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俄烏邊境灰色地帶衝突對臺灣的連鎖效應評析

劉蕭翔 2021年05月12日 07:00:00
雖併吞烏克蘭目前於俄羅斯無益,俄羅斯仍可能於此間持續發動灰色地帶衝突。(俄軍駐守克里米亞演訓基地/湯森路透)

雖併吞烏克蘭目前於俄羅斯無益,俄羅斯仍可能於此間持續發動灰色地帶衝突。(俄軍駐守克里米亞演訓基地/湯森路透)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於2021年4月22日視察俄烏邊境軍事演習後,便宣布參演軍隊於5月1日前撤回常駐基地。自今年3月底緊張情勢驟然升高的俄烏邊境衝突,因而暫時劃下句點。期間外界一度擔憂衝突可能升級為大戰,《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更提醒中國可能趁機武力犯臺。儘管目前並無證據證明俄中兩國將沆瀣一氣同步發難,但在俄中聯合抗美的現實下,美國卻未做好兩面作戰的軍事準備,亦無力分化愈趨緊密且形同準聯盟的俄中軍事合作。

 

俄中串通合作的傳聞甚囂塵上,惟擔憂美國面臨兩面作戰困境而顧此失彼,不如思考其先決條件──俄中兩國是否會同時發難入侵烏克蘭與台灣?該想定理論上雖有可能,但俄羅斯現階段入侵乃至於併吞烏克蘭卻於己無益,反倒將讓自己與北約為鄰,造成兵臨城下的局面。故俄羅斯於俄烏邊境發動灰色地帶(gray zone)衝突,實旨在藉此爭取籌碼以重返與美國對等的大國地位。故俄中兩國短期內應不致於在歐亞大陸兩側同步發動戰事。惟俄羅斯他日若能重現歐洲戰略平衡並扭轉對美戰略劣勢,則不無可能與中國協作令美國陷入困境,臺灣安全屆時亦將面臨連鎖效應風險。故我有必要持續關注俄羅斯的動態與俄中關係的發展,並應建立可恃之不對稱戰力與健全後備動員體系,從而有備無患。

 

保障西疆安全與捍衛大國尊嚴乃俄羅斯當前優先

 

俄軍為何於俄烏邊境集結軍演,在俄方的說法乃肇因於基輔不顧停火協議而派軍向烏東衝突區集結之故。引人非議的是,俄軍此次集結卻是自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以來的最大規模,若僅為預防衝突升高實無必要如此。另鑑於俄羅斯不乏軍演後入侵他國的前例,外界莫不憂心衝突將升級為大戰,然而升高衝突對俄羅斯並無益處。俄羅斯造成的烏克蘭分裂現況,除讓烏國無法加入北約外,更令其陷入困境。即便烏克蘭願忍痛放棄失土承認現狀,也未必會被北約接納,執政當局反倒可能為此面臨政治危機。故西疆現況已符合俄國安全所需。因此,俄羅斯於此間發動灰色地帶衝突旨在爭取與西方談判,以及增加未來與美國戰略競爭的籌碼,最終重返昔日與美國平等的大國地位。

 

除非俄羅斯有意發動戰爭,否則於此間持續軍演已無意義,而在各方高度關切又可能派兵援助烏克蘭的情況下,俄羅斯也未必能重施過往奇襲戰略。另美俄元首期間亦已通話,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更建議兩國元首會晤討論美俄面臨的所有問題。此前俄羅斯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更早已表態,俄羅斯將與美國合作,但必須按照俄方條件,華盛頓將不得不考慮這一點。既已達到目的,俄羅斯自然見好就收。

 

另從與普欽關係匪淺的「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Valdai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Club),此間專家的評論亦能嗅出俄國日後撤軍的徵兆。同時身兼該平台與官方智庫「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Russian International Affairs Council, RIAC)計畫主持人的季莫菲耶夫(Ivan Timofeev)便認為烏克蘭僅打算吸引西方夥伴的關注,而無意也無力將局勢升級為全面對抗。儘管烏克蘭認定一旦開戰,美國將提供支持,而即便烏國失利,俄羅斯亦不致於越過頓涅茨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ugansk People’s Republic)現有邊界,但此乃烏克蘭不切實際的幻想。季莫菲耶夫更認為西方不會軍事干涉,俄羅斯於此間的贏面較大,因為俄軍仍可介入衝突,並在衝突區擊敗烏軍。在目前併吞烏克蘭無益,且有軍事優勢又認定西方不會軍事干涉下,俄軍在俄烏邊境實施不成比例的大規模軍演,顯然係為嚇阻他人並捍衛大國尊嚴。

 

俄羅斯短期內遷就中國同步動武的可能不高

 

承前所述,在西疆現況已滿足俄國安全需求下,俄羅斯目前並無併吞烏克蘭的必要,若過度擴張反倒對己有害。因此,俄中兩國若真的串通同步於歐亞大陸兩側入侵烏克蘭與臺灣,毋寧說是俄羅斯遷就配合中國的成分居多。

 

惟按俄國的外交傳統與行事風格,俄羅斯不太可能平白為中國作嫁。俄羅斯雖然追求西方對其大國國際身分的認同,卻仍為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者,不從事於己無益之事。除非面臨美國與其歐洲盟國極大的壓力,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俄羅斯方有可能遷就配合中國。惟拜登雖然同時視俄中兩國為競爭對手,卻仍不排除合作的空間,亦即美國並無意與俄中兩國全面決裂。拜登於俄軍撤退後亦表示,美國不尋求局勢升級,但俄羅斯要為干涉選舉與網路攻擊行為承擔後果,不過美俄有共同利益時仍可合作。故上述美國對俄羅斯極度施壓或與俄中全面決裂的極端情況並不易出現。

 

「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計畫主持人暨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Moscow St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GIMO)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蘇申佐夫(Andrey Sushentsov)亦指出,內部意識形態與經濟利益的對立已是烏克蘭分裂的關鍵常數,在無內外強大力量衝擊下,該國內部的分裂未來仍將持續數個選舉週期。[6]軍事是政治的延長,既然灰色地帶衝突行動已能滿足俄羅斯的政治目的,復以烏克蘭分裂僵局短期難解,俄羅斯遷就中國而同步於歐亞大陸兩側動武的可能性著實不高。

 

臺灣安全未來仍面臨連鎖效應風險

 

在任一方均無壓倒性實力打破現狀下,烏克蘭分裂僵局可能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復以併吞烏克蘭目前於俄羅斯無益,俄羅斯仍可能於此間持續發動灰色地帶衝突。惟即便俄中兩國同步於歐亞大陸兩側製造灰色地帶衝突,也不代表美國就立即面臨兩面作戰困境,而必須對烏克蘭或臺灣做出取捨。

 

拜登於就任後的首次國會演說強調印太戰略部署「如同歐洲的北約」,顯示美國已認知未來在歐亞大陸有兩面作戰之虞。然而,隨著俄中兩國軍事實力急起直追,復以俄羅斯現階段於極音速武器領域的領先優勢,俄羅斯未來不無可能重現過往於歐洲的戰略平衡,甚至扭轉對美戰略劣勢。俄羅斯若能扭轉對美戰略劣勢,改變烏克蘭分裂現況乃至於併吞烏克蘭都將可能成為選項,屆時俄中同時發難入侵烏克蘭與臺灣的可能性亦將提升,而美國面臨兩面作戰的風險亦隨之升高,如此一來,我則必須提防其連鎖效應並擬妥對策。

 

烏克蘭之例殷鑑不遠,我應謹記在已成既成事實下,民主國家陣營未必協助其收復失土的教訓。故我有必要持續關注俄羅斯的動態與俄中關係的發展,並應儘速建立可恃之不對稱戰力與健全後備動員體系,以嚇阻中國不敢輕易武力犯臺,更應讓中國知道要打多久,臺灣即能陪多久的決心與準備。此乃因應中國第一擊的防衛能量,亦為國際對我伸援的前提。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副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