因此也來腦補一下,幫解放軍編個攻台劇本,以為對應討論的參考。

 

首先說明,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補給。「外行談作戰,內行談後勤」,解放軍很會輕裝急進,穿插包圍。但就像程咬金的三斧頭,缺乏糧彈為其致命弱點,如果三天內沒搞定目標,解放軍就軟了,抗美援朝時便垮在後勤這條。

 

渡海作戰之所以複雜艱難,關鍵也在後勤。如果第一個24小時沒有站穩腳跟,擴大灘頭堡到彈藥、油料、戰車、火砲等重裝備足以上岸,最終一定會被趕下海,重演一戰時英軍對土耳其那場「加里波利」式災難。所以,諾曼地登陸時,由水泥沉箱組成的「桑椹」臨時碼頭同步渡海,第一天晚上便開始卸載,以支援在攻下瑟堡港前的作戰需要。

 

同樣的,解放軍如要攻台,不論採用傳統登陸、空降、或是直升機機降,第一天必須奪取的首要目標與勝負關鍵,就是西岸的機場與港口,以卸載戰車、火砲等重裝備,及必要的彈藥、油料。如果頭24小時拿不下這些要點,就算打掉政治領導層,那也不過是肥了後繼人馬,共軍最後還是撐不下去。

 

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補給,解放軍很會輕裝急進,穿插包圍。但就像程咬金的三斧頭,缺乏糧彈為其致命弱點。(圖片摘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從傳統戰術論,台灣西部雖有十幾處可以登陸的地點,但近年全被消波塊和海景第一排高樓大廈毀壞殆盡。其中足以展開大部隊的不到五處,而最佳登陸區約在淡水至石門一帶,約可同步登陸3-5個師。但在淡水新市鎮開發後,一樣面臨空間縮減,一上岸就得進行城鎮作戰,最後還是需要港口。

 

要知道,現代鋼骨大樓恐怕比傳統碉堡還結實。2014年烏克蘭戰爭中,烏克蘭部隊死守頓內茨克機場,機場控制塔台被戰車砲及240等重砲轟擊數月,依然挺立,直到最後總攻前才被轟垮。而且二戰史達林格勒與康城戰役說明,被炸得滿地瓦礫的城市更難攻擊,因為人眼無法從瓦礫堆中分辨藏著的槍管與伏兵,戰車也無法快速前進,部隊損失相當慘重。打城鎮戰必然消耗大量彈藥,而且多半需要大部隊與重裝備。

 

只有三戰略要點可大規模登陸

 

所以,解放軍要想快速運送大部隊上岸,就必須同步奪取機場與港口,而且這些機場跑道與港口設施還不能遭到過度破壞,周邊數公里內要清除殘敵建立安全區域,以便立即使用。而全台灣符合這些條件的戰略要點只有三處:

 

1、台北港-林口-桃園國際機場一線;

 

2、台中港-大度山-青泉崗機場一線;

 

3、高雄港-鳳山-小港機場一線。

 

換言之,解放軍的攻台計劃不論如何複雜花俏,必定包含這三處要點其中一處。在福建的龍田機場(距台170公里)及惠安機場(距台190公里)擴建後,解放軍最合理劇本是,以直20直升機(類似美軍黑鷹,作戰半徑約250公里),載運精銳部隊與物資機降北部機場及港口,快速消滅台軍防衛連點成線,然後空運大部隊人力,與裝甲車等中級裝備從機場登陸,重型坦克與裝甲師則從港口上岸,進行第二階段作戰。

 

由關渡地區指揮部的機械化步兵營,在淡水河口進行反突擊與封鎖淡水河的操演。(攝影:李昆翰)

 

在第二階段作戰中,解放軍須在數日內由機場與港口向外劃出一個半徑40公里的扇形區域,消滅此區內所有砲兵等重武裝抵抗力量,以免干擾後勤運輸。這代表北邊要打到三峽山區,中部要打到新社及大坑,南部要打到旗山。一樣要越過一棟又一棟的房子,這可不是件簡單的任務。即使大量使用機降突擊,搭配空軍及戰鬥直升機掩護,也得先清光台軍刺針飛彈和各種防空武器,否則人未落地,便已慘重傷亡。

 

取得空優海優也未必可登陸

 

海上狀況也不見得好到那去。台灣軍方近年自知海空軍力量已被對岸超越,因此購置大量陸基雄三、魚叉等飛彈,以及海馬士火箭。這些陸上機動載具可以藏起來,直到發射時才被發現,等敵軍找到位置反應時已經射完了。其射程多半遠達200~300公里,足以跨越海峽全線達到對岸港口。意思是,台軍大可完全不理共軍戰艦,全力瞄準對方的登陸艦、運輸艦、彈藥艦、油輪,造成最大殺傷,使其就算取得空優海優,也已無兵可以登陸。

 

澎湖則是另個題目。論者常以施琅攻台與日軍攻台先佔澎湖以為基地,認為解放軍也會照本宣科。問題是,那是沒有空軍與直升機時代的戰術限制。在現代作戰條件下,同步攻佔澎湖的意義,是作為戰機、直升機、運輸機、船艦的前進補給點,縮短後勤運輸往返距離,同時控制台海補給線安全,並無戰略戰術上必須先佔領澎湖才能攻台的必然性。

 

回到台灣防衛。當我們理解共軍攻台的致命弱點後,也就能夠「攻其所必救,守其所必攻」。這三處機場、港口,或許加上松山機場,可說是重中之重,是足以「掐敵脖子」的戰略要點,設置堅強的碉堡與防衛措施,周邊搭配裝甲與其他火力堅強部隊,圍點打援,切割封鎖,是防衛上必要的配置。

 

在現實戰例中,城鎮建築與碉堡,一直是弱勢守軍抵抗優勢火力敵軍的有力依托。即使是民兵,有此依托後也足以讓現代軍隊慘敗。論者可研究一下國軍當年在東山島戰役中,一萬多名精銳傘兵與陸戰隊,是怎麼敗在共軍寥寥民兵手下?與現代俄軍又是怎麼在第一次車臣戰役中被游擊民兵給打敗的?

 

在戰略要點設置堅強的碉堡與防衛措施,周邊搭配裝甲與其他火力堅強部隊,圍點打援,切割封鎖,是防衛上必要的配置。(湯森路透)

 

另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是近日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戰爭中的無人機使用。雖然中共已是無人機出口大國,但通訊能力是與發射距離成反比的。戰場上那種帶著飛彈的大傢伙不見得那麼威,漫天小型機可能像蒼蠅一樣更難處理。除此之外還有遙控載具,軍方常覺得年輕人怕死又只會打電動,那何不把機槍或紅隼裝上伺服器和Gopro,架在女兒牆上或窗口,便可在十米內藍芽遙控。這可不是突發奇想,伊拉克恐怖份子便曾如此改裝對付美軍,網路上都有照片。

 

不好聽卻真實的訊息才能贏得信任

 

台灣軍方該思考的,不應老是花大錢跟老美買大傢伙,或照著老掉牙的二戰準則思考未來戰爭。而是預估敵軍難以克服的弱點,建構敵軍打不破又必須打的防禦措施,以遲滯敵軍。先「盤點」台灣民間的優勢工具(例如:晶片),由此搭配組建出一支特別的部隊,讓敵軍看不懂也摸不透,再以此擬定獨有的戰略戰術,才能以弱敵強,以寡擊眾。就像獨立戰爭中,美國民兵狙擊手搞到英軍頭痛萬分一樣。戰場上,沒有什麼優秀裝備保證會贏這種事。摸著石頭過河,那個辦法便宜好用就用那樣,才是現今保衛台灣最需要的觀念與態度。

 

更重要的是,在認知作戰中,正確的資訊遠比任何宣傳都更能堅定民眾信心。軍方須調整過度控制資訊,動不動就連坐,反讓基層無所適從的習慣,調整控制軍事資訊以壟斷武力的心態,適度點明風險與對應作為,才能贏得人民的信心。例如:立陶宛國防部已經發表了三版「戰爭手冊」,指引民眾面對戰爭時應如何自救?如何撤離?到那裡報到或避難?可以為國家做些什麼事?這些措施反而加強了社會的「韌性」,使得恐嚇民眾的言論無法生存。

 

人們面對危機時,不會相信那些安撫人心的好話宣傳。反而領導者真切傳達不好聽卻真實的訊息,並指引行動方案,更能贏得人們的支持與信任。

 

既然人家都拿著槍指著門口嗆聲了,當然也就只能把蜂砲和鋁棒準備好,算好躲藏與反擊方案,準備面對最壞狀況進行抵抗,要不然咧?

 

※作者為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

 

關鍵字: 共軍攻台 登陸 後勤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